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士兵端着机枪乱扫,在实战中会怎么样?

只是个笨蛋


二战之前,机枪按照重量可分为重机枪和轻机枪,重机枪的重量大概都是25公斤以上,轻机枪的重量大概在10公斤。在很多战争类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常会看到有些士兵端着轻机枪一顿乱扫,但在实战中会怎样呢?

由于机枪具有强大的后坐力,端着它扫射容易使枪口乱跳,从而降低射击精准度,即使你有惊人的力量,但是射击时面对机枪强大的冲击力,可不是什么人都受得了,弄不好还得搭上性命。如果有一群敌人离你已经没多远了,这种紧急情况中端着机枪要射还是有可能的,毕竟不要追求精准度。

轻机枪一般都协同步兵作战,给予步兵火力掩护。所以机枪手应当找一个视野好、隐蔽性强的位置射击,即使这样,在抗战时我国军队中机枪手只要暴露火力,日本士兵就会在短时间内用掷弹筒招呼,拔掉机枪阵地,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端着机枪扫射,这不等于是找死吗?端机枪的人不要命,旁边的弹药手、观察员还要命呢。

抗战时期捷克式轻机枪在我国广泛使用,但它的弹容量只有20发,在那个弹药奇缺的年代,所以我国士兵在射击时一般都是长短点射,这样即不浪费子弹,又能精准射击,对敌人火力起到压制作用。二战后,随着通用机枪的诞生而代替了轻重机枪,而且一些机枪的重量也变小了,弹药也很充足,但是没有哪个国家的士兵会愚蠢到端着机枪射击。


兵说


这种镜头在国产影视剧中最常见,特别是抗战剧中特别多,机枪手或主公端着一挺克ZB-26轻机枪或缴获的日军歪把子轻机枪,突突突地射个不停,非常奇怪的是手中的轻机枪都有打不光的子弹,很少或根本就不用换弹匣。

作为军迷非常纳闷,捷克ZB-26轻机枪采用20发弹匣供弹,连续射击时,几秒内就能打光子弹;日军歪把子轻机枪采用弹斗供弹,一次性压进6只5发桥夹的子弹,也有30发的容弹量而已。

所以拜托国内影视剧编导,在拍摄战斗场面时,烦请拍摄轻机枪换弹匣、步枪压子弹的镜头,步枪似乎也有打不完的子弹,其实,步枪弹仓只有5发子弹,能打几下。

现实中,轻机枪是步兵班的支援火力,枪重都有10公斤以上,大都采用20/30发弹匣供弹,由于射速非常高,所以需要专职配一名副手,既提供射手满弹匣,又给空弹匣不停地压弹,在射手挂彩或挂了时,能立马顶上去,以保持轻机枪火力的持续性,所以二战时的轻机枪,一般都是两人火力组合。

但轻机枪阵位布置,包如何射击,都是非常有讲究的,像影视剧中射手端起机枪站姿射击,现实当中,是不可思议的,那是自杀行为,其实,只有隐蔽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杀敌。

轻机枪是连发武器,射击时后坐力比较大,为了射击时射手能更好地操控机枪,所以轻机枪都配有两脚架,因此平常射手都是卧姿射击的,在战壕内,有足够的深度才能立姿射击。

影视剧中,傻乎乎地挺起胸膛,貌似有大无畏不怕死的精神,端个轻机枪突突突地射个不停,纯碎是编导为了视觉效果的再创造,有悖真实的战斗场景。

因为轻机枪手都是对方火力打击的重点对象,一般打完一个弹匣,甚至还未打完弹匣,就要转移地方了,否则对方的掷弹筒、迫击炮早就炸过来了,焉有活路可遁。

其实,抗战时期,国共军队都物资匮乏,子弹对当兵的来说非常宝贵,故事片《董存瑞》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情景,董存瑞配有一把三八式步枪,但连部只发给他5发子弹,见别的战士子弹袋都鼓鼓的,就认为发给他的子弹少了,原来战友们子弹袋内都塞满了杂草树叶等杂七杂八的东西。

董存瑞在一次战斗中,一下子就打光了弹仓内的5发子弹,就没有子弹配发了,想要子弹可以,战场上去缴获日本鬼子的。

正因为子弹匮乏,所以抗战时,无论国共士兵,对子弹都非常很爱惜,不到一定距离,不会乱开枪,精确瞄准才射击,所以影视剧中,端起轻机枪扫个不停的现象,严重脱离战场真实情况,那来那么多子弹供起浪费。


国平军史


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嫌命太长了。

机枪在战场上本身就是拉仇恨的,持续的射击,火力支援,火力压制,这是机枪的主要作用。端着机枪扫射,这就是作死一般的存在了。

机枪作为支援火力,在本方的阵地中是非常重要的,既然你这么重要,那么敌人的火力肯定优先照顾你了。抗战片里的端着机枪扫射,本来人家就想方设法打你呢,你倒好,站起来了,那就是一个活靶子,几秒钟的时间内,就会被挂掉。



再看机枪的后坐力,机枪的后坐不是一般的大,机枪的后坐力比步枪冲锋枪都大,而且又是全自动射击,前两发子弹能打中,后面的子弹全都飞到天上去了。精准度根本就达不到要求,没了精准度,也就失去了支援的作用。

正是由于其后坐力大,机枪才加上了两脚架,架在地上射击,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后坐力对于射击精度的影响。而重机枪加上三脚架的原因,也是由于这个后坐力的问题,因为后坐力更大,需要更重更稳的支架才可以。



不过,机枪也可以端起来射击,那个时候通常是对精度没太大要求的时候,比如清楼的时候,近距离火力压制,对精度要求不高。通常两军交战的时候,机枪手会事先找好合适的地方架设机枪,为部队提供支援,而不是冲上去,把机枪当冲锋枪用。


御史三大人


抗战神剧看多了就会发现端着机枪扫射好像是件平常事,也没什么了不起的,除了误导还是误导。如题所问,战场中端着机枪乱扫,被直接打死的概率超极高。

首先,大家都知道,机枪向来是战场上被重点关注的目标,在交战过程一不留神估计就得上天。真正打仗所有人都知道要隐蔽的道理,只有神剧敢开挂,反正一堆大活人交战距离不超过10米敌方也打不中主角。

连这样的穿越剧都看过,所以见怪不怪,淡定点给大家回答问题。

其次,军训打过枪的小伙伴们都知道,连单发步枪产生的后坐力都可以撞到肩膀疼。机枪连射产生的后坐力就不是单纯的打肿而已了,立姿手持机枪连射乱扫,除了起到炮仗听响的作用,完全没准头,就是纯粹的浪费弹药。

当然,某些外国神剧,比如第X滴血中的兰博,这是个开挂的对象,不能用地球人来对比。对他只要大家看的爽就好,不用考虑后坐力。

最后,让我们看看正确的机枪使用姿势,考虑到弹夹容量有限,起立乱扫的小朋友更应该乖点在机枪阵地以正确姿势射击,要不然板机才扣下没几秒,就得找地方装弹夹去了。


河东三叔


如果在过去的战争年间(以二战为主),一名机枪手突然从火力点或者掩体中跳出来,端起自己手中的那挺轻机枪,面对正在进攻的敌人进行站立位射击,那一般情况下的存活时间要以秒为单位计算,最大不会超过5秒钟,超过5秒钟就算是内裤穿在外头的Superman了。

首先,二战时期的主流轻机枪大多数都是20-30发弹匣供弹,比如倭寇使用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歪把子机枪)就是30发供弹,捷克ZB-26系列的机枪一般有两种供弹规格,20发弹匣或者30发弹匣。无论20发还是30发,轻机枪的自动射速一般在300-600发/分钟之间,简单计算就知道,全自动射击模式下,打完弹匣内全部子弹也不过是5秒钟的事情。

5秒钟之后就要换弹匣了,而影视作品中,别说5秒钟,就是5分钟还见着这样的人物端着机枪“突突突突”的射击。

其次,轻机枪的后坐力要比冲锋枪,步枪要大得多,通常都是再用卧姿射击或者带支架射击,纯粹的站立位射击,而且又是自动式射击,精度已经没有了,打不打中,全靠运气了。

第三点,站立位射击对于射手而言失去了掩体防护,目标太大,敌方很容易用步枪进行射杀。

所以,这种站立位轻机枪射击方式纯属过度渲染的影视艺术手法,适当用一下无伤大雅,经常用就有问题了。

但是实战中依然会有奇迹出现,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出现的约翰-巴斯隆军士,在48小时内凭借两挺机枪和两名伤员,抗住了3000名日军的进攻,战斗结束之后荣获荣誉勋章和海军十字勋章,成为美军二战历史上唯一一位同时获得这两枚勋章的战士。

日后美国将其为原型,拍摄了《太平洋战争》这部影视作品,下面就是剧照。

不过在实战中,巴斯隆使用的水冷式机枪,抱起这种大家伙进行站立位射击,真是需要非凡勇气的。

奇迹终究是奇迹,因为不容易重复。巴斯隆在后面的硫磺岛战役中中弹牺牲。

下面这张图才是巴斯隆本人照片。

所以,站立位射击,危险极大,效果未必最佳,不是牛逼的猛士,就不要这样干了。


这个问题呢就回答到这里吧。

想了解更多军事、航空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

老鹰航空坚持原创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袭;

回答中引用的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互联网,如侵则删;他人请勿抄袭,发现必举报。


老鹰航空


士兵一般情况下不会端着机枪乱扫,除非是特种部队使用的短枪管的突击武器,或者使用大容量弹鼓的重枪管突击步枪,还是在进行冲锋这种战术行为。

机枪手,步兵小队里的灵魂人物。

以美军作战小队为例子,机枪手是一个步兵班里的核心。

战争和游戏不一样,在游戏里我们敢迎着子弹冲锋,哪怕被子弹命中也就是掉点血,但在战争中,被机枪子弹命中后,整个人就基本没法再战斗了。

子弹的杀伤力十分的恐怖,尤其是机枪子弹,基本上都是大威力的步枪子弹,而且被机枪命中后很有可能是一次性被命中多颗子弹。

实战中,子弹嗖嗖的在你周围掠过,那种生死之间的大恐怖会让你连动一下脚步都费劲。

所以,一个步兵班,或者一个作战小队里的机枪手就是整个小队的火力手。

机枪手的作用就是将成片的子弹打向敌方,压制的敌方不敢露头。

这时,步兵班里的精确射手就可以有机会用手里加了倍镜的精确射手步枪将敌方的重要目标射杀,比如敌方的RPG火箭筒发射手、使用SVD步枪的射手、PKM机枪手。

要知道,美军步兵班里的精确射手使用的步枪精度都能达到次角分,完全可以精确的命中敌人。

如果己方火力弱,那么己方就会被敌方的机枪压制的抬不起头,己方也同样会被敌方的射手精准的点杀掉。

一些视频网站里可以搜索到美军在阿富汗的作战视频,里面可以看到,美军的机枪手按照队友指引的方向缩在掩体里,将机枪伸出掩体朝一个方向一个劲的扫射,然后换根枪管、换弹链,接着按照队友指示的方位把机枪伸出掩体进行火力压制。

对于美军这样财大气粗的军队,它们的战术通常就是依靠班组机枪进行火力压制,把敌人压制的不敢露头,把敌人困住,然后等待呼叫好的火力支援洗地。

美军的M777榴弹炮使用普通的M107流弹有效射程24公里,可以快速的在几分钟内响应先头部队的火力支援需求。

MQ-1无人机、MQ-9无人机这些也可以是先头部队的火力支援,甚至可以呼叫战斗机或者空中炮艇。

最次的话,队友们缩起来,机枪手一个劲的朝外开火压制住敌人,等待援军。

以上简单介绍的是美军步兵班中机枪手的作战情况,因为美军是把机枪手发挥的最好的部队。

首先,美军太有钱,不在乎消耗子弹。只要能减少人员上的牺牲,美军可以为了一顶破帐篷就发射价值几十万的导弹。

这种状态下,机枪手就成了作战小队的核心,甚至其他的队员就多帮机枪手带弹药和备用枪管就好了。反正机枪手开枪时也不瞄准,大家都缩在安全的掩体里,步兵班的观察员用装备的无人机或者潜望镜观察掩体外的动静就好。

没错,无人机,还是大疆的,美国大兵为了保命私底下给自己装备,口碑特别的好。

如果不是美军的机枪手呢?

得看对手!以及己方的实际情况。

如果己方的机枪手是战场老兵,机枪压制的特别好,敌人被压制的抬不起头后,靠己方的精确射手和狙击手搞定敌人。

很多人都在担心机枪手发挥火力时会不会被干掉?

会!

但机枪手还是得发挥火力压制这个任务!

所以,有条件的机枪手就给机枪装备上护板!

这样就可以提高生存率了。

不得不说一下,美军给士兵用M27这样的精确射手步枪准备替换M249这样的班组机枪,这就说明美军开始走向没落了。

美军之所以强大,是因为美军会发挥它那不讲道理的火力优势。

一力降十会!

面对不讲道理的各类火力,敌人只能是无语的避其锋芒。

如今,美军想要靠M27或者M38这样的步枪发挥精确火力,如果队伍里没有机枪手的话,就肯定会丧失掉火力优势。

你枪打得准,我也行啊。

SVD狙击步枪使用7N14型狙击子弹精度能进次角分,800米爆头不是问题。

如果失去机枪手的火力压制,单想靠精确的射击和敌人干仗的话,哪怕最终可以解决掉敌人,己方大概率也会出现伤亡。

我想,美军装备M27这种步枪可能是为了扩充步兵班里的精确火力吧。

提一句我军的装备,11式狙击榴。

作战范围800米左右,这款武器的出现让步兵班的火力配置纠结了很多。传统上,需要机枪手进行火力压制的目标,这家伙可能几颗榴弹过去就直接把目标搞定了。

得说一下,这种狙击榴并不能和真正的狙击步枪相比,毕竟初速度并不快,在实战过程中受风偏影响会很大,但好在这是半自动的,容错率挺高,可以一口气打出好几发榴弹轰炸敌人。

这是外贸型LG5榴弹发射器,40mm口径,沙特是个大客户,估计着也门应该缴获了不少吧?

回到话题,机枪手在实战中的作用。

战场上,还有可能是另一种情况,还是拿阿富汗举例子,两拨人可能在两个山头上怼枪。这时,一般情况下会有一方是开车的,比如全地形车。类似吃鸡游戏里的蹦蹦,可以开着漫山遍野的去浪。

这种车上可以装重机枪,隔着山头,就只管突突突吧。

这是我军的风格,火力至上,山猫全地形车已经可以自成一套作战体系了,尤其适合阿富汗这样的山地环境下的作战。


睦健持兵


机枪一般都是需要架起来有依托射击才能产生有效的火力,直接抱着腰射更多的是浪费子弹罢了,没有多大的实际作用。

机枪诞生后,发展出了轻机枪和重机枪,其中重机枪体积重量太大,一般用于防御用途,毕竟机动部署不方便。而轻机枪一般是协同步兵作战,随时可以架起来射击,给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但是轻机枪重量一般在10公斤左右,远比步枪沉,因此无依托瞄准都有些吃力,同时,当时全威力弹药是主力弹药,自动射击时后坐力巨大,也很难做到立姿直接无依托射击。因此,常见的做法都是抱着机枪腰射,这样相对来说更加省力,握持更加舒服。

但是腰射时是完全没有精度的,也就丧失了精确射击火力压制的作用,而且极为浪费子弹,没有多大的实际作用。不过在巷战等极近距离内,直接抱着机枪腰射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而各国军队都有类似的做法。

比如二战中英军特种部队,为了加强火力来应对规模较大的敌军,就装备大量轻机枪和冲锋枪,实战效果不错。越南战争中,美军特种部队也有多款机枪,其中还专门截短了缴获的RPD机枪枪管,极为轻便。一旦遭遇北越部队,人数较少的美军能迅速产生密集的火力,压制敌军,掩护己方撤离,实战效果很好。


雇佣兵


你看到的那一般是抗日神剧或者兰博 美国队长之类的电影,为了体现主角的英勇,就让主角站起来端着机枪乱扫,你去看看国外的战争电影,很写实,基本没有这么拍的。现实中几乎没人这么做,这不是会不会被人打死的问题,而是这么做非常不合理。

机枪作为步兵的火力支柱,在防御中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了射击稳定提高命中率,一般都是使用两脚架或者三脚架卧姿射击。机枪的射速很快,往往都有副射手负责装弹,哪怕是轻机枪也有副射手帮着换弹匣,所以趴着打是最合理的,没有道理站起来端着打,就算你不怕死站起来,副射手怎么办?

在进攻冲锋时,各国军队的战术条令基本都要求轻机枪手伴随冲锋提供火力支援,重机枪就不用了,因为一个人搬不动。早期机枪发射的是全威力步枪弹,后坐力极大,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在站立时控制住机枪的后坐力,连发的结果就是子弹都飞上天了,而且机枪连续射击后枪管子都有可能打红,你还敢端,不怕手被烤糊吗?

所以伴随冲锋的机枪手使用的动作根本不是步枪的抵肩射击,而是夹枪射击,不追求命中率,只要别把子弹都打上天就行。

这里放个图帮助大家理解这是个什么姿势,图中是朝鲜士兵,使用这种夹枪姿势,即使瘦弱的朝鲜士兵也可以边冲锋边射击。

但这个时候扫射是万万不可的,因为你正在和兄弟们一起冲锋啊,左右乱扫的话,很可能打死的就不是敌人,而是战友了。

所以电影里动不动就端着机枪站起来扫射的行为,那是把自己当兰博了,你必须有史泰龙或者州长的块头才能做到。现实中这么做基本只有一个结局,子弹全飞上天,自己被后坐力弄的人仰马翻,手也烤糊了。如果是拍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你这么做也就算了,大规模作战中个人英雄主义是没用的,这么拍战争片是不尊重历史。


兵长171


那是逼急了,能够有点用,但是只是在特殊条件下才有用。说不可能的,实际上都是看兵器知识之类的杂志,看来的吧!也许他们不知道有一种设计方式叫做抵近射击。

顾名思义,抵近射击,就是快速射击多个近距离目标,因为距离近,所以不必精确瞄准,只要凭着经验,确保大约的武器指向性就足够了,最大的要求就是快速,对多个目标进行压制。

有的回答也说到了轻机枪实际上并没有多重,作为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是完全可以操在手里。确实轻机枪不同于自动步枪有其自己的特点,质量会大一些,射速会快一些,因此后座会比较大不容易掌握。但这一切在有经验的老兵手里进行抵近射击的时候都不算大事。

因为有经验的老兵能够熟练地打出若干个连续的短点射,看着好像是在不停的扫射,实际上它是针对一个目标进行一下短点射,然后快速的转向下一个目标进行一个短点射,仿佛是在连续不停,实际上是有若干停顿。

轻机枪的后座再大,但是有经验的老兵在短点设置四五发弹期间,大致还是可以把弹着控制在一个较小的散布,因此压制作用也是很强的。

当然了这么做,实际上是跟轻机枪的设计有所违背,不过大量的敌人已经非常接近的时候,你还要什么精确瞄准?先压着他们更重要吧!如果距离远的话,这样子拿起来,那确实,首先会成为对方的靶子。所以说这是逼急了,没办法的事儿。


千里岩


机枪一般分为轻机枪、重机枪、通用机枪,而电影中所出现的一般都是士兵端着轻机枪扫射的场景,这其实并不违背轻机枪的使用原理。轻机枪是一种班用随行压制火力,子弹一般与步枪通用,由于容弹量大、射速高、射程远、重量轻,在二战时期曾经是各国士兵最青睐的轻武器之一,目前已经被通用机枪所取代。轻机枪的使用一般为两人,分为射击手和副射手(弹药手)各一名,在使用时多数采用配属的两脚架支撑,采用卧姿进行长短点射,紧急情况下,也能够端起来进行扫射,甚至可以像步枪冲锋枪一样边移动边射击。

(国军德械师演绎捷克式轻机枪标准射击动作)

我们之所以认为轻机枪无法端起射击,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轻机枪重量太大,根本端不起

轻机枪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在抗日剧中出现最多的就是ZB-26捷克式轻机枪,该枪全重9.6公斤,也就是不到20斤,一个年轻力壮的青年士兵完全可以驾驭的住。而现代的主流班用轻机枪,诸如95式班机、新加坡的无敌100班机,重量都在五公斤左右,瘦子也可以端起来扫射,从这一点来讲,抗日剧并不浮夸。

(对体格强壮的毛子士兵来说,端起轻机枪扫射,so easy!)

第二、轻机枪后坐力大,端起来射击准确度太低

轻机枪由于与步枪通用子弹,所以后座不会比不上大多少,只是由于射速高,无法实现单发射击,所以连续后座力大,枪口偏移严重,因此一般情况下为了增加准确度都要配合脚架使用才能保证较高准确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端起来扫射就毫无意义,因为在敌人过于靠近和人群积聚密集的紧急情况下端枪扫射不需要多高准确度,还能起到面杀伤的火力压制作用。所以端起轻机枪扫射一般发生在突围、反冲锋时,在亮剑中,张大彪突围时就曾经这样使用过,老电影英雄儿女中,男主角打到最后也曾经端起轻机枪对蜂拥而至的美军进行扫射。

轻机枪虽然可以端起来使用,但是并不建议这样使用

二战时,机枪一般是一个班最凶猛的火力,而机枪手则是班成员的精华所在。如果端起机枪扫射,这样一个密集火力点必然被敌人盯上,而站起来的身体增加了受弹面,很容易被对方的精确射手甚至迫击炮给直接干掉,这样不仅损失了一个机枪手,甚至连机枪也会连带GG,所以不到紧急情况,实在不推荐这样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拼命三郎打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