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崛起的源起之戰,思科訴訟華為案

十七年前華為在美國的子公司在亞特蘭大市舉辦的Supercomm2002商展會上登臺,宣告華為將正式進軍北美市場,思科CEO約翰錢伯以潛在客戶的身份“諮詢”了華為各系列產品技術情況。

。在接下來6個月內華為在美的銷售的產品比同等性能產品的價格低20%-30%,瘋狂蠶食思科的市場,並與3com公司接觸,協商成立合資公司事宜,也就是後來的H3C。雖然在當時兩家公司並不在統一體量上,但是華為登錄北美后對思科在美國本土的極端網絡設備產生了強大的衝擊。同時在雙方在產品技術的相似性也讓思科坐立不安。


華為崛起的源起之戰,思科訴訟華為案

2003年醞釀了半年之久的思科終於出手,2003年1月24日,思科系統有限公司(NASDAQ:CISCO)(以下簡稱“思科”)今天宣佈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就華為非法侵犯思科知識產權提起法律訴訟。指控包括非法抄襲、盜用包括源代碼在內的的IOS軟件等等。在近的起訴書中,包括了二十多項項罪名,幾乎涵蓋了知識產權訴訟的所有領域。思科選擇在這一天起訴華為背後有著深刻的意思,2003年1月24日正直中國農曆十二月二十二,裡除夕只有八天時間。種種跡象表面思科對華為正在進行一次精準打擊。華為迅速對此事作出應對,立刻停止銷售疑似侵權路由器,主要是Quidway路由器,起訴開始時幾乎所有美國媒體都認為華為確實存在侵權行為,甚至有部分媒體還做出了肯定的報道,形式可謂是一邊倒。兩個月後華為與3COM公司宣佈成立合資公司華為3com 也就是H3C(華三)的前身。這成為了思科華為訴訟案拉鋸戰的起點,3com公司CEO Brucel Claflin在法庭上提供了對華為有利的證詞。2003年10月1日雙方源代碼的對比工作結束,2004年7月28日雙方達成共識,思科撤訴。在華為並沒有侵犯思科的知識產權的前提下,華為同意修改其命令行界面、用戶手冊以及幫助界面和部分源代碼,以消除思科公司的疑慮。


華為崛起的源起之戰,思科訴訟華為案


歷時1年半之久的“IT第一案”的思科訴華為產權案終於以雙方和解收場。和解的內容至今是一個謎,那這場訴訟中到底是誰贏了?表面上看,思科撤訴那贏家自然是華為。但這背後隱藏了太多令人回味的東西,思科利用這一年半的時間間接狙擊了華為的北美市場的拓展,而華為在做出巨大犧牲的情況下取得了這家中國民營企業在“國際遊樂場”的入場券。更重要的是華為的產品在國際上已經是名正言順,華為的全球化之路已經不可阻擋。

在接下來的十幾年直至今日,思科與華為的“交鋒”沒有停止過,思科這個2000億美元的網絡設備市場之王,經營範圍覆蓋了網絡建設的每一個部分,2018年5月思科宣佈收購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而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也已經應用於全球17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華為的壯大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企業在國際上並非無一席之地。華為1987年成立,從一家銷售代理公司到如今的國際大型企業,經歷了無數坎坷,它卻從未退縮。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發揮自己的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