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從地主家的兒子到大政治家,用鐵血鑄就德意志帝國

俾斯麥:從地主家的兒子到大政治家,用鐵血鑄就德意志帝國

1866年的夏天,一名年輕人在柏林街頭散步。他不斷打量著路上的行人,偶爾拉緊身上的大衣。突然,他從懷裡掏出一把手槍,射擊一名普魯士官員。可惜青年的槍法不夠精湛,兩發子彈並沒有命中官員的要害,而那名官員迅速撲向青年,狠狠地掐緊他的脖子。青年的暗殺行動最後失敗了,他本有機會改變歷史,因為那名普魯士官員正是大名鼎鼎的奧托·馮·俾斯麥。

01

1815年4月1日,一名嬰兒降生在申豪森的大莊園裡。孩子的父親欣喜若狂,替孩子取名為奧托·馮·俾斯麥。那時的他還不知道,幾十年後這個名字將響徹世界。

俾斯麥出生在一個容克貴族的家中,家庭環境極大地影響了他的性格。父親性格固執卻又溫和,年輕的時候服過兵役。後來他辭退軍職,回到鄉下以飲酒打獵為樂。

俾斯麥的母親出身於門肯家族,這個家族有許多歷史、法律教授,先祖還進過內閣。母親崇尚自由思想,有理性思維同時喜歡各種應酬活動。

父親的性格固執保守,而母親卻嚮往自由,這看起來似乎是矛盾的。不過,俾斯麥卻很好地融合了他們的特點——性格保守,卻又能理性分析問題,擅長交際。

1822年,俾斯麥前往柏林求學。當時德國的資本主義不斷髮展,許多孩子都嘲笑俾斯麥這個封建貴族。在這種環境下,俾斯麥十分看重他的自尊,而好鬥、易怒也成為學校對他的評價。

不過俾斯麥的學習天賦在這時展現出來。俾斯麥在這段時期裡學會了英語、法語,還懂得俄語、拉丁語和其他一些小語種。驚人的語言天賦,預示著俾斯麥將在外交上有所作為。

1832年,一名穿著奇裝異服,腰間掛著佩劍,身後跟著一隻獵犬的青年走入哥廷根大學。這名青年就是俾斯麥,在這段時期裡他年少輕狂、放蕩不羈。同學們對他的裝扮印象深刻,同時他的戰績也令人矚目——三個學期決鬥二十五次,只有一次負傷。

1833年,俾斯麥轉入柏林大學學習法律。在大學裡俾斯麥沒有好好學習,反而開始追求享樂。俾斯麥先後喜歡上兩名貴族小姐,想盡辦法討小姐的歡心,但他當時沒有多少錢,結果欠了一屁股債。

俾斯麥把時間都放在享樂上,基本上沒有去聽過課。1835年,俾斯麥即將面臨結業考試,這時候他展現出他驚人的天賦。他臨時複習一段時間後,寫出高分論文,順利畢業成為律師。

畢業後,母親在亞琛為他謀了官職。俾斯麥來到亞琛後,繼續他以前的生活。很快,俾斯麥再次欠下一大筆債務,同時他與上司不和,三個月後俾斯麥就辭去官職。

俾斯麥:從地主家的兒子到大政治家,用鐵血鑄就德意志帝國

02

俾斯麥辭職後,回到莊園度過了九年的時光。這段時光他開始真正地積累實踐經驗,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他廣泛閱讀各種政治、經濟、歷史和哲學類書籍,甚至還跑去研究農業化學技術。同時他沒有忘記打理農場,他的農場與別人相比能夠獲得更多的收成。

1847年,俾斯麥與一名小姐結婚。一年後,柏林發生了一場起義,俾斯麥通過三種方式勤王,但是都失敗了。雖然結局並不美好,但正是這一次寶貴的教訓,俾斯麥的思想開始由保守主義轉向現實主義。

1853年,俾斯麥成為法蘭克福邦聯議會的普魯士代表。當時奧地利是議會的領袖。於是,俾斯麥決定用實際行動為普魯士爭取與奧地利相同的地位。

他的做法是:在會議開始時,點燃一支雪茄。

在那時,奧地利掌控著議會,開會時只有奧地利代表才能吸菸。俾斯麥這種舉措宣示著普魯士與奧地利平起平坐。

消息傳回柏林,許多人嘲笑俾斯麥的政績就是在議會里抽雪茄。不過,俾斯麥在議會里學到許多東西。他的外交手段有了進步,正如在寫給妻子的信裡說到:“我已經進步到可以用很多華而無實的文字來闡述一些廢話”。

同時,俾斯麥剛開始反對德意志統一,因為他是大普魯士主義者。他認為如果德意志統一,那麼普魯士將會溶解在德意志中。經歷議員生涯後,俾斯麥意識到民族統一趨勢無法避免,開始謀劃德意志的統一。

1857年,威廉親王攝政,認為俾斯麥不值得重用。於是親王任命俾斯麥為駐俄公使,將俾斯麥打發到俄羅斯。1862年,俾斯麥改任法國大使。

就在俾斯麥出使法國這年,他突然收到國王的任命書。國王決定任用他為新的內閣首腦。事情有些出人意料,一個被冷落的外交官,怎麼突然就被國王重用?

原來議會對新的軍事預算不滿意,軍隊無法得到軍費。國王決定讓俾斯麥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成功了,危機就能渡過;如果失敗了,俾斯麥就會背黑鍋。

俾斯麥採用舊的預算,同時適當增加稅額作為軍費,巧妙地解決問題。這時,俾斯麥成為普魯士的政府首腦,他將開啟新的時代。

俾斯麥:從地主家的兒子到大政治家,用鐵血鑄就德意志帝國

03

“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所能解決的——這也是他們在1848至1849年犯過的最大錯誤——而是要用鐵與血來解決”。這是俾斯麥最著名的一句話,從此他被稱為“鐵血宰相”。

1848年,德意志曾經嘗試和平統一。當時有小德意志與大德意志兩種方案。由奧地利來完成德意志統一,是大德意志方案;由普魯士完成統一,剔除奧地利,是小德意志方案。奧地利帝國擁有大量德意志以外的領土,不想因統一而喪失其他地區,因此議會希望普魯士能完成統一。

可是普魯士國王拒絕接受“賤民的皇冠”,議會的自由派力量不夠強大,於是和平統一的希望破碎了。德意志只能通過“鐵血政策”自上而下完成統一。

俾斯麥為民族統一作了詳細的規劃,第一個敵人就是丹麥。丹麥控制著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而這兩個地區自古就是德意志的領土。普魯士的軍事實力比丹麥強大,但是問題在於歐洲其他國家可能干預戰爭。

這時俾斯麥開始發揮他的外交本領。他利用自己的大使經歷成功說服沙俄與普魯士結盟,然後再動用關係讓法國保持中立。同時,俾斯麥打著“德意志人保衛德意志”的旗號,說服奧地利與普魯士一同作戰。這樣一來,即使歐洲國家譴責戰爭,奧地利也能為普魯士分擔壓力。

戰爭非常順利,丹麥最後被迫割讓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地區。

解決了丹麥人,接下來俾斯麥要將奧地利踢出德意志,可以說俾斯麥馬上把槍口對準盟友。在正式開戰前,俾斯麥要做一些準備。

俾斯麥把目光放到意大利身上。當時威尼斯處於奧地利的控制下,於是俾斯麥向意大利人許諾只要意大利在戰爭中支持普魯士,那麼他將支持意大利收回威尼斯。就這樣,俾斯麥與意大利結盟,同時拉攏巴爾幹半島上對奧地利不滿的國家,孤立奧地利。

計劃有一個關鍵之處,那就是法國的態度。法皇拿破崙三世希望成為像他叔叔那樣偉大的人物,可是在外交上他毫無作為。拿破崙三世選擇保持中立,放任普魯士兼併弱鄰。

戰爭開始了,這原本是一場持久戰,可是一名將軍讓普魯士迅速取得勝利。這名將軍就是老毛奇。他成立總參謀部,率先將現代步槍運用在戰場上,採取分進合擊的策略,以少勝多擊敗奧地利。

國王威廉十分高興,希望奧地利能割讓領土。這時俾斯麥站了出來,勸誡國王寬容對待奧地利,儘早結束戰爭,避免外國干預。俾斯麥與國王爆發爭吵,甚至以辭職要挾國王聽從他的建議。最後,國王讓步,奧地利戰敗,被趕出德意志。

現在,奧地利主導的德意志邦聯已經解體,北德意志由普魯士完成統一;南德意志則由奧地利控制。法國成為俾斯麥的下一個目標。

俾斯麥:從地主家的兒子到大政治家,用鐵血鑄就德意志帝國

04

俾斯麥希望南德意志的邦國可以自願加入普魯士,而法國這個外敵可以促進德意志的團結。同時,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生活著許多德意志人,俾斯麥想把他們納入帝國。

雙方都有開戰的意願,卻都不想成為入侵者。戰爭的爆發,還需要一個時機。

1870年,西班牙出現王位繼承問題,而普魯士的利奧波德親王可以繼承王位。普魯士欣然同意西班牙人的邀請,但法國對此表示不滿。一旦利奧波德親王成為西班牙國王,法國將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

局勢惡化後,威廉國王決定退讓,拒絕西班牙王位。

危機似乎化解了,於是拿破崙三世要求威廉國王許諾永遠不染指西班牙王位。儘管威廉國王十分不滿,但還是準備接受條件,同時拍了份電報通知俾斯麥。

在外交事務中,任何一句話都十分重要。俾斯麥明白這一點,於是他篡改了國王的電報。他修改了幾句話,使電報表達出一種強硬態度。篡改電報後,俾斯麥故意將內容洩露出去,消息迅速傳遍巴黎。

拿破崙三世被電報激怒了,對普魯士宣戰。這正中俾斯麥下懷,南德意志的邦國對普魯士表達出善意,希望能同仇敵愾對抗外敵,而法國也處在不利的國際輿論中。

團結德意志的目的達到了,現在如何打贏普法戰爭成為關鍵。法國率先進行戰爭動員,集結了三十萬軍隊進攻普魯士。法國的武器裝備比普魯士先進,軍隊有強大的實力。

法軍確實很強大,不過普魯士有老毛奇。早在戰爭爆發前,老毛奇的參謀部就已經規劃好未來的戰爭計劃,同時利用鐵路與電報進行一場現代戰爭。儘管普魯士動員時間比法國短,但卻成功集結六十萬軍隊,形成兵力優勢。

雙方交戰後,由於普魯士戰爭準備充分,法軍遭受挫折。這時法國內部出現分歧,一部分人認為要把軍隊撤離前線,重新構建陣地;而另一部分人認為軍隊一旦後撤,國內形勢會更加惡化,有可能導致革命。結果法軍猶豫不決,在梅斯地區滯留。

普軍可不會猶豫,老毛奇趁法軍兵力分散,大膽地命令軍隊進行迂迴包抄。

1870年9月,法軍被包圍在色當。普軍對色當進行猛烈的炮擊,擊退法軍的多次突圍。整場戰役下來,法軍比普軍多付出10倍的傷亡,卻始終無法突破防線。

至此勝負已定,拿破崙三世率領法軍投降。巴黎,成為俾斯麥的囊中之物。

俾斯麥:從地主家的兒子到大政治家,用鐵血鑄就德意志帝國

05

1871年1月18日,威廉國王在巴黎凡爾賽宮宣佈德意志帝國成立,德意志民族終於實現統一。

俾斯麥順理成章地成為帝國宰相。在任期間,俾斯麥主動向法國示好,使德法關係回暖。同時他與歐洲大國簽訂同盟條約,鞏固德國的外交環境,避免樹立強敵。

在內部事務中,俾斯麥反對工會,但同時制定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和醫療保險制度。德國在統一後工業革命迅速開展,國力不斷增強,成為歐陸霸主。俾斯麥被稱為“德國的領航員”。

1890年,俾斯麥被新皇帝排擠,最後決定辭職,回到他的莊園。8年後,他在莊園中逝世,屬於他的時代落幕了。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