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集字書法,用巧妙的語言來細緻地刻畫萬事萬物

文心雕龍·情采 選句

原文:

《孝經》垂典,喪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嘗質也。老子疾偽,故稱“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則非棄美矣。莊周雲,“辯雕萬物”,謂藻飾也。韓非雲,“豔乎辯說”,謂綺麗也。綺麗以豔說,藻飾以辯雕,文辭之變,於斯極矣。

文心雕龍集字書法,用巧妙的語言來細緻地刻畫萬事萬物

文心雕龍集字書法,用巧妙的語言來細緻地刻畫萬事萬物

文心雕龍集字書法,用巧妙的語言來細緻地刻畫萬事萬物

文心雕龍集字書法,用巧妙的語言來細緻地刻畫萬事萬物

譯文:《孝經》留傳下教訓,要求居喪期間不說有文采的話,所以從這裡可以知道士大夫平常說話,也不是樸質的。老子厭惡虛偽,所以說“漂亮的話不可靠”,但是五千餘言的《道德經》卻文辭精巧,可見他也並不是厭棄文采的了。莊周說“用巧妙的語言來細緻地刻畫萬事萬物”,這是說用辭藻來修飾。韓非說“辯說在於豔麗”,也說的是講究華麗和文采。用綺麗的文辭來辯說,用巧妙的辭藻來描繪萬物,文章辭采的變化在這裡達到極點了。研究體味《孝經》《老子》,就可以知道文采或樸質分別依附於人的性情;詳細閱覽《莊子》《韓非子》,就可以看見文辭和內容重於浮誇。如果能從源頭上分清涇水和渭水的清濁,在駕駛上辨別偏邪和正確道路的方向,那也就可以駕馭文采了。鉛粉和黛色是用來美化容顏的,可是顧盼倩美卻來自自己美好的風姿;辭藻是用來美化言辭的,而文章的巧妙華麗卻本源於性情的真摯。所以情理是文章的經線,文辭是文章的緯線,經線要端直之後緯線才能織上去,情理要確定之後文辭才能暢達:這就是寫作的根本。

上一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