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雎》源頭吳王渡

《關雎》源頭吳王渡

吳王渡口(資料圖)

黃河渡口不只是古代漕運碼頭,更見證了長遠的黃河歷史,體現了深厚的黃河文化。喧騰的黃河古渡口,至今還殘留著中華文明進程的吉光片羽。它見證了三晉五千年來的輝煌與滄桑,目睹了晉商文化風采的形成與繁盛,記錄了河東大地萬物生靈的苦難與幸運。在臨猗縣西的黃河東岸,這裡既有黃河奇景沙燕窩,又是西漢名將韓信渡河襲魏豹的地方;這裡既是晉商之祖猗頓的發家之處,又是抗日名將傅作義、外交家姬鵬飛的誕生地;這裡既有二百萬年前古脊椎動物化石遺址,又有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遺址。

《關雎》源頭吳王渡

吳王渡口(資料圖)

水上交通要道

吳王渡,因垣上的吳王村而得名。《山西通志》裡這樣記載:“昔有吳、王二姓居此,故名。”這裡曾店鋪林立,車水馬龍,一派繁華景象。至今2600多年,古渡一直是連接秦晉兩岸的水上交通要道。

古渡口始建成於公元前636年,相傳由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所建,興於兩漢,盛於大唐。明清時代與禹門渡、風陵渡齊名,號稱黃河“三大渡口”。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636年的春天,流亡19年的晉公子重耳在秦國的支持下重返晉國,即位晉君。當初,重耳就是從吳王渡河入晉,使晉國走向輝煌。短短几年時間,便開創了春秋五霸的豐功偉績,成為名垂青史的晉文公。

三家分晉之後,這片土地便劃入魏國的版圖。作為四大古渡之一的吳王渡,一面臨河,三面環溝,地勢險要,自然成了軍事要塞、兵家必爭之地。在距渡口一公里處,至今仍保留著當年魏王寨的寨門。

公元前204年,魏王豹反叛劉邦,劉邦封韓信為左丞相,進攻魏國。韓信採用聲東擊西的方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佯裝在河西的臨晉關(今陝西大荔)渡河,魏王豹信以為真,在河東蒲坂(今永濟)嚴陣以待。結果,韓信悄悄從上游的夏陽川下水,突然直登吳王渡,在此擺兵佈陣,一舉攻下魏國重鎮安邑,俘虜魏王豹,為劉邦一統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在此面向黃河的坡上,至今仍屹立著韓信大將軍的巨大塑像,被稱為點將臺。

《關雎》源頭吳王渡

吳王渡口(資料圖)

斷橋流凌獨特

站在韓信點將臺上往下眺望,滾滾黃河一望無涯,秦晉風光一覽無餘。

2008年春天,吳王渡持續了千年的撐船擺渡歷史結束,一座現代化浮橋取代了它連接秦晉。一時間,平日裡略顯落寞的吳王渡忽然熱鬧起來,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河還是那條河,村寨還是那個村寨,周圍的崖還是那些崖,河水還會不捨晝夜地流淌,但渡口已經不存在。


《關雎》源頭吳王渡

吳王渡口斷橋流凌(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這座浮橋為古渡創造了“斷橋流凌”的獨特景觀。原來每年冬天,為了使流凌順利通過,浮橋幾乎要拆除部分鋼鐵舟船,形成一段時間的斷橋,給流凌讓路。據當地人講,站在橋頭,往日車水馬龍的浮橋會被拆掉5組鐵船,空出20多米寬的河面,混濁的河水緩緩流過。

《關雎》源頭吳王渡

吳王渡口(資料圖)

《關雎》發源地

吳王渡旅遊景區南起東張鎮夾馬口村、北至角杯鄉吳王村,是依託和利用黃河景觀、黃土溝壑地貌、歷史文化、當地風俗民情等資源,開發建設的一處集休閒度假、遊樂參與為一體的,具有明顯地域特色的旅遊風景區。

這裡既是我國第一首愛情詩《關雎》的發源地,又有傳說中的童子泉;既有千年古道,又有現代浮橋;既有古代軍事要塞,又有現代水利樞紐;既有江南水鄉之秀美,又有北方大漠之粗獷。

相傳,周文王與妃子太姒一見鍾情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吳王渡與對岸夏陽川之間的“河之洲”上。“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首篇《關雎》中的優美詩句描繪的就是這個地方。黃河主流緊靠東岸的吳王渡,抬頭西望,蘆葦在微風中搖盪,萬頃荷花裝點出一個又一個綠洲。如此美景,難怪會凝練出如此優美的詩句。

在臨猗,不得不提一個人,他就是2400多年前富甲天下,與陶朱公范蠡齊名的鉅商猗頓。他是中國歷史上白手起家暴富的第一人,是戰國初年著名的大手工業者和商人,對山西地區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人們尊稱他為布衣商聖、晉商祖師。

猗氏故城位於臨猗縣牛杜鎮鐵匠營村東側,始建於西漢。附近有關猗頓的遺蹟還有猗頓墓、猗頓祠、“陶朱故里”太範村、猗頓宅,宅旁有陶朱公祠、鹽運道以及桃園、杏園、桑園、繡花園共300餘畝。

猗頓墓規模不大,但古樸肅穆。自古以來,富比王侯者,何止百千人。但猗頓這位布衣商人,卻受到後人世世代代的紀念,這值得人們深思。

《關雎》源頭吳王渡

臨猗雙塔(資料圖)

雙塔交影稱奇

尋訪了吳王渡,領略了河東文化,感受了黃河神韻,瞭解了歷史滄桑,不如信步於臨猗縣城,看看那裡的風景。

臨猗雙塔是值得一去的地方。坐落在臨猗縣城北隅的雙塔,東西對峙,又稱“雁塔”。雙塔始建於隋唐年間,這裡原先是寺院,現在寺院已經被毀,僅存雙塔。

傳說,許仙與白娘子的故事最初發生在臨猗。法海由於嫉妒許仙與白娘子的愛情,便把他們分別困在兩塔內。西塔內藏白蛇,稱為“白蛇塔”;東塔內隱許仙,稱“許仙塔”。許仙塔的第七層還藏有二人的畫像,第三層有一尊鐵鑄的許仙人頭像,面向西塔,日夜相望。許仙與白娘子的真摯愛情感動了玉帝,玉帝便命太白金星在雙塔內各放一寶,讓他們每年七夕相會一次。從此,每年七夕黃昏,雙塔之影在月光下緩緩交融,相依相偎,好似夫妻恩愛團圓。

於是,美麗的傳說締造了獨特的景觀。“雙塔交影”又稱“雙塔斜影”,是指農曆正月、九月十五黃昏,三月、七月十六早晨,太陽和月亮同時位於東西方天邊(或相反),日月之光分別從東西方照射雙塔,使東西而立的雙塔之影從不同方向向中間緩緩移動,交融在一起。

其實,“雙塔交影”奇觀並非偶然,而是我國古代工匠的科學創舉。建築中蘊含豐富的科學,科學又通過神話來表現,這正是中國古代科技的一種重要而又常見的表現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