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时的三藩之乱是哪三藩,他们最终结局如何?

清初时的三藩之乱是哪三藩,他们最终结局如何?

文|苦厄你我

满清入关之后,统治者发现清朝的军事实力不足,对于南方地区的控制鞭长莫及,于是便分封了一批战功显赫的汉人降将,管理南方各省。其中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兼管贵州;尚可喜封平南王,镇守广东;耿仲明封靖南王,死后,其子耿继茂袭封,镇守福建。这就是清初历史上有名的三藩,这也为后来的三藩之乱埋下了伏笔。

清初时的三藩之乱是哪三藩,他们最终结局如何?

起初,吴三桂等三人还算安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藩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互通声气,广布党羽,实际上已成为清朝的割据势力。康熙继位之后,深知三藩对于清朝的危害,决心撤除三藩。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叛乱,兵出三贵,占据湖南等地。清军不敢和吴三桂正面交锋,集结在荆州武。一时之间天下响应,四方震动,清廷陷入到了动荡之中。康熙皇帝本想亲自率军出征,平定吴三桂,重大臣集体阻止下只能作罢。

清初时的三藩之乱是哪三藩,他们最终结局如何?

康熙十七年,74岁的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但没过多久便病逝,清军趁机大败吴三桂部队,历时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就此被平定。除了吴三桂病逝之外,另外两位反清的藩王就没有这么好的下场了。

耿精忠三藩中的靖南王,在吴三桂起兵造反一年之后,耿精忠在福州响应,分东西中山路出兵,一时之间兵势甚盛。可惜后来由于三藩之间内部矛盾,耿军军饷匮乏,士气不振,而且行事暴虐无常,很快便丧失了民心,导致清军找到可乘之机,耿精忠也被凌迟处死。

清初时的三藩之乱是哪三藩,他们最终结局如何?

平南亲王尚可喜最初并没有反清之心,甚至还和吴三桂火并,为了表示忠心尚可喜将自己的儿子尚之信送入了清宫中。直到康熙十五年尚之信被康熙软禁,尚可喜才举了反旗。但没过多久,尚可喜就在广州病逝,而他的儿子尚之信则被康熙软禁至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