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逝世前的絕筆詩,悲壯無比,讀一次讓人心痛一次

李白是我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有著縱橫八荒的才氣,寫下了許多想象瑰麗、豪邁瀟灑的詩歌,然而他的一生卻充滿坎坷,晚境猶為淒涼。

上元二年(761),六十多歲的李白生活窘迫,於是投靠他的族叔李陽冰,沒多久,李白病重,他將自己的手稿交給李陽冰,寫下《臨路歌》,溘然長逝。

李白逝世前的絕筆詩,悲壯無比,讀一次讓人心痛一次

臨路歌

李白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據李華為李白寫的墓誌銘記載:“(李白)年六十有二,不偶,賦《臨終歌》而卒。”《臨路歌》就是《臨終歌》,抄寫時因為“終”與“路”形近而誤抄。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大鵬飛起來威振八方,卻在半空中遭遇摧折,力量不濟。

李白向來喜歡用大鵬自比,比如在《上李邕》一詩中,李白寫道:“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此時,大鵬還是一個帶著浪漫色彩的、非凡的英雄形象,只要它能飛起來,就能直上九萬里高空,即使不能飛起來,也能將大海的水都簸幹。然而,到了《臨終歌》裡,大鵬中天摧折,再也飛不起來了,象徵著李白即將逝世。

李白逝世前的絕筆詩,悲壯無比,讀一次讓人心痛一次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

大鵬振起的餘風,依然能夠激盪萬世,只可惜遨遊天地卻被扶桑大樹掛住了左袖。扶桑: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大樹。掛:喻腐朽勢力阻撓。石:王琦輯注《李太白文集》注云:當作“左”。袂(mèi):衣袖。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後人知道了一定會萬世相傳,然而,孔子已經不在了,還有誰為我哭泣呢?

這一句用孔子泣麟的典故。傳說麒麟是一種祥瑞的異獸。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魯國獵獲一隻麒麟,孔子認為麒麟出非其時,而被捕獲,非常難受。

在這首詩中,李白深信自己一定能流芳百世,然而生前卻不能一展自己的抱負,身死亦無知音相送,正應了杜甫《夢李白》給他下的斷語:“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李白逝世前的絕筆詩,悲壯無比,讀一次讓人心痛一次

在李白的詩中,我們都讀到了他的狂放,但又有多少人明白他的痛苦,從英雄傲世到英雄末路,這首詩,是李白對這個世界悲壯的告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