甲午中日戰爭,日本為何能戰勝大清?

1894年7月25日到1895年4月17日的“甲午中日戰爭”(日本方面稱“日清戰爭”),大清帝國一敗塗地,陸軍潰敗、艦隊被消滅或者被俘、割地賠款,國家顏面盡失。這是中華民族永遠的傷痛!

甲午戰爭爆發之前,在清政府眼中,日本不過是個“撮爾小邦”,不足為懼。但是戰爭的結果,卻是在此後的50年,日本一直欺壓中國。為什麼,小小的日本能打敗常備軍近百萬、手握“遠東第一”的北洋艦隊的大清帝國呢?

我們簡單看看,甲午戰爭之前,日本做了哪些清政府幾乎沒做的事情?

一、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脫亞入歐”,從本質上向西方先進國家學習

日本人派出大量人員赴西洋國家考察,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雖然清政府也做了一些,但是清政府做得大多數是皮毛。請看:

1、日本確立內閣制度(1885年)

甲午中日戰爭,日本為何能戰勝大清?

日本第一任首相(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對於中國人民,他是個可怕可憎的對手!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實行內閣總理制度,由日本首相(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及其他國務大臣組成。這是日本的最高權力機關,直至今日,當然日本的內閣制度在二戰前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日本此舉主要向英國學習——英國是當時世界的超級大國。

1885年12月22日,伊藤博文就任第一代內閣總理大臣,並組建第一任內閣,實行現代化的集體領導制度。這一制度雖然有不少缺陷,如後期的日本軍方架空內閣,不過相比大清帝國,慈禧太后的瞎指揮,滿朝大臣互相扯皮來說,已經是先進了不少倍了。

2、制定憲法(1889年)

現代國家的一個特點,是普遍有憲法。

甲午中日戰爭,日本為何能戰勝大清?

《大日本帝國憲法》(也叫《明治憲法》),一部重要的資本主義憲法,象徵著日本人向西方強國學習的強烈精神


《大日本帝國憲法》(也叫《明治憲法》),是日本基於近代立憲主義而制定的首部憲法,頒佈於1889年(明治二十二年)2月11日,並於1890年(明治二十三年)11月29日施行。

需要注意幾點:

(1)日本人從此開始實行“依法治國”。

(2)日本的這部憲法確實發揮了一些實際作用,並不是一紙空文。

(3)這部憲法制定之後沒有修改,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之後才在美國主導下修改憲法。

(4)《明治憲法》有許多缺陷,其中對軍隊的約束條文有重大缺陷,直接導致日後的軍方架空政府(內閣)。

總之,日本人的憲法制定於1889年。注意這個年代,看看此時的清政府內部有沒有人知道“憲法”為何物!

3、日本人的服裝、髮式向西方人靠近

甲午中日戰爭,日本為何能戰勝大清?

清末,中國男人的服裝髮型,是否好看?讀者們自己辨析吧!


這點就不多說了,清朝時期的服裝是否美觀、男人的髮辮是否好看?看看同時的西方人多麼反感和嘲笑就知道了。

二、戰爭方面的準備

1、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實行現代軍銜制度,建立現代徵兵制度

甲午中日戰爭,日本為何能戰勝大清?

日本明治維新後,徵兵制、軍銜和軍裝都向西方國家看齊。清軍還是一如既往的“亂和土”。


1873年(明治六年)1月10日,維新後的政府實行了徵兵制。日本的徵兵制度仿照了西方國家的現行兵役制度。

日本開始成為真正意義的為中央集權國民國家,在此基礎上,日本組建了一直現代化的陸軍和海軍:統一的指揮,統一的訓練,統一的裝備。

此時的清軍就不說了,距離“現代化”三字相差甚遠。

2、辦陸軍學校

(1)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成立於1868年。該校重視軍國主義精神教育,強調提高學員的文化水平和戰術素養, 軍校畢業生是日本近代軍隊的骨幹。主要是中下級軍官。

(2)日本陸軍大學:創建於1883年,是培養參謀軍官的教育機構,主要培養的是高級軍官。

在甲午戰爭開始前,這兩個學校已經為日本軍隊輸送了大量的受過現代化軍事教育的軍官。

對比同時期的清朝軍隊,很多軍官的現代軍事知識幾乎為零。打起仗來指揮水平誰優誰劣,不言而喻了吧?

甲午中日戰爭,日本為何能戰勝大清?

日本的陸軍作戰能力遠超清軍。但是侵略者是不能被美化的!日本人給中國人民造成巨大災難!


3、辦海軍學校

(1)海軍兵學校:1869年日本政府成立其前身“海軍操練所”,後改稱“海軍兵學寮”。1876年遷往東京築地,改稱“海軍兵學校”。培養的是海軍的中下級軍官。

(2)海軍大學:1888年(明治二十二年)7月14日創立,目的是培養海軍的高級軍官。

甲午戰爭,雖然清朝的北洋艦隊有部分軍官曾經在英國學習過,但是系統的海軍軍官培養,海軍軍官的軍事知識和作戰水平,清軍海軍是遠遠差於日本海軍的。

4、其他

情報蒐集和陸海軍的日常訓練,清軍也是遠遠落後於日軍。戰場上的清軍幾乎是一路潰逃,從朝鮮半島潰退到遼東半島,清軍的訓練遠遠稱不上“現代化”。除此之外,情報蒐集,清軍也是嚴重地短板。

甲午中日戰爭,日本為何能戰勝大清?

日本海軍和陸軍綜合實力已經遠超大清國了,但是清朝內部沒幾個人相信!


三、外交方面

日本獲得列強的暗中支持。英美等國都暗中支持日本。

1894年7月16日,日本和英國簽署《日英通商航海條約》 (Anglo-Japanese Treaty of Commerce and Navigation) 。注意:此時距離日本和大清帝國開戰已經沒幾日了!

英國人的態度很明顯,就是支持日本人。此後,日本援引《日英通商航海條約》,紛紛和列強修改不平等條約。

要知道,英國是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日本人能和英國人簽訂平等條約,在外交上可謂是個巨大的勝利!

小結:

甲午戰爭過去了一百多年,《馬關條約》雖然已成歷史,但是我們中國人不該忘記歷史。

筆者不是親日派,也不是誇大日本貶低我們的國家,只有真正瞭解了敵人的優點,學習敵人的長處,我們才能真正進步!中華民族才能真正復興!

(完)



寫作不易,感謝您對小編的支持。希望讀者們喜歡我的文章。此外,有不同的觀點,大家一起探討——

您覺得日本為什麼能在甲午戰爭中擊敗大清?歡迎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