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的国民军为对抗张作霖做了三件事,只为达成一个目标

在冯玉祥挥挥手离开国内去了苏俄以后,还在北京驻扎的国民军就成了群龙无首的状态,老大不在,小弟就容易被欺负,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张作霖和吴佩孚也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抓紧时间向国民军发动了攻击,此时北京城内国民军的司令是鹿钟麟,他想的是怎么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争取时间等到冯玉祥回来。

经过一番谋划,冯玉祥的国民军为了对抗张作霖和吴佩孚,做了三件事来应对,放一人,骂一人,求一人,只为了达成一个目标,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冯玉祥的国民军为对抗张作霖做了三件事,只为达成一个目标

放一人

鹿钟麟首先带着国民军把在关押中的曹锟放了出来,想让他继续当总统,因为从法理层面来说,曹锟的总统任期没有结束,只是因为冯玉祥带人把他关押起来中断了而已。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

第一,如果曹锟答应了,那鹿钟麟就可以“挟天子而令诸侯”,以曹锟正宗国家总统的号令宣布张作霖和吴佩孚是叛贼,可以号召其他军阀讨伐张吴二人,虽然不一定有人听,但曹锟确实是正牌总统,有这一张牌就够鹿钟麟好好的和张作霖吴佩孚掰掰手腕了。

冯玉祥的国民军为对抗张作霖做了三件事,只为达成一个目标

第二,如果曹锟不答应,那也可以给时局制造混乱,现在台上已经有一个临时执政段祺瑞了,如果再出来一个任期未满的总统,可想而知又将掀起怎样的波澜,只要乱了,国民军就有了浑水摸鱼的机会。

虽然曹锟在别人的眼里一直是个傻子,但这次他却不傻,或者是在被关押期间想明白了,面对鹿钟麟的邀请,他坚决的拒绝,并说“我不想当总统,我只想养鸟”,然后就回天津养老了。

可笑的是,当初就是这一伙人把曹锟从总统的位置上拉了下来,贬为平民,现在又是同一伙人想把曹锟重新拥护为总统,不仅冯玉祥想不到,连曹锟也感慨命运之滑稽。

冯玉祥的国民军为对抗张作霖做了三件事,只为达成一个目标

骂一人

曹锟并不上当,鹿钟麟也没有气馁,转头把目光盯上了段祺瑞,段祺瑞此时已经六十岁了,不仅身体大不如前,官场生涯也一直在走下坡路。

鹿钟麟带着国民军在北京城内散播段祺瑞的罪状,林林总总列出了许许多多诸如卖国、杀害进步人士、贪污等等,这一手确实玩的漂亮,充分的利用了当时人们的反段情绪。

冯玉祥的国民军为对抗张作霖做了三件事,只为达成一个目标

至于人们为什么对段祺瑞政府充满了愤怒,请诸位再温习一遍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总之鹿钟麟这样做可以得到人民的拥护,在接下来和张作霖吴佩孚开战的时候就有雄厚的民意基础,毕竟看起来是站在了人民的一边,站在道德的至高点。

反观段祺瑞,并没有把鹿钟麟的挑衅放在眼里,老头子活了六十岁了,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鹿钟麟为了给汹涌的民意再添一把火,就带兵包围了段祺瑞府邸。

让炮兵一字摆开,准备炮轰大门,他这么做是为了逼段祺瑞下台,段祺瑞气的胡子都差点歪了,拿起枪就准备去拼命,被手下拦了下来,最后也不得不认清现实,因为他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实力,只能同意下台,然后就回了天津当起了寓公。

冯玉祥的国民军为对抗张作霖做了三件事,只为达成一个目标

求一人

如果说前面的两招只是救急,那最后一招就是一箭双雕了,鹿钟麟延续了冯玉祥的想法,公开表达了愿意归顺吴佩孚的想法,还通电全国说“愿迎玉帅回京”

冯玉祥和他手下的人总喜欢这样玩,当初背叛吴佩孚的是他们,现在愿意再当回小弟的也是他们,鹿钟麟这样做想达成以下两个目的。

第一,他们想躲在吴佩孚的身后,不再当众矢之的,如果吴佩孚同意再把他们纳入直系的体系内,那鹿钟麟等国民军就可以不用这么紧张了,反正前边有吴佩孚顶着。

冯玉祥的国民军为对抗张作霖做了三件事,只为达成一个目标

第二,他们想挑起张作霖和吴佩孚的矛盾,因为张作霖此番重新出兵就是为了攻打冯玉祥,如果他们的此番表态让张作霖有所疑虑,挑起张吴二人的战争,那他们就可以坐着看戏了。

但鹿钟麟的这种小儿科把戏根本不够张作霖和吴佩孚看的,张作霖早就做好了准备要和吴佩孚结拜,根本不会轻易受到挑拨,吴佩孚也一直坚持只要缴械,就可以商量。

虽然这三件事都不够太成功,只是把段祺瑞赶下台,但鹿钟麟还是比较满意,因为冯玉祥走后留下的国民军根本没办法对抗张作霖和吴佩孚,他做的这三件事放一人,骂一人,求一人只是给国民军撤退争取时间,最后经过重重苦难撤退回了西北大本营,给冯玉祥保留了再次起兵的实力。

欢迎关注青木新史观,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