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術要點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是柑橘新梢萌動,開花坐果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果園一年管理的關鍵時期。

春梢期是預防許多柑桔病蟲害最重要、最有效的時期,能起到壓前控後、事半功倍效果。

一、物候期

節氣:驚蟄(3.5) 春分(3.21)

生育節點:花芽分化期、春梢期

二、主要農事活動

(一)採果

科學採收首先要適時,做到果面基本轉黃、果實較硬時開始採收。久雨或大雨之後,最少間隔1天才開始採果;採果要做到先熟先採,弱樹先採,分批採收,儘量提早採收,也有利於採後樹勢恢復,促進花芽分化。採果要用採果剪採果,做到一果二剪,第一剪從樹上帶3葉剪下,等於結合對柑橘結果枝進行了頂端修剪一樣。第二剪齊果柄剪平。這樣做既可減少傷口果,又可防止春梢叢發,收到採果,修剪一箭雙鵰的效果。

(二)清園

清園的作用:

1、降低越冬蟲口基數;

2、消除病害的病原菌。

清園四部曲:

1、及時灌肥,恢復樹勢 由於去冬少雨,土壤溼度低,建議採後施肥以速效性衝施肥為主。

2、修枝整形,清除病源

春季整形修剪利於優化樹體結構,調節光照,合理分配養分,平衡樹勢,提高產量,便於接下來的管理。

幼樹——幼樹應以培養樹形、擴大樹冠為目標。修剪以輕剪為主,主要是幼樹定乾和培養主枝,定幹短截高度以25~30釐米為宜,方法是選定中央延長枝和主枝,進行短截處理。春芽萌發前,對老熟的秋冬梢進行摘頂或短截,剪除未老熟的秋冬梢、凍害枝梢、枯枝、病枝等,統剪統放、統放統防。對過密枝群作適當疏剪,內膛枝和樹冠中下部較弱的枝一般均應保留,疏除所有花蕾,以利儘快擴大樹冠。短截延長枝時應通過選留剪口芽來調整延伸的方向和角度。

初掛果樹——初掛果樹應以繼續培養樹冠、平衡樹勢為目標。春季修剪以短截和疏剪相結合,採取上重下輕、外重內輕修剪,促發新枝。可適當疏除徒長春梢和樹冠中、上部枝梢的花蕾,留下部花結果。

盛果樹——依據“通風透光、合理負載”的原則進行修剪,平衡樹勢,促進優質穩產。春季修剪分兩次進行。第一次修剪在氣溫回升後進行(也叫花前粗修剪)。主要疏除果蒂枝、乾枯枝、密生枝、交叉枝、病蟲枝,回縮或短截長果枝。對樹冠鬱閉的應適當“開天窗、去大枝”。對衰弱樹應適當短截重剪,促發新梢,恢復樹勢。第二次花期修剪,主要短截過長花蕾枝,疏除5釐米以下的無葉花枝和畸形花露頭花、密生花枝、春梢叢生芽。對當年抽出的新梢疏除2~3條,對留作後備枝的春梢在長至7片葉進行摘心,以減少第2次生理落果,促發早秋梢。

3、藥劑清園,壓低基數 重點防治紅蜘蛛,壓低蟲口基數,噴施周到,減輕病源。

推薦配方:礦物油+阿維菌素+代森錳鋅!如果青苔較重的園子,可用礦物油+乙蒜素!

4、開溝翻土、補充有機質

開溝翻土等可以放在修剪打藥後,也屬於清園的一部分,目的在於破壞地下害蟲的卵、蛹,同時清除果園中雜草。冬季沒有進行土壤翻耕的,在根系開始萌動之前,可結合翻土施用生物有機肥和微生物菌肥,有利於改善土壤結構,使土壤疏鬆透氣,促發新根,提高根系活力。

注意事項:

對於幼樹,可實行土壤淺翻。避免過度翻耕,傷害柑橘根系;深翻後及時覆土,溫度低時,可適當覆蓋,防止透風凍根傷樹。

(三)、肥水管理

1、施足春肥

春季柑橘樹抽梢開花需要較多的養分供給,要施足肥,以達到促根壯芽的目的。一般春芽萌發前1-2周左右施催芽促梢肥。由於柑橘採後,營養虧缺,土溫較低,結果柑橘新根大量生長遲於春梢生長,吸收肥水量小,還需葉面噴施作為補充。

幼樹——上年秋季定植成活的幼樹,施肥應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則。1-2年生的幼樹以葉面噴施微肥為主,地面施肥為輔。春梢萌發前,可開溝淋施一次微生菌肥,以促進春梢萌發和根系生長。

成年樹——成年樹開花前需要大量的氮、磷、鉀及各種微量元素。結果樹芽前肥以氮為主,適當搭配磷鉀肥。若上年結果量較少,樹體生長中庸的可少施或不施;如果上年結果多,而採果肥未施或施得較少的樹,芽前肥一定要施。施用的方法採用衝施微生物菌肥+高氮或平衡肥。由於春季土壤溫度低,柑橘根系活動不強,可進行根外噴施相應的微肥。

老年樹——老年樹的特點是多以春梢為主要結果枝,因此應增加芽前肥的用量,促發春梢為下一年結果奠定基礎,肥料亦以氮肥為主,搭配磷、鉀肥。

注意事項:

速效化肥一次不宜施得過多,以防春季傷根。除了促梢肥外,謝花肥同樣重要。注意及時施用,以達到保花保果的目的。春季使用葉面肥,其濃度是先低,然後逐漸升高。

2、水分管理

柑橘在遇到乾旱時期,如果在萌芽、開花前後出現旱情,要及時灌水。在雨季來臨之前,山地柑橘園疏理背溝,平地果園疏理廂溝,保證排水順暢,預防根系因積水而腐爛。

注意事項:

春季多雨,柑橘園的排水很重要,特別是水田改種的橘園,如果根部積水,其根系會漸漸發黴、黃化、枯枝、落花、落果,嚴重時,有的樹木還會死亡。積水後具體補救措施有:①清除積水,疏鬆土壤。晾根1-2天,讓多餘的水分蒸發,使根系通氣。②施用生根劑,促發新根;樹冠噴施微肥+蕓薹素,提升樹體營養,恢復健康狀態。③進行修剪,把弱枝和枯枝都剪掉,摘除花朵和幼果,保證樹木能成活;樹冠噴藥,防治病害(如炭疽病等)。

三、本月重點防治病蟲害

(一)主要病害

1、砂皮病(樹脂病)

乾貨: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術要點


乾貨: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術要點


發病條件:降雨誘發孢子的形成,飛散和萌發,多雨高溼易發病,老齡園、枯枝多密植園,整枝修剪差,偏施氮肥的柑橘園發病。

2、炭疽病


乾貨: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術要點


乾貨: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術要點


乾貨: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術要點


發病條件:

1、氣候因子,該病菌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1-28℃,一般在高溫多溼的條件下發生較多,故在夏、秋梢發病較多。

2、栽培管理,該病與栽培管理關係甚為密切。管理粗放或管理措施不合理,樹勢衰弱則發病較重。相反,管理合理,樹勢健壯,發病較輕。

3、品種感病性,該病菌能為害多種芸香科植物,相對而言,甜橙、椪柑、貢柑、檸檬、溫州蜜柑、年桔等發病較重。

3、脂點黃斑病

脂點黃斑病也叫黃斑病、脂斑病,在柑橘、柚子上多發,特別是受過凍害,樹齡偏高,樹勢弱的果園發病嚴重。受害時引起大量落葉,果實品質下降。

乾貨: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術要點


乾貨: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術要點


發病條件

該病原菌大多數以菌絲體在樹上病葉或落地的病葉中越冬,也可在樹枝上越冬。生長的溫度範圍為10~35℃,適宜溫度為25~30℃。由於在4~9月落地病葉均可產生子囊抱子引起初侵染,因此春、夏、秋梢葉片均可受害。

每年6-7月是侵染的主要季節,發病的高峰期在9-10月。 4、瘡痂病

乾貨: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術要點


乾貨: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術要點


乾貨: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術要點

發病條件:

不同柑橘類型和品種的抗病性差異很大,一般寬皮柑橘和檸檬類比較容易感病,雜柑和柚類次之,甜橙類則很抗病。

瘡痂病菌只侵染感病品種的幼嫩組織,初抽出來的新梢幼葉尚未展開前及剛落花後的幼果最易感病,隨著組織的老熟,感病性也隨之下降。

溫度和溼度對瘡痂病的發生流行都有決定性的影響。發病的溫度範圍為15~30℃,最適為20~28℃。在浙江等橘區,瘡痂病以對幼果的為害最重,春梢的發病情況在不同年份間有很大差異。溫度偏低是限制春梢發病程度的關鍵因素。

注意事項:

此病在發病初期易與柑桔潰瘍病相混淆,這兩種病害在葉片上的症狀,主要區別是:潰瘍病病斑表裡穿破,呈現於葉的兩面,病斑較圓,中間稍凹陷,邊緣顯著隆起,外圈有黃色暈環,中間呈火山口狀裂開,病葉不變形。瘡痂病病斑僅呈現於葉的一面,一面凹陷,一面突起,葉片表裡不穿破。病斑外圍無黃色暈環,病葉常變畸形。

5、褐斑病


乾貨: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術要點


發生規律:

一般在3月下旬開始發生,春末夏初為盛發期,最適溫度為22-28℃,排水不良、樹勢衰弱、樹體傷口較多的果園發生嚴重。

以上病害主要防治措施

八字方針: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1、加強栽培管理,保持樹勢健壯,增強抵抗力。

特別對樹勢弱、歷年發病重的老樹,應增施有機質肥料,配合使用微生物菌肥、黃腐酸、生根劑等,使樹勢健壯,提高抗病力。同時做到樹冠通風透光,疏密有度。

2、全面細緻做好清園工作,清除田間菌源。

結合整形修剪,疏除大枝和病蟲枝。收集病葉、病枝、病果、落葉、修剪枝葉等,集中深埋,以減少病源。

3、藥劑防治。

推薦藥劑:苯甲.吡唑、苯甲.噻黴酮、

吡唑.甲硫、代森錳鋅、健氟菌.氟環唑、春雷.壬菌銅等。

(二)、主要蟲害

1、紅、黃蜘蛛

乾貨: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術要點


發生規律:

日平均溫度偏高,雨量偏少,日照時數多時,有利於紅、黃蜘蛛的發生。若3月份出現7天平均最高溫度達20℃~25℃,旬降水量少於10mm,又常有乾燥風時,則有大發生的可能。建議從3月開始,每10-15天調查一次,每片葉子上的越冬蟲口數超過1頭以上時,應注意加強防治。

防治方法:

在這個時段,當橘園春梢芽長1-2釐米時,必須抓好噴施第一次農藥,把紅、黃蜘蛛殺滅在大發生前。

推薦藥劑:阿維.乙蟎唑、聯肼.螺蟎酯、阿維.螺蟎酯、礦物油等。

2、花蕾蛆


乾貨: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術要點


發生規律:

花蕾蛆越冬幼蟲化蛹羽化出土盛期為3月下旬到4月中旬。柑橘現蕾初期至花謝初期,在陰雨天多的情況下,有利於花蕾蛆的大發生。

建議在3月上中旬,開展防治工作,此時效果較好。

防治方法:

防治花蕾蛆,最有效的方法為中耕翻土配合地面噴藥。花蕾初期,萼片開始裂開時為最佳時期,藥劑可選擇毒死蜱、辛硫磷顆粒劑等。若地面施藥誤時,應在花蕾蛆大量產卵前的關鍵時期,樹冠噴藥補救

推薦藥劑:氯氰菊酯、毒死蜱等。

4、薊馬

乾貨: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術要點


乾貨: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術要點


發生規律:

薊馬主要為害柑橘的嫩葉、嫩枝、花器和幼果等。3-4月份開始活動,一年發生5-6代,對新梢和花果為害很大。

建議在柑橘開花初期開始,用放大鏡檢查花和果實萼片附近的薊馬數量,每週一次。發現有超過5%的花或幼果有蟲時,立即噴藥防治。蟲口密度大的,隔5-7天噴一次,可加上有機硅助劑,效果更佳。

防治方法:

花朵即將綻放、謝花大半時必須用薊馬藥,這兩個時間節點對果實商品性非常重要。

推薦藥劑:阿維.噻蟲嗪、啶蟲脒、乙基多殺菌素等。

5、木蝨


乾貨: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術要點



發生規律:

木蝨一年中的代數與柑橘抽發新梢次數有關,3月下旬越冬蟲代開始產卵,4月中下旬開始孵化,5月上旬成蟲開始出現。若蟲盛蟲期出現在4-9月,春梢主要遭受越冬代的為害。

由於存在柑橘木蝨的地方,但凡是遇到梢期必有木蝨出現,所以防治不是季節性的,而是週年性的,切記!

防治方法:

做好春冬季的清園工作,是降低木蝨蟲口基數的關鍵所在,在各梢期,要統一修剪放梢並及時做好防治工作。

推薦藥劑:定秀、吡蟲啉、毒死蜱等。

6、蚜蟲

乾貨:蒲江柑桔3月管理技術要點


發生規律:

橘蚜每年發生20個世代以上,繁殖的適氣溫為24~27℃,在春夏之交時數量多,夏季高溫對其不利,晚春和晚秋繁殖盛。蚜蟲是柑桔新梢的害蟲,以成蟲和若蟲群集在新梢嫩葉上吮吸汁液,被害的新梢嫩葉捲曲、皺縮,節間縮短,不能正常伸展,嚴重時嫩梢枯萎,引起幼果脫落及大量新梢無法抽出,不但當年減產,還會影響翌年產量,蚜蟲排洩的“蜜露”能誘發煙煤病,影響葉片光合作用,桔蚜還是柑桔衰退病的傳播媒介。

防治方法:

一般蚜蟲大多在柑橘的幼嫩部分,因此可通過及時抹梢辦法,降低蟲口基數的目的。冬季修剪時,對被害枝及有蚜蟲枝可以給予剪除,結合冬季清園刮殺枝幹上的越冬蟲卵。利用瓢蟲等天敵生物進行防治。藥劑防治可選用:啶蟲脒、毒死蜱、阿維.噻蟲嗪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