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什麼要讓一群孩子生擒鰲拜而不動用大內高手?

康熙帝,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二位皇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而且,康熙帝年少時智擒“權臣鰲拜”的事件更是廣為流傳。而

康熙帝那時為什麼不用宮中的大內高手,反而是讓一群孩子去生擒鰲拜呢?

康熙為什麼要讓一群孩子生擒鰲拜而不動用大內高手?

這要先從鰲拜說起,鰲拜是清朝初期的權臣,並且與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一同被指派為康熙帝的輔政大臣,而這四位大臣開始時還是比較安定的,後來,他們之間的“爭鬥”逐漸激烈,特別是鰲拜,仗著自己的功勞以及皇帝的年幼,想要在朝堂上一家獨大,專擅朝政,哪怕在14歲的康熙帝正式親政後,鰲拜也沒有收斂。於是,在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1669年6月14日),康熙帝命令自己的少年侍衛在鰲拜進見時將其生擒

康熙為什麼要讓一群孩子生擒鰲拜而不動用大內高手?

之所以用這群孩子去擒拿鰲拜,對於康熙帝來說,是一種謹慎的做法,因為鰲拜畢竟是權臣,對於年少的康熙帝而言,他不敢保證宮中的大內高手中有沒有鰲拜的人,如果大內高手中有鰲拜的人,消息走漏了,那場面就更加無法收拾了。再有,就是鰲拜軍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對鰲拜來說,他不會把一群孩子放在眼裡,而若是大內高手就不一樣了,那樣鰲拜就會警惕,並且有提防之心,反而會不好捉拿。

康熙為什麼要讓一群孩子生擒鰲拜而不動用大內高手?

而也正是康熙帝的謹慎做法,加上鰲拜的大意,使得一代權臣栽在了一群孩子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