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界鼻祖”宋慈,40歲才做官,寫下《洗冤集錄》流傳近千年

宋慈,生於南宋孝宗(南宋第二位皇帝)淳熙13年,祖籍河北邢臺,生於福建南平。世人對他的瞭解,很多是來自電視劇《大宋提刑官》的。歷史上的宋朝,是法醫學方面的專家,他晚年時著成《洗冤集錄》一書,被世界公認是最早的法醫學專著,人們還願意稱他為“法醫界鼻祖”。

“法醫界鼻祖”宋慈,40歲才做官,寫下《洗冤集錄》流傳近千年

歷史上被傳頌為“斷案如神”的人並不少,比如擅長推理的狄仁傑、能“日審陽、夜審陰”的包拯。不過這二位被傳為斷案神人,主要是因文學創作的魅力,狄仁傑真正擅長的是治國輔政,包拯則是公正無私,直言敢諫。與這二人相比,宋慈才真是斷案高手,他擅長利用法醫學經驗求證案件真相,對於案件中的任何蛛絲馬跡都細心揣摩,為後代的法醫學做出了一流的表率。

“法醫界鼻祖”宋慈,40歲才做官,寫下《洗冤集錄》流傳近千年

《洗冤集錄》一書,是他總結了前人經驗,又結合自己多年接觸刑事案件的第一手資料編輯而成。其中包含了大量真實案例,對於現代法醫學來說,都有重要意義,已經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宋慈對斷案的心得是“每獄情之失,多起於發源之差”。隨著時代的進步,書中一些經驗或許已經不是最準確的結論,但更重要的是,此書能不斷給後人提醒,斷案要有探索求真精神,人命大於天。

“法醫界鼻祖”宋慈,40歲才做官,寫下《洗冤集錄》流傳近千年

宋慈在法醫學方面的成就,全靠他在任知縣、通判、主管刑獄時的經驗積累。然而,他初入仕途時,並未直接接觸案件,而是在江西負責一個縣衙中的文職工作。此後他的第一次驚人之舉,也與斷案無關,而是通過參與平亂,展示了他智勇雙全的一面。

“法醫界鼻祖”宋慈,40歲才做官,寫下《洗冤集錄》流傳近千年

宋慈被指派去三峒裡平亂,他不主張依賴武力鎮壓,而是採取恩威並用的辦法。一方面賑濟災民,安撫民心,另一方面帶兵丁鎮壓叛亂,主擒賊首。他的出色表現不僅得到百姓支持,也成功引起上級的注意,對他不斷提拔。平定閩中叛亂時,他不懼危險,親自帶領軍隊與敵拼殺,“且行且戰300餘里”,這股子毅力,讓久經沙場的武官都稱讚不已,誇他忠勇勝過武將。

“法醫界鼻祖”宋慈,40歲才做官,寫下《洗冤集錄》流傳近千年

出任知縣時期,他還表現出不拘一格的創新精神。新到任長汀時,他得知百姓們買鹽困難,外地的鹽運輸到本地費時又費工,鹽價高不可攀。他接任知縣後,馬上改變了運輸航線,將運輸時間和成本大大節省,為當地帶來廉價鹽,得到百姓的一致好評。

“法醫界鼻祖”宋慈,40歲才做官,寫下《洗冤集錄》流傳近千年

宋慈自小追隨父親學習,成長中還不斷得到名師點撥,卻直到31歲才中進士,可見他並非天資聰穎的神童。中進士後,趕上父親生病,他在家盡孝便沒有接受朝廷聘用。直到40歲時,他才開始真正走上南宋官場,《洗冤集錄》一書也是他在62歲時才完成。他留給後人的,並不止於法醫學專業內的寶貴經驗,還有對真相的不斷追求,對人生各階段都不放棄進取的鼓勵。40歲步入官場,也有機會大器晚成,這也證明只要努力不放棄,從任何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