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部刑偵紀實電視劇,公安局長編劇並主演,後來上調公安部

講述人民警察與犯罪分子鬥智鬥勇故事的懸疑刑偵劇,一直是熒屏上深受觀眾喜愛的題材,在上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初,紀實犯罪刑偵劇更是風靡一時,湧現出《12.1槍殺大案》、《西安大追捕》、《中國刑偵1號案》、《犯罪升級》、《濟南7.9大案偵破紀實》等佳作。

中國第一部刑偵紀實電視劇,公安局長編劇並主演,後來上調公安部

然而,首開國內紀實犯罪刑偵劇先河的,卻是1994年首播的《九一八大案偵破紀實》,該劇根據發生在1992年9月18日、震驚中外的開封博物館文物盜竊大案偵破過程改編,當時主持案件偵破的開封市公安局局長武和平編劇並主演,以仿紀錄片的形式還原偵破過程。九一八大案是新中國第一文物大案,69件珍貴文物被盜(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二級文物59件),按當時市場估價,這批失竊文物總價超過1億元,是繼“蒙娜麗莎”盜竊案後的世界第二大文物盜竊大案。開封市公安局調集了200多名精兵強將,抽絲剝繭撥開層層迷霧。

中國第一部刑偵紀實電視劇,公安局長編劇並主演,後來上調公安部

經過現場勘察與多方走訪,警方鎖定了一輛失竊的白色桑塔納轎車(懷疑是犯罪分子作案時的交通工具),但在當時全國幾百萬輛機動車中要找一輛普通的白色桑塔納,無異於大海撈針。功夫不負有心人,警方於12月1日在武漢將該車查扣,並在兩天後抓獲疑犯楊長明。警方在楊長明家中搜出五件失竊文物,在鐵的事實面前,楊長明交代了內弟劉農軍(化名陳納德)夥同劉進(化名林沙)、文西山(化名唐國強)、四人於9月8日盜竊開封博物館的事實。警方順藤摸瓜,將在逃的多名疑犯先後抓獲歸案,宣告這起震驚中外的文物大案告破。

中國第一部刑偵紀實電視劇,公安局長編劇並主演,後來上調公安部

在全國公安機關及港澳司法機關的鼎力協助下,部分已被偷運出境的失竊文物得以完璧歸趙。參與偵破此案的民警,6人榮立一等功,王偉被授予二級英模稱號,7人榮立二等功,24人榮立三等功,44人獲嘉獎。黑白對決,鬥智鬥勇,英勇的人民警察最終打贏攻防戰。1994年根據此案拍攝的8集電視劇《九一八大案紀實》,武和平參與編劇並主演,還有許多當年參與案件偵破的民警參演,以仿紀錄片的手法進行紀實拍攝,最大限度再現了警方偵破案件的過程,被譽為國內第一部犯罪紀實片,許多觀眾沉“太真實了,以為就是紀實片”。

中國第一部刑偵紀實電視劇,公安局長編劇並主演,後來上調公安部

《九一八大案紀實》播出後,紅遍大江南北,也掀起了一股紀實犯罪刑偵劇的拍攝熱潮,《12.1槍殺大案》、《西安大追捕》、《中國刑偵1號案》、《犯罪升級》等劇接連登上熒屏,這些電視劇都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由真警察參加演出,以仿紀錄片的手法拍攝,非常真實、震撼。不過,這種紀實犯罪刑偵劇幾乎毫無保留地再現了警方偵破案件時的手段、方法,一定程度上讓一些有心的犯罪分子學會了反偵察,加上此類電視劇再現犯罪分子的作案過程時過於真實(甚至有些殘酷、血腥),有關部門後來發文禁止警方參與拍攝,這種劇逐漸退出熒屏。

中國第一部刑偵紀實電視劇,公安局長編劇並主演,後來上調公安部

參與《九一八大案紀實》的編劇並主演的武和平,也從來沒有想到其命運會因為這部戲而改變:這位普通的公安局長,通過熒屏走進了公眾視野,成為有著英雄情結的觀眾心目中的偶像。1994年底,他被調入公安部宣傳局工作,後來擔任公安部宣傳局局長、新聞發言人。1997年,這位畢業於河南大學中文系、與犯罪分子鬥智鬥勇的警界明星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棄“武”從“文”。他創作的長篇偵探小說《血案追蹤》被改編為電影,他還是電視劇《西部警察》的策劃、監製,他創作的公安題材小說《預備警官》、《汙點》、《掩蓋》等熱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