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的源頭原來是西方曆法裡的冬至

聖誕節的源頭原來是西方曆法裡的冬至

看了這個標題,可能不少人會吃驚,但等你瞭解完西方12月25日的歷史淵源後,你可能會…………更吃驚。

西方雖然沒有我們的二十四節氣,但是冬至、夏至、春分、秋分這四個節氣是有的,因為這四個節氣是特殊的天文現象:冬至是太陽直射在最南端的南迴歸線上,白天最短;夏至太陽直射在最北端的北迴歸線上,白天最長;春分秋分則直射在赤道上,晝夜平分。這四個節氣不僅代表四季,古人也會通過觀察這四個節氣來測定一年的天數,測定了一年的天數才能制定曆法。所以,雖然二十四個節氣只有中國才有,但兩至兩分是每個民族都會有的,每個民族都會觀測這四種天象來制定曆法,只不過他們給這四種天象取的名字和我們的不一樣。

比如冬至,在古代西方這天是太陽神生日。西方有好幾個民族的太陽神生日就在冬至日,比如敘利亞太陽神蘇里耶和波斯太陽神米特拉,米特拉也是羅馬國教的眾神之一。這其實就是慶祝太陽的重生或迴歸,是太陽從最南端,南迴歸線迴歸,就是中國人所說的冬至。

古代西方國家的歷法是出了名的混亂,伏爾泰曾諷刺羅馬曆法說:羅馬人常打勝仗,但不知道打勝仗是在哪一天。公元前46年,古羅馬頒佈儒略曆(這是現行公曆的前身),結束了古羅馬曆法史上的亂年,西方曆法才走上正軌。當時儒略曆12月25號這天就是羅馬曆書上的冬至日,當然,他們不叫冬至,叫太陽神生日。到公元274年時,羅馬皇帝奧勒良就正式把12月25號定為西方的太陽重生節,慶祝太陽的重生。

可是,如果12月25日是西方的冬至,那為什麼會和實際冬至的日期差了三天?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曆法精度不夠,設計不夠合理,閏日多了,曆法使用四百年就會有三天誤差,所以從公元前46年開始使用儒略曆,每過100多年,實際的冬至日期就會提前一天,到公元354年時,實際冬至日就往前漂移了三天,到了12月22號。不過,雖然曆法和天象不吻合了,但西方人沒管它,太陽神節日還是在12月25號,沒有跟著往前漂移。在公元354年,羅馬主教把耶穌的生日也安排在了12月25號,就是聖誕節。

其實,耶穌到底出生在哪天曆史上並無定論,耶穌出生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說法都有。公元354年前,西方不同的國家會在不同的日子裡給耶穌慶生。公元354年後,就逐漸統一在12月25號給耶穌過生日了,把聖誕日安排在太陽神生日這天,據說是為了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就是借太陽神生日在異教徒中的影響力推廣基督教,這個目的也達到了,聖誕節逐漸蓋過了太陽重生節,12月25號這天的太陽崇拜慢慢淡去了。

總之,12月25日這一天原本就是西方國家的冬至,只是因為曆法誤差的累積導致晚了三天,聖誕節的源頭就是冬至。

但是為什麼只誤差三天就不繼續誤差下去了呢?

因為後面的誤差他們修正了,但之前的誤差沒修正。

公元325年,西方召開了早期基督教史上的第一次尼西亞神學會議,這個會議雖然是神學會議,但卻有個問題和曆法及節日有關,這就是西方的復活節,會議上定下當時即325年時的實際春分日(3月21日)後的第一個月圓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天為復活節。這時候冬至已經從四百年前的12月25號漂到了12月22號,春分日也從四百年前的3月24號往前漂到了3月21號。

公元325年尼西亞神學會議定下復活節後,儒略曆繼續使用,繼續誤差,春分和冬至繼續往前漂,一千多年後,到了1582年,春分和冬至又往前漂了十天,冬至漂到了儒略曆的12月12號,春分則漂到了儒略曆的3月11號。這個問題就嚴重了,這涉及到復活節到底在哪天的宗教問題。

宗教問題不能含糊,所以當時的天主教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修改了儒略曆,頒佈格里高利曆,就是現在的公曆,格里高利曆將儒略曆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定為格里高利曆的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即有10天從日曆上被刪除了。

聖誕節的源頭原來是西方曆法裡的冬至

公曆把誤差的十天改了回來,但他們只管了十天的誤差,還有三天的誤差不管。所以在公元前49年古羅馬制定儒略曆曆法時,12月25號是冬至,是西方的太陽神節日,但到格里高歷時,冬至就在12月22號了。當初借太陽神生日而設立的的耶穌生日聖誕節,也一直保留在12月25號。

格里高利曆改了10天的誤差,從此格里高利曆和儒略曆兩個曆法紀日就至少差了10天。發生在格里高利曆1917年11月7日的俄國革命被稱為十月革命就是這個原因,俄國是東正教國家,一直用儒略曆,1582年天主教改的格里高利曆他們不認,還繼續用儒略曆,十月革命時俄國的儒略曆時間是1917年10月25日。

儒略曆使用一千多年加起來一共有十三天的誤差,這表示在這一千多年間,他們沒修正過誤差,直到誤差大到要影響宗教節日,才在1582年進行了修正。

這在古代中國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中國歷史上的歷法當然也有誤差,但發現誤差後會及時修訂,沒有累積出那麼大的問題來。在中國要出現這麼大的誤差,不知道多少天文官得掉腦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