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靈王難得的善舉:放過折辱自己的大臣,重用與自己爭功的仇人

楚靈王羋虔,原名為圍,是楚共王之子,楚康王之弟。在他還是公子之時,其所作所為就頗令人側目。

楚靈王難得的善舉:放過折辱自己的大臣,重用與自己爭功的仇人

公元前547年5月,楚國聯合秦國討伐鄭國,在城麇(今地不詳)大敗鄭軍,並俘獲了鄭軍主將皇頡。獲得一場大勝,雖然勝的僅是弱小鄭國,但對繼位以來就鮮少參與中原爭霸的楚康王而言,也算是一個驚喜。可楚康王還沒來得及享受戰勝的喜悅,就先感受到戰勝的煩惱——該怎麼來認定屬下的功勞呢?

鄭國皇頡被俘,可聲稱俘獲他的楚人卻有兩位:一是穿封戌,二是楚康王的親弟弟公子圍。當著楚康王面,兩人爭執不休、互不相讓。一般人雖然知道是誰俘獲了皇頡,但都怕得罪公子圍不敢站出來。這倒是讓楚康王犯了難:到底誰說的是真話?

這時,晉國逃臣伯州犁站了出來,向眾人建議道:“讓戰俘自己出來指認不就可以了嗎?”眾人一聽,都覺得這個主意大妙,就把鄭國俘虜押了進來。

可沒想到的是,伯州犁當眾玩起了上下其手的手腕。在伯州犁的強烈暗示下,皇頡竟然指認公子圍為俘獲自己的人!真正的功臣穿封戌眼見功勞被人冒領,氣得抽出長戈就去追趕公子圍,但卻沒能追上。作為楚國公子,竟然墮落到與一縣尹去爭功,不但是破壞了楚國論功行賞的機制,更是將楚國公室的臉面都丟盡了!

楚靈王難得的善舉:放過折辱自己的大臣,重用與自己爭功的仇人

公元前545年,楚康王及令尹屈建都先後去世。楚康王之子羋麇繼位為君,公子圍則當上了令尹,掌控楚國國政。上任才兩年,公子圍就殺死了司馬蒍掩,侵吞了其家產!

蒍掩之父是前令尹蒍子馮,曾經為楚國立下大功;蒍子馮的叔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孫叔敖,是協助楚莊王稱霸的最大功臣。蒍氏一家為楚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公子圍卻無辜殺害其子孫,足以令眾多楚國大臣寒心。

這樣的公子圍,當上楚王又能幹出什麼好事?


在當上楚王后,楚靈王就更加無人能制了。

公元前536年秋,徐國(今江蘇泗洪南)太子儀楚訪問楚國。訪問期間,儀楚得罪了楚人,楚靈王立刻下令將他抓捕。但趁楚人不注意,儀楚卻僥倖逃脫,回到了徐國。因為害怕徐國反叛,楚靈王派大夫蒍洩率兵前去討伐徐國。果不其然,徐國早已轉投楚國的死敵吳國,所以一見楚人伐徐,吳國馬上就派出大軍前來營救,讓蒍洩無功而返。

楚靈王難得的善舉:放過折辱自己的大臣,重用與自己爭功的仇人

楚、吳之間早已成世仇,見吳國在此時橫插一腳,楚靈王火冒三丈,立刻派親信令尹子蕩前去討伐吳國。子蕩,即蒍罷,是楚靈王早年的同黨。子蕩率領軍隊進攻到豫章(是一地區,起於今安徽霍丘、六安、霍山之間,西經河南光山、固始,直抵信陽及湖北應山東北),駐紮在乾溪(今安徽亳縣東南)。雖然楚靈王信心滿滿,可在兩軍對壘時,楚軍卻在房鍾(安徽蒙城西南)被打得大敗,連宮廐尹鬥棄疾都被吳人俘虜了。

這讓子蕩羞愧難當,為掩飾自己的無能,就歸罪於蒍洩,把他給殺了!

雖然打了敗戰,但楚靈王不想辦法加強軍事備戰,反倒是大建樓臺亭閣。第二年,楚靈王就建成了超豪華的章華臺,四處邀請諸侯來參加落成典禮,以宣揚楚國的國威。按《水經注》記載,章華臺“高十丈,廣十五丈”,曲欄拾階而上,中途得休息三次才能到頂,所以又稱“三休臺”。如此富麗堂皇的高臺,對楚國民眾來說卻是極為沉重的負擔,楚人耗費數年之力才得以建成。章華臺建成之後,楚靈王日夜在此飲酒作樂,不理朝政。

楚靈王難得的善舉:放過折辱自己的大臣,重用與自己爭功的仇人

楚靈王原本是殺死侄子而篡位,如今上臺不但窮兵黷武還窮奢極欲,很快在楚國就失去了人心。這樣的結局,有識之士早就預料到了。


當然,楚靈王也有出乎人們預料之處。

郟敖時期的某天,楚國芋尹無宇突然看到楚王的五色鳥羽旗出現在園囿之內。芋尹是楚國的官名,主要負責在楚王田獵之時驅趕野獸,也就是園囿的主管。咋一看到楚王旗幟在園囿裡飄揚,無宇還以為是楚王到了,趕緊前去迎接。可當他走到跟前,才發現不是楚王,而僅僅是令尹公子圍前來田獵!按周禮,王旗有十二根飄帶,飄帶長九仞。公子圍其時為楚國令尹,他的旌旗只能有七根飄帶,且飄帶長度只能有五仞。見公子圍如此僭越,無宇極為氣憤,上前就扯斷了王旗上的飄帶,還數落公子圍道:“一國出現兩個國君,誰能忍受?”權傾一時的公子圍,居然被芋尹無宇罵得不敢做聲!

楚靈王難得的善舉:放過折辱自己的大臣,重用與自己爭功的仇人

成為楚王后,楚靈王又規劃建造起了章華臺,到處收留流亡之人充實到章華臺,充當僕傭。芋尹無宇的看門人因犯罪而逃,也被抓入了章華臺。無宇得知此事後,就直接到章華臺想要抓人。可章華臺的官員卻不肯讓無宇帶走犯人,威脅道:“在王宮內隨意抓人,罪過莫大於此!”

無宇可是位天不怕地不怕,直接抓著自家的逃犯就去見楚靈王——可他就沒想過,當年當眾折辱楚靈王,楚靈王如果趁機打擊報復怎麼辦?

見到楚靈王時,他正在喝酒,無宇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前就申訴:“今天章華臺官員威脅我:‘你為何在王宮抓人?’可我不在王宮抓人,又能在哪抓呢?我國先君楚文王,制定了窩藏罪犯之法,說:‘隱藏偷盜所得,與偷盜同罪!’楚國能嚴格執法,國土才能擴張到汝水。如果按章華臺官員所言,我就無法拘禁逃臣了。您剛開始會盟諸侯,就要學商紂王窩藏逃犯,這怎麼能行呢?”商紂王當年建鹿臺,也是四處收留逃犯;無宇又一次公然指責楚靈王窩藏逃犯,還比之於商紂王了——如此大膽,難道就不怕楚靈王砍他的頭?

楚靈王難得的善舉:放過折辱自己的大臣,重用與自己爭功的仇人

可楚靈王看著義正嚴辭的無宇,竟然赦免了無宇擅闖王宮抓人之罪:“把你的奴隸帶走吧!現在盜賊正處尊位,還不能一網打盡!”楚靈王自稱“盜賊”,是自認了犯了窩藏罪,違反了楚文王之法!

唯我獨尊的楚靈王竟然也有自責之時,誰能想到?


公元前534年3月,陳國突遭宮廷之變:司徒公子招與公子過聯手,殺死了太子媯偃師,改立次妃所生下公子留為太子。4月,陳哀公原本就有重病,見兩兄弟作亂,自己卻無力平亂,絕望之下也上吊自殺了!

楚靈王難得的善舉:放過折辱自己的大臣,重用與自己爭功的仇人

陳哀公死後,公子招與公子過馴熟派出使者到楚國通報,並告訴楚靈王陳國已經有新的國君,試圖掩蓋自己的罪行。可陳國公子勝無法忍受兩人的胡作非為,就偷偷跑到楚國,請求楚靈王為陳國主持公道。得知了事情真相,楚靈王立刻就將公子招與公子過的使者給殺了。

公子留眼見情勢不妙,趕緊逃亡鄭國去了。公子招得知楚人即將問罪,也狠心將同黨公子過殺死,把罪行都推到他一人身上去了。

可公子勝還在楚國,楚靈王顯然不會這麼輕易地被他給糊弄過去。9月,楚靈王派出公子棄疾率軍去討伐陳國,隨行還帶著太子媯偃師之子媯吳。當下晉國雖然是盟主,卻不管江湖事務,楚國就得填補這一空白,替陳國公室討回這一公道!

10月,楚軍攻破了陳國,順手就把陳國給滅了!楚莊王時“蹊田奪牛”滅陳,現在楚靈王再一次改陳國為陳縣!陳國內亂不斷,最終還是便宜了楚人。

現在楚國又多了一個縣,該派誰去管理呢?

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楚靈王居然又想到了他老仇人——穿封戌。他以為,穿封戌當年敢於與自己爭功,不是諂臣,足以擔當此任!隨後君臣又一起飲酒,藉著酒勁楚靈王得意地問穿封戌:“城麇之戰,如果當時你知道寡人今天將作國君,你會不會避讓寡人?”穿封戌聽了,答道:“如果我當時就知道您會這樣,那麼我就會殺死您以平息楚國之患!”

楚靈王難得的善舉:放過折辱自己的大臣,重用與自己爭功的仇人

穿封戌簡直是膽大包天!在楚靈王篡位的道路上,可殺了不少人,連當初幫他爭功的伯州犁都毫不留情地殺了,穿封戌又有幾個腦袋?

儘管穿封戌如此強硬而不知退讓,敢當面頂撞可楚靈王卻還是放過了他!這是不是又讓人意外?


由楚靈王對待芋尹無宇和穿封戌的態度可知,雖然他執政泛善可陳,但任用大臣的氣度卻非常人能比:更喜歡直臣,而討厭諂臣。這在楚國似乎已形成了傳統:進入春秋以來,楚王身邊就鮮少有諂臣容身之地。楚文王時期,鬻拳就多次犯顏直諫,在楚文王打了敗戰後甚至還拒絕接納他入城,可楚人卻至死都敬重他;著名的諂臣申侯,楚文王生前就將他趕出了楚國。其後楚成王、楚穆王、楚莊王、楚共王、楚康王等等,雖然也出現了潘尪、伍舉這樣的“嬖臣”,但楚王寵幸他們是因為才幹而不是諂媚。

楚靈王難得的善舉:放過折辱自己的大臣,重用與自己爭功的仇人

也因為這一傳統,雖然楚國在王位繼承時出現了多次弒君篡位,但楚國國力卻並未因頻繁的內亂而受損:楚王大多依然是知賢善任,大臣依然是忠於社稷而不忠於個人。在春秋前期,這是楚國得以長期保持快速發展的一大秘訣。

如果楚靈王能像祖先楚文王一樣,接受大臣們的勸諫、洗心革面,在眾多忠心耿耿的楚國大臣悉心輔佐之下,也許他也能成為楚國史上的又一代霸主!這並非不可能,楚靈王執政時,曾經利用弭兵之會的成果,多次組織諸侯盟會。只要他能稍微克制一下自己,少做些荒唐之事,江湖霸主歸於誰家還是個未知數。

可惜,性格決定了命運。

公元前730年,楚靈王親率大軍前往討伐徐國,楚國大臣子革以周穆王的例子來勸楚靈王退兵修政,可楚靈王最終還是難以克服自身慾望,被公子棄疾偷襲成功,從此乾溪受辱,失去了一切!

楚靈王難得的善舉:放過折辱自己的大臣,重用與自己爭功的仇人

不過,就在楚靈王眾叛親離,失去了一切之時,他曾經善待的芋尹無宇之子申亥卻千方百計地找到了楚靈王,將他接回家供養。如果楚靈王對待其他人都像無宇和穿封戌一樣,他又何至於遭到楚人的集體背叛呢?


楚靈王之死,核心在於他自制力太差。他清楚地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但卻在自身貪慾引誘下,執政時多率性而為,最終導致了楚人的集體背叛。

楚靈王難得的善舉:放過折辱自己的大臣,重用與自己爭功的仇人

然而,將楚康王、楚靈王、楚平王三兄弟對比,就可知楚靈王也有其優勢:他的氣度不但超越楚平王,甚至要超越楚康王。放過當面折辱自己的芋尹無宇,重用與自己爭功的仇人穿封戌,都足以證明這點。此外,楚靈王篡位後,楚康王時期備受質疑的伍舉也得到了重用,並在楚靈王對外事務中助力良多。

如果楚靈王能聽從子革勸說,戰勝心魔、專注於楚國內政,在晉國霸業日漸衰微的前提下,以他的用人氣度,楚國確實有機會再次稱霸江湖!

在乾溪聽過子革的話後,楚靈王曾經數日吃不下飯、晚上難以入睡,這也許就是他在與自己的心魔作激烈的鬥爭。但遺憾的是,楚靈王最終還是未能戰勝心魔,走向了自己的不歸路。

作昏君還是做明君,對楚靈王而言,就是在一念之間。在眾叛親離的那一刻,他有沒有後悔過這一念之間的抉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