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賢若渴(六):太宗李世民

中國自古以來有很多次因爭奪地位與領土而發生的戰爭,雖然歷朝歷代都不乏為人津津樂道的皇帝,但很多皇帝在成功坐上皇位的時候,就會以各種理由殺害那些陪他打下江山的功臣,比如朱元璋,以及漢高祖劉邦。

我在前面《求賢若渴(一)》中也有提到,在古代封建社會,"飛鳥盡,良弓藏;狡免死,走狗烹"的悲劇從未停止上演,因為政治畢竟不是停留在紙面上的溫情牧歌。但是重情重義的皇帝也有,比如今天要講的李世民。

求賢若渴(六):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為人豪氣大方,對手下人很好,對於那些身懷才學的人更是非常珍惜,他求賢若渴,招賢納士,手下人也是忠心耿耿、鞠躬盡瘁,陪著李世民打下唐朝的半邊天。

魏徵原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謀臣,曾為李建成謀劃過諸多危害李世民的計策。危急時刻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了李建成、李元吉等首要分子,魏徵正在等待災難降臨的時候,卻喜出望外獲得了李世民的捐棄前嫌,並任命魏徵擔任朝廷諫議大夫。魏徵為了國家和人民利益,不顧個人安危經常犯顏直諫、不留情面。魏徵任諫官期間共提交上疏200多份。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鑑不遠,故能勵精圖治。隨著功業日隆,生活漸加奢靡,魏徵以此為憂,向太宗上報一封著名的《諫太宗十思疏》,全文圍繞“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的主旨,規勸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終、虛心納下、賞罰公正;用人時要知人善任、選能擇善;生活上要崇尚節儉、不輕用民力。這些批評諫疏雖然逆耳,但句句都是忠言,唐太宗虛心改過,引以為戒,並且十分尊重魏徵的品德與才能。魏徵去世後,太宗痛哭不己,說自己失去了一面“人鏡”。

求賢若渴(六):太宗李世民

還有一個關於“唐太宗任馬周”的故事也說明李世民對人才的重視:

馬周家境貧寒,卻好學上進,讀了許多書籍。公元631年,馬周迫於生計流浪到京師長安,做了中郎將常何的家客。當時,李世民命令文武百官上書談論治國得失,馬周幫常何列了20多條建議,奏上朝廷。李世民閱畢馬周的建議,感到很有價值,滿意之餘,總覺得這些建議不像一個下級武官提出的。

求賢若渴(六):太宗李世民

於是,李世民當面問常何是怎麼一回事,常何以實相告。李世民聽罷當即派人召見馬周。在馬周未到官中之前,求賢心切的李世民,竟四次遣使去催。經過一番交談,李世民感到馬周的確是一個能夠擔任要職的人,當場授予其監察御史的官職。

馬周被委以重任後,果然不負李世民的厚望。每逢奏事,對每一件事情的始末,都有深刻和獨到的見解。他上奏的事,大都符合實情。後來,李世民又升任馬周為中書令兼太子左庶子。馬周兼任兩官官職,處理事情更加平和公允,在當時聲譽鵲起。

求賢若渴(六):太宗李世民

從以上求賢若渴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李世民在人才觀上至少有兩點:一、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在於人才,即“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二、在人才的選拔上,問題不在於有沒有人才,而在於能不能發現人才,即“但患遺而不知耳”。

我們的身邊從來就不乏人才,也不乏奇才異能之士,缺只是發現人才的眼光,是培養、造就人才的科學謀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