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點多,五年級男生房間透出亮光,媽媽推門一看氣炸!

中小學期末考結束,一大群孩子開始放飛,玩電腦、看電視、玩遊戲……總之,電子產品玩得根本停不下來。

最近,一位武漢的家長出了個狠招,把家裡所有電子產品都沒收,裝進揹包,自己走哪背哪,目的只有一個:讓娃遠離!

凌晨4點多,五年級男生房間透出亮光,媽媽推門一看氣炸!

結果不小心,揹包丟在了地鐵上。地鐵工作人員調集了周圍的監控錄像,好不容易找到了這位失主葉女士。

每天揹著二十多斤家當出門,都是為了防止熊孩子在家玩樂。

這兩天放假了,12歲的兒子經常待在家裡,為了防止他在家沉迷電子遊戲,葉女士沒收了遊戲機、平板電腦、手機、電子手錶等全部電子產品。

這些東西放在家裡孩子肯定能找到,所以她就找了個揹包,裝好,隨身攜帶!就差把電腦也背出來了。

葉女士還說,這方法看著笨,但卻是經過實踐總結的最佳辦法。以前,她還試過只背路由器出門,可到家發現熊孩子連單機遊戲也能玩半天。

索性把可娛樂的設備全掃光,作業的完成率才是最高的。

家長使出這招,也算是“被逼無奈”了。

期末考一結束,初中學生在便利店裡打遊戲

孩子一放假,很容易報復性反彈,瘋玩遊戲,這也是不少家長最擔心的事情。杭州熱點公辦小學的一個五年級男生,考完試當晚,就拎著手提電腦去同學家,組隊玩遊戲了。

孩子愛打遊戲,如果只是放鬆一下,很多家長都會允許。就怕沉迷起來,上癮,就難戒了。

有位爸爸最近很頭疼,他說寒假裡已經定好出遊計劃,準備帶兒子出去玩幾天,放鬆一下。誰知道兒子聽了幾句,直接拒絕,說:“不想出去玩,不如把時間留給我,我要和朋友打遊戲。”爸爸簡直是急火攻心!

組隊打遊戲的學生,可不止這一兩個人。

一位初中班主任吳老師表示,考完試後,她抱著一沓卷子下樓,前面走著兩三名男生,正相約打遊戲。

一個說晚上8點上線,另一個說不行,媽媽還沒睡,只能約在10點。

接下來,還討論了遊戲裝備、戰術等話題。兩三人談得非常投入,根本沒有發現有老師走在後面。

吳老師說,前兩天有位學生家長來和她訴苦,期末考前,她兒子說一個人複習沒氛圍,要和同小區的同學一起復習,誰知道臨走前悄悄帶走筆記本電腦。

家長髮現了,擔心兒子玩遊戲,就在家附近找起來。找到第三個便利店時,抓到戴著耳機正在打遊戲的兒子,回家一頓打。

“這個家長說到一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她說抓到兒子在玩遊戲時,一巴掌拍在他頭上。兒子抬眼看了她一下,又低頭,目光直直地看著屏幕,就像沒發生這件事一樣。

吳老師說,這麼沉迷遊戲,課堂上又能有多專心?成績自然也是一言難盡。

玩遊戲太厲害,有男生被禁用平板電腦一年

初中生玩網絡遊戲,小學高段的孩子玩手機遊戲比較多。有的娃連做夢說夢話,都要玩遊戲。

一位小學四年級家長髮朋友圈說:“兒子說夢話,喊著3號快點,快點。問他在幹嗎,說是玩吃雞遊戲!”

前兩天,網上還有個笑話,說遊戲玩家在抱怨網速慢了,猜測是不是熊孩子放假,開始聯網玩遊戲了?

不過,不管是什麼遊戲,家長們都視如洪水猛獸,據說每家都要為此鬥智鬥勇幾個回合。

四年級男生豆豆,和同學之間為了相互問作業,央求父母申請微信號,建起微信群。

“平時,大家在群裡問問作業,也還方便。有次豆豆@一個男生,有人跳出來說,‘別@了,他一年之內都不會有任何回覆的’。

原來,這個男生用平板電腦玩遊戲太多,被媽媽禁用一年。”豆豆媽媽說,後來這個群名被熊孩子改成“吃雞群”,她覺得不好,就“勒令”兒子退了群。

為了防孩子多玩平板電腦,有位媽媽說,平板電腦藏在哪裡,都能被娃找到,最後只能不斷改密碼。

但是有啥用?改過幾次,孩子都能破解開。據說是關注一個公眾號,就能幫助破解。唉,現在只能全憑信任了,玩之前約法三章。不過,確實有點大禹治水的感覺了,堵不如疏,現在玩平板電腦的時間控制得還行。”

凌晨4點多,五年級男生房間透出亮光,媽媽推門一看氣炸!

五年級男生偷偷玩了一夜手機

期末考緊了一段時間,一鬆下來,不少孩子會控制不住自己。

前晚,五年級男生皓皓就偷偷在被窩裡刷了一夜手機。媽媽簡直氣炸了。

皓皓在一所公辦小學讀五年級,平時就愛擺弄手機,一個不注意,就摸著奶奶的手機鑽進衛生間,以上廁所之名,就能玩上十分鐘。

眼下到了寒假,更沒人管得了他,媽媽非常焦慮。

“就像新聞裡這位媽媽一樣,我把家裡的筆記本電腦鎖到辦公室,平板電腦擱到朋友家,叮囑爺爺奶奶的手機隨身放好。”

媽媽說,給兒子報了個寒假班,集訓一下英語,只是還有三天才上課。

萬萬沒想到,百密一疏!

臨睡前,媽媽走進皓皓房間,他正在看本故事書。“我和他說,看會就睡,不要熬夜。”媽媽說完去睡了,大概半夜11點,再去兒子房間看看,燈已經關了。

凌晨4點多,我因為晚飯吃太辣,肚子有點不舒服,去上廁所。路過兒子房間,發現門底下有亮光。推開門一看,簡直氣瘋了!被子拱起一個大包,他縮在裡面,正在玩一隻舊手機!”媽媽揪住兒子的耳朵,甩手痛打幾下。

凌晨4點多,五年級男生房間透出亮光,媽媽推門一看氣炸!

兒子這才招了,說在家無聊翻抽屜,找到一隻爸爸六七年前用過的手機,屏幕摔爛了一個角,電池也不好了。

他就偷偷找到個充電器,連著插座,玩起來。等到媽媽巡查過,他又悄悄爬起來玩。因為不能上網,就玩著手機自帶的小遊戲,玩了四五個小時……

一年級小男生連刷十集動畫片,看到凌晨3點

低齡的孩子不太沉迷遊戲,但是,也不會省心,他們會迷戀動畫片。

前幾天,有個一年級男生連刷十集動畫片,從晚上10點,看到凌晨3點。媽媽差點崩潰了。

“我兒子看的是動畫片《爆裂飛車》。上學時,週一到週五不允許他看電視,週末只能看半個小時。他很委屈,說同桌的學霸,看電視的時間都比他長。”

媽媽說,期末考結束後,兒子成績不錯,再加上平時表現也還好,就給他發個“福利”,允許看十集動畫片。

但是,讓媽媽懊惱的是,沒有講清楚,十集動畫片是分開看的。

到了晚上,兒子提出要求,要媽媽兌現諾言。母子倆看完一集,媽媽準備關電視,兒子不樂意了,說:“你答應我的,我要一次性看完,你沒有權利阻止我。”

被抓住“漏洞”,媽媽也沒辦法,考慮到承諾過,只得讓他看。

“小傢伙得意死了,在茶几上擺好了哈密瓜、香蕉、爆米花等一大堆零食、水果,樂呵呵地開始看了。看的過程中,還不時給我介紹下劇情,氣得我牙癢癢。”

媽媽說,熬到11點多,她太困了要去睡,交待兒子看完就上床。

凌晨快3點,小傢伙躡手躡腳鑽進我們的被窩,說自己床上冷。我一看,小傢伙眼睛都熬紅了。”第二天,兒子睡了個懶覺,醒了之後再沒提過看電視。

可能一次看傷了,不想再看吧。要是這樣,也算一件好事。”媽媽苦笑著說。

凌晨4點多,五年級男生房間透出亮光,媽媽推門一看氣炸!

話題:孩子為什麼依賴手機?

其實,孩子依賴手機的原因不盡相同:

社交型依賴。手機通訊錄裡有200個好友,微信朋友圈裡有300好友,QQ各種群裡面還有4000多好友,這麼強大的人脈關係讓孩子難以割捨。

遊戲型依賴。手機裡面的網絡遊戲特別多,在長期的戰鬥中積累下來的功勳和經驗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滿足。

娛樂型依賴。手機裡面好友不多,遊戲不多,全部都是電影、音樂、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馬,不想寫作業總想摸手機。

如果孩子特別依賴手機,作為家長,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屬於哪一類的,然後再對症下藥,找到應對方法。

一味禁止只會適得其反

家長應意識到:無論怎麼防,孩子對於電子科技產品的好奇心,是絕對不會減的!

即便我們在家裡禁止孩子接觸,孩子在學校、社會中也會早晚接觸到。

現在這個時代,手機、電腦作為生活的工具,跟剪刀、鉗子一樣,已經完全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將來也會更深刻地融入孩子們的生活中。如果我們把這麼一個生活的工具當成妖怪,一味禁止孩子接觸,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未必是好事。

另外,我們採用“圍堵”的方式把孩子跟手機隔離開,只會激化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對手機的興趣更濃厚,逮住機會就猛玩一通,更容易沉迷其中。那些嚴禁孩子玩手機的家庭,絕大多數都沒起到預期的效果。

所以,給孩子恰當的引導和規定,讓孩子正確地使用手機,才是最好的辦法!

與孩子制定智能手機使用協議

實踐證明,事先的約定比時候的懲罰效果更好也更容易實施,給大家提供一位媽媽給孩子做的手機使用協議,家長們可以參考制定。

孩子,現在你已經驕傲地成為一部智能手機的擁有者了。太棒了!你是一個優秀的、有責任心的14歲男孩,理應得到這份禮物。不過在接受這份禮物的同時,你還得遵守一些規章制度。

請把下面的使用合約從頭至尾讀一遍。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職責是把你培養成一個全面發展、身心健康、對社會有益的年輕人,從而能夠適應新技術且不被其左右。

如果你沒能遵守下列約定,我將終止你對這部手機的所有權。

第一點

這是我的手機,我付錢買的。我現在把它借給你用了,我是不是很偉大?

第二點

手機密碼必須要讓我知道。

第三點

如果電話鈴聲響了,就一定要接聽,因為這是一部電話。接起電話要說“你好”,要有禮貌。永遠不要因為來電顯示是“媽媽”或者“爸爸”,就故意不接。永遠不要這樣做。

第四點

週一至週五晚上7:30、週末晚上9:00,準時把手機交給我或你爸。我們會把手機關機,到第二天早上7:30再開機。如果你不願意給某個朋友家的座機打電話,因為他的父母可能會先接起電話,那就不要打,也不要用手機給他發短信。要聽從自己的直覺,尊重別人的家人,就好像我們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那樣。

第五點

手機不能帶到學校。你要學會與那些你用短信聯繫的人面對面地聊聊天,因為這是一種生活技能。如遇到只上半天課、外出參觀以及有課外活動等情況,可另行考慮。

第六點

如果手機掉進廁所、摔到地上或是不翼而飛,你得承擔更換零件的費用或負責維修。你可以使用自己的壓歲錢。這樣的事難免發生,你應當做好準備。

第七點

不要利用這個高科技產品說謊、愚弄或者欺騙他人。不要在電話裡說一些傷害他人的話。要做一個良友,或者乾脆遠離爭端。

第八點

遠離不良內容。用手機上網時,只能搜索和瀏覽那些可以坦然與我分享的信息。如果你對任何事情有疑問,可以找個人問問,最好是問我或者你爸。

第九點

在公共場合要把手機設成靜音,並收起來放好,尤其是在餐廳、電影院或者與另一個人交談的時候。你不是一個無禮的人,不要讓手機改變這一點。

第十點

不要發送或接收你或者其他任何人身體私密部位的圖片。不要笑。不要以為你很聰明,有一天也會被誘惑去做這樣的事。這有很大的風險,可能會毀掉你中學、大學乃至成年後的生活。這永遠是個壞主意。網絡空間浩瀚無邊,其力量遠比你想象的強大,你很難讓任何諸如此類的大事不留痕跡,包括壞名聲。

第十一點

不要無休止地拍照和錄像,沒有必要把一切都記錄下來。要用心體驗生活,這些生活經歷將會在你的記憶中永存。

第十二點

有的時候可以不帶手機出門,並且決定這麼做時要心無掛礙,不要覺得不安。手機不是活物,也不是你身上多長出來的東西,要學會拋開手機生活。不要總是生怕自己錯過了什麼,要讓自己的內心更強大。

第十三點

下載一些新潮的、古典的或者與眾不同的音樂,不要像你的無數同齡人那樣,全都聽一模一樣的歌。你們這一代人有著史上無人能及的便利條件,可以接觸各種各樣的音樂。好好利用這個優勢,開闊你的眼界。

第十四點

不要總盯著手機,抬起頭來,留意你周圍發生的事情,看看窗外,聽聽鳥鳴,散散步,和陌生人說說話。保持一顆好奇之心,不要總用谷歌尋找答案。

第十五點

假設有一天你把生活搞得一團糟,那時我會收回你的手機。我們會坐下來談心,然後再從頭開始。你和我都在不斷學習,我是站在你這邊的“隊友”,讓我們共同面對。我希望你能同意這些條款。以上所列舉的大部分告誡,不僅僅適用於這部手機,也適用於你的生活。

寒假了,你還有什麼讓娃遠離手機的秘訣

留言區都來分享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