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論今做譯 舍此餘子非太極

百年古論今做譯 舍此餘子非太極

前言,我從十六、七歲開始學習太極拳至今已有二十四載。從對太極拳的懵懂,經過如眾生般的學藝曲折,最終入我李氏太極門。第一要感謝啟蒙恩師馬國相先生的引領,第二要感謝授業恩師鄭昭明先生的提攜。沒有馬師的啟蒙就沒有我得遇鄭師的良緣,沒有鄭師的親傳真授就沒有我今日的太極成就。因為身有所得,所以就現今太極拳界眾生於王宗嶽先師的《太極拳論》這一留給人間的偉大著作的多數不解做以淺釋。傳正法,行正念。期待眾生於中受益!
解讀先師之論述首先要純粹的太極功夫練上身,然後身知才能真正的心知。其次,要有一定的文字處理功底。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清晰的知道先師所表述的本意和各個段落的含義和彼此的有機聯繫。二者缺一而不足以釋之。所以,我們在整體的文字內容結構上要認識到先師所說的結構層次特徵如下:
一, 文中暗含太極拳整個體系的體與用的內容和關係;
二, 文中有功法的框架內容,有技術的框架內容;

三, 文中用詞文雅簡練,許多地方對仗工整,從側面隱喻陰陽的辯證關係無處不在。
所以,就以上特徵可將此文分類,如此則便於解釋的清晰,理解的清楚。

百年古論今做譯 舍此餘子非太極

  • 01
原文: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淺釋:拳名太極而非陰陽,取其本源伊始之真義。沒有太極勁,莫言陰陽功!大道之法次序分明,猶如人之上學。當今學習太極拳者眾多,練而內在有感受者甚少皆是問題出於這個學習的次序上。
要知道,人不練太極拳,不講什麼陰陽,人也是陰陽的結合體。並不是練太極拳了才有陰陽。那麼,本就具備陰陽的屬性為什麼練無所得?原因就是沒有按照練習的次序先把這個太極勁練出來。
陰陽猶如水火本是相剋。然用之得法,則火在下溫熱水之寒性,水在上抑制火之燥性。水火各得其所,克者反相為生者。這種巨大的效果正是基於水火中間有一器皿的作用之因。而太極勁就是這一器皿的作用,如此才能使得我們自身的陰陽產生著生生不息的變化,而不是互相剋制的空無結果。
這個太極勁就來自於無極樁。無極生太極。任何事物在萌生端倪的一瞬間之前都是沒有的。因此,太極者,無極而生在傳統太極專業術語中也叫做無中生有。有了太極勁,盤架子當中的動靜開合的尺度就會得以十分的精確。這種精確就能夠實現動靜開合不會多一分,也不會少一分。就可以隨之而曲,就之而伸。所以,這一段說的是真正的太極拳的功理和功法應該是怎麼個入手順序和太極勁在整個習練過程當中的重要性。


  • 02
原文: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
淺釋:具備了太極勁兒之後,在對方來勢攻擊有力之際我們不與之頂,不與之抗,而是用圈手與之接觸上。這樣就不會形成頂牛較力的結果。這有點類似你用勁我不用勁的意思,這樣就能實現走動變化的過程。
而在走動變化的過程中,我們具備的太極勁在手臂上通過神經的敏銳感知以及盤架子當中形成的良好反應素養,而能掌握好吸合對方達到為我所控的尺度,這樣我不為其來勢所乘,來勢為我所破及利用,則我是安舒順遂的,對方是彆扭難受的。我師鄭昭明先生稱此為逆來順受。即對方來勢在我而言為對向的,逆向的,我則要順著它接受來力。我們年齡大的拳友可以通過過去泥瓦匠接下面拋上來的磚頭的原理而知我師所言是什麼感受。
這種效果的形成是基於一個前提——我與對方的接觸沒有絲毫的分離。這個過程就叫做粘黏連隨。而若想達到這樣的理想效果還要做到根據對方的速度變化而相應的同步變化。即我師鄭昭明先生所言,要與對方接觸之後進入到對方的運行軌道,與之形成一體。只有如此,才能知道對方幹嘛,我才能提前不讓他幹嘛。否則,拳打兩不知。發人就顯不出神妙。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無論對方如何變化,而我都是謹守這個原理準則以及太極勁始終在裡面進行原理應用的串聯作用。上一段說的是功,是體;這一段說的是技,是用。

百年古論今做譯 舍此餘子非太極

  • 03

原文: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淺釋:以上所說的太極拳體與用的大況效應都是來自於太極拳的練習程序(招),通過練習程序的步步進階,太極勁在式子當中對於動靜虛實,開合轉換的銜接強化就會逐漸讓我們認識到陰和陽的轉換時機,尺度。

能把握住這個度就懂得勁的運用了(化和發的轉化)。有了懂勁的層次,越練下去越能運用自如,功達化境。因為,陰陽不測之謂神!這裡說的還是陰陽運用於身的神奇性。
  • 04
原文: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

淺析:虛領頂勁有助於輕靈。正所謂,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氣沉丹田有助於松沉。不浮則有根,有根才能做到勁起於腳,發之於腿,主宰於腰,形之於手指。所以,虛領定勁和氣沉丹田是一上一下的對稱作用。下無上則有遲重之虞,上無下則會漂浮不穩。是所謂,偏陰偏陽謂之疾。
因此,二者既要同時存在,同時還不能有所偏頗,且又不能因為怕偏頗而死而不活的。故對二者在盤架子當中的質量要求為,不偏不倚,忽隱忽現(若隱若現)。這一段話對於行功走架至關重要。諸多太極拳愛好者一對照此處,即知你平日裡所學所練一無是處矣!
百年古論今做譯 舍此餘子非太極

  • 05

原文: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淺釋:我師鄭昭明先生常講,練太極拳要有體用。只練拳架子而不會用則不行。太極拳從拳架子到應用依靠的是盤手(推手)這種方式進行開發鍛鍊。盤手練的不是誰力氣大,而是練的聽靈勁——接觸的時候手臂上的神經對對方意圖的偵聽的靈敏感應能力。

通過這個才能做到左邊有力點立即空沒它,右邊有力點也是如此相應變化。這樣對方就找不到發力點。對方要向上或要向下對我產生作用的時候我則順他而更高或者更低,仍然是聽其動而順之而不給他著力點做為發力的作用點。對方向我直著進攻我也如此,其向後退我則加速給予打擊。這些都是建立在聽靈勁的基礎上才能得以實現。正所謂,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是也。
通過持久的練習,愈練愈精則羽毛之輕,蠅蟲之沾粘都無法附加於我的點上。如此,對方則不知道我要如何,而我處處知道對方要如何(全體透空)。練太極拳的人能達所向無敵,都是因為先具備了這樣的功夫才得以實現英名的。
  • 06
原文: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皆是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
淺釋:“斯技旁門甚多”是指太極拳練不得法的有很多。無論二者是哪一個,雖然形式上有所區別,但是總結起來不過都是身體壯的欺負身體弱的,動作慢的不如動作快的。而且我們可以發現,有力氣打沒有力氣的,動作慢的不如動作快的是人生下來就具備的天然本能。即使不通過練習拳術也能得以實現。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力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在雙方都沒有經過任何學習的前提下是與學練沒有任何關係的。


我們通過考察“四兩撥千斤”這句早已有之的話顯而易見達到這個結果不是用力氣多大來實現的。再看七八十歲的老人能防禦別人進攻效果之下的老態,這真的不是速度快所決定的。
百年古論今做譯 舍此餘子非太極

  • 07
原文:立如秤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淺釋:練太極拳要做到像天平那樣的精確感應能力,而且運動起來好似車輪那般靈活。這就得需要隨著對方的變化而變化。否則就會產生滯澀。每當見到練習太極拳用了很多年工夫卻無法運化對方進攻的人,都被別人所剋制。這都是因為雙重的毛病沒有搞明白。
  • 08
原文: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淺釋:那麼,想要避免這個毛病就得必須要搞明白太極拳當中的陰陽屬性是怎麼一回事才行。與剛則柔這種走化的過程沒有離開粘,而形成我順人背的效果的粘又源自於走化才能得以實現。粘走即是陰陽。具備陰陽不離,相為存在並相互轉化的能力就屬於懂勁了。懂勁之後愈練愈精,身心揣摩體會其精微細緻之處,漸漸就能做到身從心使,念隨意動的境界。
百年古論今做譯 舍此餘子非太極

  • 09
	原文:	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

淺釋:太極拳本來是一門捨己從人的技術,功夫。但是太多練習此拳的卻給弄誤解了而繞彎繞遠。正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學習太極拳的人們不可不對太極拳的以上所言詳細推敲呀!

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轉發以及評論,把你想說的都寫下來吧!

天下太極是一家,理雖同但法不一,各家各練法,傳播正確練法練功不練招,請持續關注“太極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