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真認為殖民地是累贅,反對殖民戰爭嗎?並非如此

有一些德國史的愛好者認為:俾斯麥是反對殖民地入侵的,並拿一些俾斯麥的觀點作為這種觀點的證明。近而說,如果俾斯麥當政,德國就不會成為兩次世界大戰的元兇,從而和已經進入“金融資本主義”的美國、英國和平發展。

其實,這種觀點有一定道理。但更多的是思想的固化以及簡單化“國際競爭”特別是“對秩序地把控”。

(1)人的思想是變化的,1870年代俾斯麥思想並不代表日後思想的轉變,更為核心的是俾斯麥有一種執拗思維:懼怕法國再次復興,從而對德法歷史問題進行報復。俾斯麥關於“殖民地”的思考、國際競爭的思考,很大程度上是以:防止法國崛起為標準的

一個人的思想會變化的,不要說一二十年前的觀點會改變,就是一兩天前的觀點因為新事物出現都可能被改變,這並不稀奇。有些人以俾斯麥在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觀點說事兒,其實是忘記了“靜止與運動”間的關係。

他確實說過“國家為推行殖民政策所支付的費用往往高於收益,殖民地會帶來種種好處的議論不過是美好幻想。也對外宣佈過:在歐洲以外不謀求領土……只要我擔任首相職務,我們就不會推行殖民政策。”

俾斯麥真認為殖民地是累贅,反對殖民戰爭嗎?並非如此

但人是會變的、時事也會變的。凡是上過學的人都知道:運動是永恆的,靜止是相對的總體關係。

更重要的是,俾斯麥所說的話並非是真心實話。在其執政後期,俾斯麥對非洲進行了殖民就充分說明了,對於“在歐洲以外不謀求領土”並不真實,而且“在歐洲以外不謀求”那麼,“在歐洲以內”呢?前者僅僅是希望這一目標不讓當時最強大的國家——英國有所警惕。也就是一種“韜光養晦”。那麼,後者才是實質,用我們中國人的智慧詞語就是——遠交近攻。

其實,1870年代德國剛剛建立,國內外的問題都非常多,他首要面對的就是法國問題。自從“色當戰役”(1870年9月)12萬法軍大敗於20萬普魯士軍隊,法國國王拿破崙三世被活捉,法蘭西第二帝國土崩瓦解後,俾斯麥心中就一直在擔心法國會重新崛起並報復德國。

因此,建國初期的德國,其主要目標就是內部發展不能讓英國“誤會”。

(2)俾斯麥使勁渾身解數,無法阻擋一個現實:德國太小,難以依託其大夢想,只能進行殖民

俾斯麥真認為殖民地是累贅,反對殖民戰爭嗎?並非如此

俾斯麥確實認為:國家為推行殖民政策所支付的費用往往高於收益,殖民地會帶來種種好處的議論不過是美好幻想。

他認為德國的虛弱就在於敵人太多、內部問題比較嚴重。當時的德國面臨著法國、沙俄、德意志民族內部受挑唆進攻德國(這說的主要就是奧地利)。因此,俾斯麥採用的是“有節制的歐洲大陸重新平衡”。“三皇同盟”“三國同盟”“俄德法同盟”的複雜關係就是典型。

1873年6月,沙俄和奧匈帝國為了孤立法國在巴爾幹地區的殘存勢力,也為了彌合兩國在該地區的矛盾。沙俄和奧匈帝國簽訂了《興勃隆協定》。俾斯麥在兩國簽訂協議之前就積極和兩國洽談,希望加入這一同盟。最終,10月份,德國也加入其中,形成了“三國同盟”。

在這一同盟中,三國各懷心腹事。當時的奧匈帝國對德國也有戒心、沙俄和德國也是如此,沙俄和奧匈更是矛盾重重。當然,三國有共同的敵人法國和奧斯曼帝國。

俾斯麥真認為殖民地是累贅,反對殖民戰爭嗎?並非如此

但是,其後德國、法國、沙俄,又在其後建立了“盟友關係”,即德俄同盟關係、法俄同盟關係,俄國作為中堅力量調節德法關係。

在稍後,德國、奧匈、意大利又結成“三國同盟”,他們的共同敵人就是法國,但意大利和英國關係非常好,德國和奧匈的敵人除了法國外就是英國。因此,這又是矛盾的混合體。

由此,俾斯麥希望在“小而強的國家眾多的歐洲”最大化的維持自己的勢力,並控制法國的崛起。然而,正如當年蘇秦雖有連橫七國的主張,暫時抑制了秦國的擴張,但蘇秦身心俱疲一樣,俾斯麥也同樣如此。

搞來搞去,德國在歐洲仍然是孤立的。但本國的資本主義力量卻不能允許,因為德國太小,而耽誤發展本身的資本主義勢力。

(3)俾斯麥不是神,他統一德國的方略本身就有很大不足。再加上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他必須改變,不改變只能被拋棄

雖然俾斯麥也認為“殖民地得不償失”,但德國內部沒有發展成為“金融資本主義”的條件,美國地域廣闊又有“後花園”拉美的原材料,德國什麼都沒有。雖然,俾斯麥為了擴大自強、自保能力,但是抵禦不了本國資本家勢力的需求。因此,德國和英國、美國的衝突是一種必然的。俾斯麥對殖民地的觀點變化也是必然的。

俾斯麥真認為殖民地是累贅,反對殖民戰爭嗎?並非如此

威廉一世加冕

因為俾斯麥為了減少阻力並沒有統一整個“德意志民族”,從而造成德國資本主義發展在原材料方面、貿易運輸方面有著極大需求。而當時的海上貿易是以殖民地為基礎,德國國內的資本家迫切需要殖民地,俾斯麥不能不考慮他們地要求。

德國統一過程中,德意志民族一號強國奧地利被排除在外,使得“德意志民族”實質上分裂了。這一戰略,使德國在最快的時間內得以建立、擴張、強大。但本來“德意志民族”所佔地區不大、民族人數不多,對其與殖民地廣闊的英國、法國、沙俄、美國的競爭中並不佔優勢。

雖然你可以逼迫奧地利在政策中跟隨你的政策,但畢竟是兩個頭腦、兩個政策、兩種教育。由此,其實力、民族特點等就會產生巨大差別。最終,奧匈帝國反而捆綁了德國。因此,俾斯麥政策本身“有利有弊”。統一進程加快,但實力被削弱。

而這時,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和本國經濟危機逼迫俾斯麥必須改變自己對殖民地的觀點。

俾斯麥在位期間經濟、工業實力、軍事發展、國民教育發展都比較好,但不要忘記:俾斯麥作為資本家的首相,他的政策主體是要符合資本家利益的。特別是,德國經濟仍然受制於以“英美為主”的資本主義經濟影響。

1873年、1882年的兩次世界性經濟危機(也可以說是波動)以及1876年德國的農業危機,使得德國國內工人失業、社會問題嚴重。因此,俾斯麥開始食言進行對外殖民。由此,1881年,俾斯麥扶植的三個政黨在國會選舉中失敗(122:157)。俾斯麥“神話”破滅了。他如果不改變,只能被拋棄。

俾斯麥真認為殖民地是累贅,反對殖民戰爭嗎?並非如此

(4)德國對非洲、亞洲、美洲的殖民簡介

在自身權力被極大削弱下,俾斯麥希望通過“殖民光榮”擴大權威後,達到三個目的: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接替自己的位子兒;要求英國重視德國的需求,重新修正國際秩序;滿足本國容克資本家的要求。

這時,英國一貫地傲慢惹惱了俾斯麥。其實,強國特別是世界第一強國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態度傲慢。許多情況下,如果不是美國對卡斯特羅穿西裝、理髮都要管,也許古巴就不會那麼早地投向蘇聯。因為,屁大點兒的小事兒你都管,那麼,國家大政方針將如何自處?

俾斯麥這件事兒也是如此。如果當時的英國真的像某些人所說的那樣,對殖民地不重視,給予德國一點兒發展空間。也許後面的事兒都會改變。

當然,歷史不能假設。自傲是我們人類的通病。

1883年,菸草商人阿道夫在非洲的沃爾菲施巴依和好望角間的安哥拉-貝肯地區,建立了殖民據點,請求德國政府給與保護。

俾斯麥鑑於英國的強大實力,對此非常謹慎,向英國詢問是否對這一地區有領土要求。其實質就是希望英國政府允許,可以說這種韜光養晦政策已經玩到了極致。但英國對俾斯麥的態度非常傲慢。

俾斯麥苦苦等了足足九個月,德國國內的資本家們對此意見非常大。德國的威廉太子也是如此,俾斯麥的壓力非常大。而這時英國不可置疑地說:從安哥拉到南非的好望角都是英國的合法領土。

俾斯麥真認為殖民地是累贅,反對殖民戰爭嗎?並非如此

威廉二世

由此,激怒了俾斯麥。

1884年,俾斯麥藉助英國和法國、沙俄激烈爭奪非洲之際,法俄結盟關係日漸明顯,英國處於下風之際。德國開始大規模地殖民非洲。短短的一年時間,德國就殖民了非洲一百萬平方公里,佔據了西南非洲、多哥、喀麥隆等。

1884年,俾斯麥派遣軍隊駐紮在安哥拉—貝肯地區,之後於4月24日正式向英國擺明這一地區為德國領土。

7月5日,德軍又佔領了西非的北寧灣(當時被稱為奴隸海岸,兩千萬黑人從1670年開始被賣往美洲和歐洲)。

7月14日,德軍又佔領喀麥隆河下游地區。

由此,在俾斯麥地指揮下,德國成為非洲重要玩家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