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术要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柑橘新梢萌动,开花坐果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果园一年管理的关键时期。

春梢期是预防许多柑桔病虫害最重要、最有效的时期,能起到压前控后、事半功倍效果。

一、物候期

节气:惊蛰(3.5) 春分(3.21)

生育节点:花芽分化期、春梢期

二、主要农事活动

(一)采果

科学采收首先要适时,做到果面基本转黄、果实较硬时开始采收。久雨或大雨之后,最少间隔1天才开始采果;采果要做到先熟先采,弱树先采,分批采收,尽量提早采收,也有利于采后树势恢复,促进花芽分化。采果要用采果剪采果,做到一果二剪,第一剪从树上带3叶剪下,等于结合对柑橘结果枝进行了顶端修剪一样。第二剪齐果柄剪平。这样做既可减少伤口果,又可防止春梢丛发,收到采果,修剪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清园

清园的作用:

1、降低越冬虫口基数;

2、消除病害的病原菌。

清园四部曲:

1、及时灌肥,恢复树势 由于去冬少雨,土壤湿度低,建议采后施肥以速效性冲施肥为主。

2、修枝整形,清除病源

春季整形修剪利于优化树体结构,调节光照,合理分配养分,平衡树势,提高产量,便于接下来的管理。

幼树——幼树应以培养树形、扩大树冠为目标。修剪以轻剪为主,主要是幼树定干和培养主枝,定干短截高度以25~30厘米为宜,方法是选定中央延长枝和主枝,进行短截处理。春芽萌发前,对老熟的秋冬梢进行摘顶或短截,剪除未老熟的秋冬梢、冻害枝梢、枯枝、病枝等,统剪统放、统放统防。对过密枝群作适当疏剪,内膛枝和树冠中下部较弱的枝一般均应保留,疏除所有花蕾,以利尽快扩大树冠。短截延长枝时应通过选留剪口芽来调整延伸的方向和角度。

初挂果树——初挂果树应以继续培养树冠、平衡树势为目标。春季修剪以短截和疏剪相结合,采取上重下轻、外重内轻修剪,促发新枝。可适当疏除徒长春梢和树冠中、上部枝梢的花蕾,留下部花结果。

盛果树——依据“通风透光、合理负载”的原则进行修剪,平衡树势,促进优质稳产。春季修剪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修剪在气温回升后进行(也叫花前粗修剪)。主要疏除果蒂枝、干枯枝、密生枝、交叉枝、病虫枝,回缩或短截长果枝。对树冠郁闭的应适当“开天窗、去大枝”。对衰弱树应适当短截重剪,促发新梢,恢复树势。第二次花期修剪,主要短截过长花蕾枝,疏除5厘米以下的无叶花枝和畸形花露头花、密生花枝、春梢丛生芽。对当年抽出的新梢疏除2~3条,对留作后备枝的春梢在长至7片叶进行摘心,以减少第2次生理落果,促发早秋梢。

3、药剂清园,压低基数 重点防治红蜘蛛,压低虫口基数,喷施周到,减轻病源。

推荐配方:矿物油+阿维菌素+代森锰锌!如果青苔较重的园子,可用矿物油+乙蒜素!

4、开沟翻土、补充有机质

开沟翻土等可以放在修剪打药后,也属于清园的一部分,目的在于破坏地下害虫的卵、蛹,同时清除果园中杂草。冬季没有进行土壤翻耕的,在根系开始萌动之前,可结合翻土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透气,促发新根,提高根系活力。

注意事项:

对于幼树,可实行土壤浅翻。避免过度翻耕,伤害柑橘根系;深翻后及时覆土,温度低时,可适当覆盖,防止透风冻根伤树。

(三)、肥水管理

1、施足春肥

春季柑橘树抽梢开花需要较多的养分供给,要施足肥,以达到促根壮芽的目的。一般春芽萌发前1-2周左右施催芽促梢肥。由于柑橘采后,营养亏缺,土温较低,结果柑橘新根大量生长迟于春梢生长,吸收肥水量小,还需叶面喷施作为补充。

幼树——上年秋季定植成活的幼树,施肥应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1-2年生的幼树以叶面喷施微肥为主,地面施肥为辅。春梢萌发前,可开沟淋施一次微生菌肥,以促进春梢萌发和根系生长。

成年树——成年树开花前需要大量的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结果树芽前肥以氮为主,适当搭配磷钾肥。若上年结果量较少,树体生长中庸的可少施或不施;如果上年结果多,而采果肥未施或施得较少的树,芽前肥一定要施。施用的方法采用冲施微生物菌肥+高氮或平衡肥。由于春季土壤温度低,柑橘根系活动不强,可进行根外喷施相应的微肥。

老年树——老年树的特点是多以春梢为主要结果枝,因此应增加芽前肥的用量,促发春梢为下一年结果奠定基础,肥料亦以氮肥为主,搭配磷、钾肥。

注意事项:

速效化肥一次不宜施得过多,以防春季伤根。除了促梢肥外,谢花肥同样重要。注意及时施用,以达到保花保果的目的。春季使用叶面肥,其浓度是先低,然后逐渐升高。

2、水分管理

柑橘在遇到干旱时期,如果在萌芽、开花前后出现旱情,要及时灌水。在雨季来临之前,山地柑橘园疏理背沟,平地果园疏理厢沟,保证排水顺畅,预防根系因积水而腐烂。

注意事项:

春季多雨,柑橘园的排水很重要,特别是水田改种的橘园,如果根部积水,其根系会渐渐发霉、黄化、枯枝、落花、落果,严重时,有的树木还会死亡。积水后具体补救措施有:①清除积水,疏松土壤。晾根1-2天,让多余的水分蒸发,使根系通气。②施用生根剂,促发新根;树冠喷施微肥+芸苔素,提升树体营养,恢复健康状态。③进行修剪,把弱枝和枯枝都剪掉,摘除花朵和幼果,保证树木能成活;树冠喷药,防治病害(如炭疽病等)。

三、本月重点防治病虫害

(一)主要病害

1、砂皮病(树脂病)

干货: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术要点


干货: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术要点


发病条件:降雨诱发孢子的形成,飞散和萌发,多雨高湿易发病,老龄园、枯枝多密植园,整枝修剪差,偏施氮肥的柑橘园发病。

2、炭疽病


干货: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术要点


干货: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术要点


干货: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术要点


发病条件:

1、气候因子,该病菌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1-28℃,一般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发生较多,故在夏、秋梢发病较多。

2、栽培管理,该病与栽培管理关系甚为密切。管理粗放或管理措施不合理,树势衰弱则发病较重。相反,管理合理,树势健壮,发病较轻。

3、品种感病性,该病菌能为害多种芸香科植物,相对而言,甜橙、椪柑、贡柑、柠檬、温州蜜柑、年桔等发病较重。

3、脂点黄斑病

脂点黄斑病也叫黄斑病、脂斑病,在柑橘、柚子上多发,特别是受过冻害,树龄偏高,树势弱的果园发病严重。受害时引起大量落叶,果实品质下降。

干货: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术要点


干货: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术要点


发病条件

该病原菌大多数以菌丝体在树上病叶或落地的病叶中越冬,也可在树枝上越冬。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适宜温度为25~30℃。由于在4~9月落地病叶均可产生子囊抱子引起初侵染,因此春、夏、秋梢叶片均可受害。

每年6-7月是侵染的主要季节,发病的高峰期在9-10月。 4、疮痂病

干货: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术要点


干货: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术要点


干货: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术要点

发病条件:

不同柑橘类型和品种的抗病性差异很大,一般宽皮柑橘和柠檬类比较容易感病,杂柑和柚类次之,甜橙类则很抗病。

疮痂病菌只侵染感病品种的幼嫩组织,初抽出来的新梢幼叶尚未展开前及刚落花后的幼果最易感病,随着组织的老熟,感病性也随之下降。

温度和湿度对疮痂病的发生流行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发病的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为20~28℃。在浙江等橘区,疮痂病以对幼果的为害最重,春梢的发病情况在不同年份间有很大差异。温度偏低是限制春梢发病程度的关键因素。

注意事项:

此病在发病初期易与柑桔溃疡病相混淆,这两种病害在叶片上的症状,主要区别是:溃疡病病斑表里穿破,呈现于叶的两面,病斑较圆,中间稍凹陷,边缘显著隆起,外圈有黄色晕环,中间呈火山口状裂开,病叶不变形。疮痂病病斑仅呈现于叶的一面,一面凹陷,一面突起,叶片表里不穿破。病斑外围无黄色晕环,病叶常变畸形。

5、褐斑病


干货: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术要点


发生规律:

一般在3月下旬开始发生,春末夏初为盛发期,最适温度为22-28℃,排水不良、树势衰弱、树体伤口较多的果园发生严重。

以上病害主要防治措施

八字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保持树势健壮,增强抵抗力。

特别对树势弱、历年发病重的老树,应增施有机质肥料,配合使用微生物菌肥、黄腐酸、生根剂等,使树势健壮,提高抗病力。同时做到树冠通风透光,疏密有度。

2、全面细致做好清园工作,清除田间菌源。

结合整形修剪,疏除大枝和病虫枝。收集病叶、病枝、病果、落叶、修剪枝叶等,集中深埋,以减少病源。

3、药剂防治。

推荐药剂:苯甲.吡唑、苯甲.噻霉酮、

吡唑.甲硫、代森锰锌、健氟菌.氟环唑、春雷.壬菌铜等。

(二)、主要虫害

1、红、黄蜘蛛

干货: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术要点


发生规律:

日平均温度偏高,雨量偏少,日照时数多时,有利于红、黄蜘蛛的发生。若3月份出现7天平均最高温度达20℃~25℃,旬降水量少于10mm,又常有干燥风时,则有大发生的可能。建议从3月开始,每10-15天调查一次,每片叶子上的越冬虫口数超过1头以上时,应注意加强防治。

防治方法:

在这个时段,当橘园春梢芽长1-2厘米时,必须抓好喷施第一次农药,把红、黄蜘蛛杀灭在大发生前。

推荐药剂:阿维.乙螨唑、联肼.螺螨酯、阿维.螺螨酯、矿物油等。

2、花蕾蛆


干货: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术要点


发生规律:

花蕾蛆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出土盛期为3月下旬到4月中旬。柑橘现蕾初期至花谢初期,在阴雨天多的情况下,有利于花蕾蛆的大发生。

建议在3月上中旬,开展防治工作,此时效果较好。

防治方法:

防治花蕾蛆,最有效的方法为中耕翻土配合地面喷药。花蕾初期,萼片开始裂开时为最佳时期,药剂可选择毒死蜱、辛硫磷颗粒剂等。若地面施药误时,应在花蕾蛆大量产卵前的关键时期,树冠喷药补救

推荐药剂:氯氰菊酯、毒死蜱等。

4、蓟马

干货: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术要点


干货: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术要点


发生规律:

蓟马主要为害柑橘的嫩叶、嫩枝、花器和幼果等。3-4月份开始活动,一年发生5-6代,对新梢和花果为害很大。

建议在柑橘开花初期开始,用放大镜检查花和果实萼片附近的蓟马数量,每周一次。发现有超过5%的花或幼果有虫时,立即喷药防治。虫口密度大的,隔5-7天喷一次,可加上有机硅助剂,效果更佳。

防治方法:

花朵即将绽放、谢花大半时必须用蓟马药,这两个时间节点对果实商品性非常重要。

推荐药剂:阿维.噻虫嗪、啶虫脒、乙基多杀菌素等。

5、木虱


干货: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术要点



发生规律:

木虱一年中的代数与柑橘抽发新梢次数有关,3月下旬越冬虫代开始产卵,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5月上旬成虫开始出现。若虫盛虫期出现在4-9月,春梢主要遭受越冬代的为害。

由于存在柑橘木虱的地方,但凡是遇到梢期必有木虱出现,所以防治不是季节性的,而是周年性的,切记!

防治方法:

做好春冬季的清园工作,是降低木虱虫口基数的关键所在,在各梢期,要统一修剪放梢并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推荐药剂:定秀、吡虫啉、毒死蜱等。

6、蚜虫

干货: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术要点


发生规律:

橘蚜每年发生20个世代以上,繁殖的适气温为24~27℃,在春夏之交时数量多,夏季高温对其不利,晚春和晚秋繁殖盛。蚜虫是柑桔新梢的害虫,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新梢嫩叶上吮吸汁液,被害的新梢嫩叶卷曲、皱缩,节间缩短,不能正常伸展,严重时嫩梢枯萎,引起幼果脱落及大量新梢无法抽出,不但当年减产,还会影响翌年产量,蚜虫排泄的“蜜露”能诱发烟煤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桔蚜还是柑桔衰退病的传播媒介。

防治方法:

一般蚜虫大多在柑橘的幼嫩部分,因此可通过及时抹梢办法,降低虫口基数的目的。冬季修剪时,对被害枝及有蚜虫枝可以给予剪除,结合冬季清园刮杀枝干上的越冬虫卵。利用瓢虫等天敌生物进行防治。药剂防治可选用:啶虫脒、毒死蜱、阿维.噻虫嗪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