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老村的社火表演(王小虎)

編者:社火,作為最古老的風俗,在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它來源於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對土地與火的崇拜,是遠古時期巫術和圖騰崇拜的產物,是古時候人們用來祭祀拜神進行的宗教活動。"社"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能驅邪避難。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萬事如意。

關中記憶 | 告別老村的社火表演(王小虎)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許多村子都遭到了拆遷。在這種歷史潮流的衝擊下,細柳鎮大羊村也被畫上了紅圈,面臨著拆遷。雖然經濟上能得到拆遷賠償,但上千年賴以生存養息的村民,對古老的村落卻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愫。因為這裡是他們的祖庭,老村是他們的根。人常說,故土難離。所以,即將離開祖祖輩輩生存養息的故土,面對即將逝去的村落,人們總覺得有鯁在喉,總覺得要表示點什麼,以祭拜即將逝去的老村。也許是受到古老文化傳承的啟發,春節一過就有人提出用一場社火來同村子作最後的告別。這個提議立刻得到了大家的響應。因為社火是全民參與的事情,這樣最能表達每個人的感情。

關中記憶 | 告別老村的社火表演(王小虎)

大羊村社火源遠流長,五年一小耍,十年一大耍。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陝軍四十二師師長馮欽哉喜歡看耍社火,海報貼出點名要看馮村大白楊的,不料卻被大羊村姚振祥當即揭榜。馮欽哉隨即下令,讓大羊村和馮村一起耍社火以決雌雄,比賽地點放在西安校場門。結果,大羊村的社火以裝扮乾淨利落,芯子高險奇巧,而且裝扮快變化快,令馮欽哉連連稱讚。當下,馮欽哉便親賜大羊村社火為“領頭羊”, 贈社旗八面,併為其題寫“西秦第一”四個大字。後來,大羊村、大吉村、高家堡、李家橋、蔡家堡、岳家堡6村聯耍,聲勢更加浩大,被譽為“西秦一枝花”。

現場表演

關中記憶 | 告別老村的社火表演(王小虎)

關中記憶 | 告別老村的社火表演(王小虎)

關中記憶 | 告別老村的社火表演(王小虎)

1948年春節期間,大楊村和大吉村因抬社火鬧了矛盾,從此每年見抬社火就打架。2000年的時候,抬社火打架還出了人命。所以,十幾年大羊村都沒耍過社火。但是,這次聯耍社火的提議立刻得到了大吉村、高家堡、李家橋幾個村子的積極響應,決定聯袂舉行最後一次演出。對於村民來說,也許是“最後一次”這幾個字打動了他們,也許是十多年沒抬社火的壓抑需要釋放,村民們紛紛響應。我在大羊村社火指揮部的牆上看到貼著好幾張大紅紙,上面密密麻麻寫著為這次為耍社火捐錢人的名字,有上萬的,有幾千的,也有數百的。在村民的支持下,聯耍社火很快就籌備停當,日子定在正月19、20兩天。到了耍社火的日子,大羊村不管是在外上班的還是打工的,還有嫁出去的姑娘女子,都紛紛趕回村子參與到耍社火的隊伍中。

關中記憶 | 告別老村的社火表演(王小虎)

關中記憶 | 告別老村的社火表演(王小虎)

我對大羊村的社火也是早有耳聞,特別是聽說是最後一次演出,就更感興趣。正月十九一大早,我就坐車去了大羊村。離村子還有一兩站路的時候,車子就已經擁堵開不動了,我只好下來步行。等快到村子的時候,大路上看熱鬧的人已經像潮水一樣,從四面八方奔湧而來。我還沒到表演場地,就看到彩旗飄飄,鑼鼓陣陣,社火已經耍開了。等我擠進人群,正好大羊村的社火過來了。他們的社火果然名不虛傳,碩大的門旗在車上高高掛起,接著是彩旗儀仗隊和鑼鼓隊,緊隨其後的是長長的社火巡演隊伍,非常壯觀和震撼人心。大羊村聯耍社火主要以芯子為主,這是頗費時間和精力的,而且需要絕妙的構思。這種芯子最少兩層多則三四層,主要以戲劇情節和出場人物的多少來定,高約上十米。像他們抬出的芯子《仙女觀燈》分為三層,人物就有六個,疊羅漢一般。而《真假牡丹》卻以奇巧制勝。雖然芯子只有兩層四個人,但卻巧妙地運用竹梢托起頂層的兩人,讓人看著搖搖欲墜,觸目驚心。這種高、險、奇、巧的藝術構思讓我嘖嘖稱讚,也讓我大開眼界。

關中記憶 | 告別老村的社火表演(王小虎)

關中記憶 | 告別老村的社火表演(王小虎)

社火巡演要在場子轉兩圈。等第二圈轉過來的時候,看社火的人已經是裡三層外三層了,社火隊伍走得很慢。這時候,就看見彩旗方陣的旗手紛紛向社火圍攏過去,他們分別五六個人圈住芯子不斷地搖動著旗子。起初我感到很奇怪,想著可能是為扮社火的孩子驅趕飛蟲吧。這時旁邊一位上了年齡的婦女給我解釋說,那叫護社,是掩護社火更換內容,就是變花。她說以前這時候要放鴿子以轉移人們的注意力,同時人們搖著彩旗把芯子護得很嚴實,在觀看社火的眼皮底下就換了社火內容。也就是說話的功夫,等我一轉身,果不其然社火已經換了裝扮,變了內容。剛才還是李彥貴挑著擔子《賣水》,現在卻成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樓臺會》。眼前的一幕就像變魔術一樣,讓我暗暗稱奇。後來我才知道,這種叫作“換花”藝術手法就是大羊村社火的一大特色。大羊村社火另一特色就是青花瓷做的“碟花”和“吊碗花”。在他們耍社火的隊伍中,用車分別拉著兩座亭子,即“文亭”和“武亭”。在“文亭”額簷和兩邊分別綴著“碟花”和“吊碗花”。這種民間傳統手工藝是大羊村獨創的,和寺坡村的添碟子有著同工異曲之妙。他們用大小不同的青器黏疊在一起,形成層次分明的花瓣,很有藝術觀賞性。

關中記憶 | 告別老村的社火表演(王小虎)

關中記憶 | 告別老村的社火表演(王小虎)

關中記憶 | 告別老村的社火表演(王小虎)

關中記憶 | 告別老村的社火表演(王小虎)

大羊村最後一次社火表演無疑是非常成功。但是,我在社火表演現場也不時聽到人們議論,說是大羊村馬上拆遷了,這是他們最後一次表演,以後這個村的社火就看不到了,語氣中無不帶著遺憾和惋惜。所以,我覺得大羊村這場社火,他們既是娛樂也很莊重,既是愉悅也很沉痛。他們和大吉村幾十年來每逢耍社火就要打架,但是這次卻沒有爭鬥,更沒有打架。他們心裡有的只是共襄盛舉,圓滿完成這次收官之作。他們要以這次盛大的演出向老村告別,向老村致敬,以表達村民們的感恩之情。

關中記憶 | 告別老村的社火表演(王小虎)

作者

關中記憶 | 告別老村的社火表演(王小虎)

王小虎,陝西省作協會員、長安文學藝術研究會名譽副會長、長安油畫院藝術顧問,有近百篇散文、小說發表於《西安日報》《西安晚報》《長安開發》《秦嶺》等多種報刊雜誌,報告文學《獨臂愚公》獲《人民文學》優秀獎,出版有散文集《映日荷花別樣紅》和長篇小說《別把村官不當幹部》各一部。

關中記憶 | 告別老村的社火表演(王小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