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僅是數字,它還有一個開天闢地、鑿破鴻蒙的故事

“一”的字形,從甲骨文到現在沒變過。“一”可能是人類第一個記事符號,也可能是遠古第一個造出來的文字,畫一橫,或者放一根小樹枝表示“一”,放兩根表示“二”,最初就是數量的概念。

“一”的本義如此簡單,一歲小孩都知道。但“一”的引申義很複雜,引申義是“一”在中國文化裡的含義。

學漢字,只知道造字本義不夠,還得明白引申義,知道引申義的延伸軌跡,才算是懂字。

在中國的第一本文字學著作《說文解字》裡,“一”是全書的第一個字,說文解釋了“一”最重要的引申義:

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這幾句話是不是有點熟悉?有沒有讓你想起下面這幾句話?

《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兩段話,就是一個意思。“一”是指宇宙最初始的、混沌的狀態,也被稱為太極。之後從混沌中分出天地,又稱陰陽,又叫兩儀,就是“一生二”,也就是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

這也是《易經·繫辭傳》裡說的: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簡單點說,“一”在中國文化裡,表示最原始的、先天的、自然的,具備無限可能和無窮生髮能力的那種狀態以及能量。

古文裡經常出現的“太一”“抱一”“守一”“得一”,其中的“一”,都是這種意思。

《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道家強調的“返璞歸真”、“復歸嬰兒”,就是回到這種“一”的狀態。

“一”不僅是數字,它還有一個開天闢地、鑿破鴻蒙的故事

“一”不僅是數字,它還有一個開天闢地、鑿破鴻蒙的故事

董點國學大董手繪圖片

“專一”,這個詞,一般解釋為專注在某一個事物上,這就把“一”簡單理解為數量詞了,“專一”被簡單化了。“專一”要能說話,恐怕要跳起來抗議:“人家是內涵君!”

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裡點評先秦各家學術時提到:

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

這是司馬遷總結的道家文化三大特徵,第一個就是“精神專一”。如果“精神專一”不過是讓人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這個境界也太容易達到了吧,沒日沒夜打遊戲精神也很專一呢,這怎麼能成為道家文化第一特徵?

“精神專一”要從中國文化的角度來理解,它是指讓人回到“一”的狀態,並不再離開,叫“專一。”“精神專一”的人,物我兩忘,返璞歸真,具備無限的創造力。

除了數字和哲學,人們還把“一”這根長橫線和易經八卦聯繫在一起。

在中國的古代神話傳說裡,造字的倉頡是黃帝的史官,但“一”這個長橫線的符號,人祖伏羲就已經畫出來了。

“一”不僅是數字,它還有一個開天闢地、鑿破鴻蒙的故事

傳說中伏羲和造人的女媧是兄妹兼夫妻,都是中國的創世神。中國的八卦就是伏羲創造的,他畫八卦,第一筆是一條長橫線,叫陽爻,第二筆是“— —”,叫陰爻。

“一”不僅是數字,它還有一個開天闢地、鑿破鴻蒙的故事

這第一筆劃下的長橫線,即陽爻,又被稱為“一畫開天”,宋代陸游有詩云:

《讀易》

無端鑿破乾坤秘,禍始羲皇一畫時。

“一”這根長橫線,代表伏羲創易,這一筆把宇宙間所有的奧秘都鑿破了,人類從混沌矇昧開始走向文明。“一畫開天”成為華夏文明形成的重要標誌之一。

這“一”橫,是文明的開始,也是數字的開始,也是造字的第一字,它的含義,從數字,引申為萬物之始,先天狀態等哲學含義,如道生一,專一,九九歸一。同時也延伸出了“全部”的含義,比如一共,一併。

“一”不僅是數字,它還有一個開天闢地、鑿破鴻蒙的故事

“一”的哲學概念以及易學概念是在歷代慢慢演變發展而成的,但正是這些延伸發展的含義,才構成了“一”的文化內涵,讓“一”不僅是數字,還有了開天闢地、鑿破鴻蒙的宏大故事,成為中國人的“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