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在慾望氾濫、誘惑橫行的時代,中國的文人過去的一點風骨、一點孤傲、一點松竹精神,大部分被金錢同化了。

人的生命包含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物質是基礎,精神是昇華。很多人一味追求物質享受,卻很少有人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精神昇華帶來的靜謐和美好。

紅塵俗事多,世人多媚骨,生在這個世上,能夠不丟棄靈魂的高貴,能夠保持尊嚴的人太少。能夠在一敗塗地中,仍然構建自己的精神王國,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的人更少。

冷眼看世情紛擾,燈紅酒綠,塵世喧囂,追求一份內心的純淨,是一種灑脫。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不苟富貴,不慕名利,讓自己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才能成就一個從容、淡定的自己。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藝術大師徐悲鴻的這句話,道出了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

有了傲氣的人,往往自命不凡,認為自己能幹,比別人高出一籌,從而目中無人,成為以後失敗的先兆。有了傲氣的人,當成功的時候,讚揚、奉承之詞迎面撲來,就會飄飄然,聽不進批評和忠告,辨不清真假與是非,最後以失敗告終。

有傲骨的人,就有志氣、有信心,有頑強不屈的性格。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失敗和挫折會隨時降臨,冷眼、諷刺也就隨之而來。對待挫折,是唉聲嘆氣,一蹶不振?還是尋找原因,不怕冷嘲熱諷,迎難而上?有有“傲骨”的人,自然不會氣餒,自然會不斷探索。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站起來!

傲骨,出自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葉生》,比喻堅貞高潔,堅強不屈的性格。這種性格,引發了詩人的情思,激活了詩人的心智,寫下了許多流傳千古的詩篇。

《夢遊天姥吟留別》(節選)

--唐·李白

世間行樂亦如此,

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

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正氣歌》(節選)

--宋·文天祥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感王胡庚》

--明·袁宏道

翩翩衣馬興何殊,

醉擁陽昌舊酒壚。

傲骨終然遭白眼,

窮途無計覓青蚨。

床頭氣沮金平脫,

袖裡顏催玉唾壺。

安得再逢龍準叟,

為君輟洗溺諸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