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本土PE机构IPO成绩单:深创投、中科招商排名靠前

随着2018年12月25日最后一场IPO审核通过,2018年全年国内IPO审核也正式宣告结束,A股2018年度IPO成绩单也正式出炉。

回顾2018年IPO审核成绩单,A股国内上市企业为111家,2017年为380家,同比下降70.78%;港股国内上市企业为179家,2017年为182家,同比下降1.65%;中概股上市企业为38家,2017年49家,同比下降22.45%。和2017年相比,对A股、港股、中概股上市企业均有所下降,从中国基金报统计的数据来看,在大发审委履职的首个完整年度,A股IPO过会率创下十年新低,IPO企业数量也成为自2010年以来最低。

IPO全年过会率60%,创10年新低

据统计,2018年全年,证监会发审委共审核185家企业(多次上会以最后一次计),其中111家成功闯关,59家铩羽而归,另有13家取消审核,2家暂缓表决,过会率60%。

这一数据与去年的情况相比有极大落差。2017年全年共有479家企业上会,其中过会企业380家,过会率高达79.33%。

2018本土PE机构IPO成绩单:深创投、中科招商排名靠前

不仅如此,除去IPO停摆的2013年,2018年创下了从2009年至今10年间IPO最低过会率。

2018本土PE机构IPO成绩单:深创投、中科招商排名靠前

事实上,2017年10月开始上任的这一届大发审委,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发审委”,因其上任后出现多个惨淡“过会日”:2017年11月7日审6过1,过会率16.7%;2017年11月29日3家全否,创下IPO史上零通过记录。

2018年开年第一个月,IPO过会率仅36.7%。当时某大型券商保荐代表人向媒体表示,“超低过会率不会是常态,预测2018年IPO过会率会维持在50%左右,上下波动。”

确实从2月至8月,IPO过会率基本稳定在50%-60%之间,8月之后整体过会趋势有所上升。不过与年初相比,上会企业数量明显减少。

2018本土PE机构IPO成绩单:深创投、中科招商排名靠前

有投行人士分析认为,一方面,在从严审核下过会率偏低,中途撤材料放弃IPO的企业数量增加;另一方面,随着IPO堰塞湖缓解,后期发审速度有所放缓。“但从过会率来看,大发审委仍保持了从严审核的风格。”

Wind数据显示,2018年共有8家企业选择中止审查,并有高达150家企业选择终止审查。

VC/PE仍是最大赢家 深创投和中科招商IPO项目势头不减

过去的一年来,中国再一次迎来了IPO大潮的起起落落。数据显示,2018年共有82家具有VC/PE背景的中企实现上市,合计235家VC/PE机构实现账面退出。仅小米上市一例,小米早期VC晨兴资本、顺为资本、启明创投等的回报已经高达866倍,成为最大赢家。

从投资项目数量来看,收获IPO企业数量最多的投资机构的是IDG资本,一举包揽了小米、永安行、寺库网、科沃斯、平安好医生、哔哩哔哩、爱奇艺和百世物流在内的上市公司,再次彰显了VC“领头羊”的风范。腾讯紧随其后,收获了包括虎牙直播、搜狗、易鑫、阅文集团、众安在线、映客和哔哩哔哩在内的IPO企业。红杉资本中国、高瓴资本紧随其后。

2018本土PE机构IPO成绩单:深创投、中科招商排名靠前

虽然早期投资回报丰厚,但从2018年VC/PE机构的IPO成绩来看,仍然难阻数量下滑趋势。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底,项目IPO战绩靠前的非本土机构分别是IDG资本17家、红杉资本中国14家、腾讯产业共赢基金11家、高瓴资本10家、顺为资本9家、晨兴资本6家。而在2017年表现亮眼的本土创投机构达晨创投、九鼎投资、硅谷天堂等,2018年项目IPO数量均有所减少。

2018本土PE机构IPO成绩单:深创投、中科招商排名靠前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遭遇三板摘牌,但本土老牌创投机构中科招商依然保持着强劲的项目IPO势头,根据该公司公开资料的数据显示,近三年中科招商IPO和挂牌企业累计达到32家,其中,2016年IPO数量9家,挂牌数量8家,2017年IPO数量7家,挂牌数量2家,2018年IPO数量6家,包括境外两家登陆纳斯达克的硅谷高科技企业。

新经济 IPO亮点 IPO企业数量少但融资额高

2018年,A股不仅IPO过会率创下10年最低,IPO企业数量也处于10年中较低水平。

Wind数据显示,2018年A股共有103家企业IPO,除了IPO停摆的2013年,10年间仅比2009年的98家略多。

2018本土PE机构IPO成绩单:深创投、中科招商排名靠前

2018年A股IPO融资总金额为1362.02亿元,虽然也处于10年中较低水平,但结合同样较低的IPO家数,平均融资金额达到13.22亿元,是2017年5.25亿元的2.5倍,仅次于2009年和2010年,在10年间排名第三。

2018本土PE机构IPO成绩单:深创投、中科招商排名靠前

IPO企业平均融资额较同比大幅提高,与多家明星企业成功上市有关。其中,工业富联以271.20亿元融资额,成为2018年A股“IPO募资王”;此外,中国人保、迈瑞医疗、宁德时代的IPO融资额均超50亿元。

2018本土PE机构IPO成绩单:深创投、中科招商排名靠前

与以往不同,2018年不少新经济企业成功登陆A股,尤其3月份工业富联的火速上会及成功闯关,被认为拉开了新经济企业A股上市的序幕,掀起后续新经济企业相继上市的热潮。

除了工业富联,宁德时代、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等新经济明星企业,年内均先后登陆A股,大部分也经历了类似的“火速过会”。这些新经济企业从行业来看,主要分布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成为2018年A股IPO的亮点。

总体来说,2018年IPO走入潮落阶段,但既然2018年已然翻篇,相信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随着科创板的登场,VC/PE的实力也将再次经历考验,新一轮洗牌或再次加速正在袭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