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人】東風日產體系之錨與戰略之矛


【汽車人】東風日產體系之錨與戰略之矛

穩是結果,變是過程,不管即將來臨的變革有多劇烈、多顛覆,競爭終究會回到“基本面”。“基本面”無疑指的是“技術和文化”,即其“戰略雙核”。戰略是刺破局面的矛,而體系則充當定力的錨。

年終車市肅殺的氣氛下,東風日產則表現得一如既往地穩健。其銷量連續4年超過100萬輛。2018年全年累計批發1169042輛、累計零售1166696輛,同比增幅5.2%和3.9%。數據精確到“一輛車”,其謹慎、細緻的工作態度可見一斑。

【汽車人】東風日產體系之錨與戰略之矛

數字貌似有點保守,但在車市整體下跌2.8%、市場中堅的SUV一度下跌兩位數的背景下,東風日產的穩定性就被凸顯出來。

今年1月,東風日產終端銷量100190輛(不含進口車),同比增長2.1%,保持了以往的穩健。

2018年,東風日產的專營店網點達到802家,EV專區建設覆蓋34個城市。更穩健的是,在全國覆蓋率達到92%。東風日產並未將銷售端一股腦地部署在購買力更強的1、2線城市,在3、4、5線城市保持象徵性“點存在”。這和管理層堅持長期佈局規劃的策略一致,在市場動盪的時候,佈局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銷量穩定性。

【汽車人】東風日產體系之錨與戰略之矛

2018年8月27日,東風日產成了第四家達成1000萬輛累計產量的主機商,花了15年,歷時最短。東風日產從沒有提過“跨越式發展”或者“大幹XX天”之類的目標,但其維繫長期發展動力綿綿不絕。如同高手過招,舉重若輕、貌似春雨無痕,直攖其鋒者卻覺得罡風撲面、摧堅折銳。

戰略索引

東風日產擁有強大的體系能力,從研發、商品企劃、生產、市場銷售到售後服務,各個領域是一個高效協作、高效運行的整體。這個強大的體系力確保了東風日產這艘大船的平穩前行。

【汽車人】東風日產體系之錨與戰略之矛

因此,不管大勢如何,東風日產保持了既定節奏,發展戰略執行到位。“定力”源於體系的力量,而體系服從於戰略,戰略則依賴於對未來市場趨勢的判斷。

這條邏輯鏈具有無可置疑的單向性。“尊重商業規律”貌似很簡單,但在“黑暗索敵”模式下,規律和趨勢並非標準答案,找到並相信自己找到的,在市場風雲變幻局面下不動搖,就需要一點定力和自信了。

在宣告“新四化”到來的《中國汽車藍皮書》發表之前,東風日產就已相信,汽車早晚會作為移動出行的終端,價值重心將從出行工具轉向搭載的附加價值——智能化、互聯化。在這個前提下,需要判斷未來5年內,智能化和互聯化達到什麼程度,汽車就作為一個連接點,將車上、車下生活聯繫起來。汽車扮演的角色將發生什麼變化?

【汽車人】東風日產體系之錨與戰略之矛

東風日產副總經理 陳昊

這其實就是戰略制訂的索引。東風日產副總經理陳昊給出了直截了當的答案:“東風日產未來五年只做一件事情,就是賣日產智行。”未來東風日產的新產品,將全面智能化,而智能化的內涵,將隨著技術進步逐漸升級。

變革與穩行

2015年達成百萬輛之後,東風日產就一直在持續致力於一個重大的變革,那就是體系力持續再造。2018年,通過先進創新技術,東風日產再造體系力,確保東風日產現在以及未來5年乃至更遠未來強大的競爭力。

去年,東風日產主動實行了重大組織結構變革,一口氣成立了4個全新部門:移動互聯部、新能源部、智聯開發部、客戶發展部。從部門名稱上就能一窺其戰略實施的脈絡。

【汽車人】東風日產體系之錨與戰略之矛

智能化成了“求變”的抓手。東風日產在生產研發體系上推行適應日產智行戰略結構,是體系服從於戰略的新例證。新成立的移動互聯部和智聯開發部,都納入到研發體系中,為生產端賦能。

日產智行(NIM)不是純粹的科技概念,而是代表東風日產品牌理念的實踐。科技的目的是給客戶帶來好處,讓生活變得簡單,讓旅程變得安全輕鬆有樂趣。用戶體驗才是最終導向,技術只是手段。

這就意味著,只有成熟穩定的技術,才會搭載到量產車上,即便如此,在《藍皮書》發佈3年後,勁客智聯版在2018年6月份發佈了。考慮到全新車型的研發週期為4-5年,東風日產的研發實際上走在政策和公眾認知的前面。

【汽車人】東風日產體系之錨與戰略之矛

“智行+”融合了國內外最新的互聯網技術,與中國聯通、高德地圖、科大訊飛、阿里雲、騰訊等夥伴聯手,實現了智能語音控制、車載全時導航、遠程實時監測、24小時隨心娛樂、車載Wi-Fi熱點、流量無憂智聯科技,實現人、車、互聯網的全面互通。

智聯開發部和移動互聯部門,在正式成立之前,就已經投入職能運營。他們有意拖後車載互聯等技術能力的“定型”時間,以容納最新的科技成果。在手機產品開發上沿用的做法,移植到車端開發,肯定遇到整車研發部門的強烈不滿。

車規適用意味著一系列嚴苛的環境試驗。部分功能拖後,就意味著整車需要補做眾多實驗內容。這些困難,只能透過高級管理層協調。後者認為,將與現代通訊和智能科技聯繫最緊密的研發部門,獨立出來,將增強其話語權,有利於強化整車研發向智能戰略靠攏的能力。

2018年,以智行戰略促使研發機構的裂變和融合,東風日產做到了。

【汽車人】東風日產體系之錨與戰略之矛

產品智能化背後,不但是研發智能化,還涵蓋生產端智能化。2016年投入使用的國內首創的“整建制”先進工程技術中心,肩負起創建新型智能綠色工廠、產品同期開發、研究探索東風日產生產方式等三大職能。

圍繞“智造品質”這一核心理念,從前段數字化設計,到中段智能供應鏈,再到後段柔性生產,實現從研發到最終交付的全鏈智能化。價值鏈再造,為東風日產打造了勝任未來的體系力。

在研發部門使用的數字協同技術、生產線模擬技術,依賴於智能製造部門提供的數據模型,而開發完成後,同步工程將指導整個新車製造過程。生產端構建成功了生產管理平臺、供應鏈智能協同平臺、整車物流平臺組成的智慧供應鏈。東風日產的工程管理能力,在日產旗下的全球工廠裡能力最強。東風日產整車工廠在雷諾-日產-三菱聯盟(ABM)工廠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實現8年6冠,發動機工廠則實現了5連冠。

日產智行產品鋪開

在智能研發和智能製造的支持下,東風日產將在2022年前投放10款智行車型。“讓汽車成為會思考、會呼吸、會溝通的智行夥伴,未來將以全新的速度、廣度和深度,融入人們的出行生活。”東風日產總經理埃爾頓·谷碩如此詮釋。

在2018年,以NISSAN i-SAFETY智能主動安全系統為代表的技術,已全面覆蓋了東風日產的所有主力在售車型。它包含了油門誤踩智能糾正系統、行人探測預警系統等安全措施,還有360°零盲區監控。東風日產新上市的主力車型都將進入智能化時代。

體系變革帶來的研發實力增強,不但體現到車載智能系統上,還體現在智能動力系統上。

【汽車人】東風日產體系之錨與戰略之矛

2018年9月份,軒逸·純電SYLPHY Zero Emission在海南正式上市,它是一款集e-POWER智充電動和日產EV技術的戰略級車型。緊接著,搭載2.0L VC-TURBO可變壓縮比渦輪增壓發動機第七代天籟發佈,集動力強勁和節能於一身,被譽為未來汽車動力的解決方案。

顯然,以智控引擎和智能充電為代表的智能動力產品,將在東風日產未來的產品系列上繼續延伸。

目前,東風日產正著手下一代車聯繫統的工程開發。基於AI、生物監測等多項新技術的應用,如以智能語音控制系統為基礎開發的智能私人助理;導入生物識別與應用,進一步實現智能生活圈的願景。

文化魅力攻勢

需要指出,技術本身並不具有品牌屬性。東風日產的雙核驅動,既包括技術創新,也包括文化傳承。

【汽車人】東風日產體系之錨與戰略之矛

何謂汽車產品承載的“文化”,即產品的內在價值。技術與時俱進,文化歷久彌新。在未來生活智能化戰略下,東風日產樹立了“共創價值 共謀福祉”的使命、“經營質量比規模更重要”的經營哲學,以及“互相信賴、彼此欣賞”的企業文化。

消費者不僅體驗到產品,服務和營銷理念,更能深刻影響消費者的決策和品牌忠誠度。東風日產通過消費場景的擴充,打造智行體驗館、日產智行體驗營、日產智行城市展廳三大品牌陣地,通過先進的科技體驗裝置和虛擬現實技術,打造可知、可感、可觸的沉浸式體驗,以科技化、智能化、互動化的形式,描繪美好的未來智能出行生活場景。

在2018年,東風日產在逾200家專屬智能4S店,通過智行助手、實車智能駕駛動態模擬平臺與銀河戰艦三大日產智行體驗設備,為消費者提供智能購車體驗。

而12月份的“智行之夜” 以“靈·隱智界”為主題,透過沉浸式、科技感、藝術範完美融合的智行體驗區,讓藝術邂逅科技,重構科技美學,突破人類五感,全面呈現日產智行未來科技融入生活的體驗。潛在消費者由此瞭解到,東風日產產品和服務的科技和人文內涵是如此廣博、深入和富有時代感。

【汽車人】東風日產體系之錨與戰略之矛

東風日產圍繞體育、音樂、文化、綜藝等方面,開展多元化跨界營銷,直擊特定消費人群,傳遞品牌文化內涵。精準的營銷體系,有力地將日產智行文化與公眾分享。

從普通公眾到高知人群,從“穩定消費者”到千禧一代,東風日產被稱為“最會”營銷的品牌,與其秉持文化力量傳遞的營銷體系密不可分。營銷花樣為術,人文力量為道。大道至簡,悟在天成。文化的魅力總是不可阻遏。

陳昊認為,當前這個時代,變是常態,東風日產必須隨時感受市場的脈搏,根據市場和環境的變化來不斷調整自身的姿態和動作,確保能夠適應市場和環境。很多人倡導“跑得快”,而東風日產則追求“跑得穩”、“行得遠”。

“東風日產的穩,是靠點點滴滴、鍥而不捨、日拱一卒的創變、創新換來的。大家看得見的是穩,看不見的是變,而這個變是內在的,是內功。”

【汽車人】東風日產體系之錨與戰略之矛

穩是結果,變是過程,不管即將來臨的變革有多劇烈、多顛覆,競爭終究會回到“基本面”。“基本面”無疑指的是“技術和文化”,即其“戰略雙核”。

戰略是刺破局面的矛,而體系則充當定力的錨,令東風日產的“日產智行”如風行水面,溫潤而輕捷。(文/《汽車人》張敏)【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