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畫裡的愛人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滄桑輪迴,愛卻長生不改,

愛恆久堅定,直到末日的盡頭,

假如有人能證明我說的不實,

那就算我從未寫詩,世人也從未愛過。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節選)

對許多藝術家而言,愛就是他們的靈感。

作家把情愫留在他們的詩歌裡供後人吟唱。畫家則通過筆觸,將愛的影像永存。

阿爾諾非尼夫婦

揚·凡·艾克 Jan van Eyck

1434年 | 木板油畫 | 82 x 59.5釐米 | 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

世界名画里的爱人

這幅謎一般的雙人肖像畫,通常被稱為“阿爾諾非尼夫婦”。畫作背景是一間弗萊芒房子的臥室,對於尼德蘭藝術而言也是獨一無二之作。這對夫婦通常被認為是來自意大利盧卡的富裕商人喬萬尼·迪·尼古拉·阿爾諾非尼和他的妻子喬萬娜·嘉娜米。

阿爾諾非尼是被菲力蒲公爵封為騎士的真實人物,畫中他舉起了右手,表示一種儀式,象徵矢志愛情;新娘則伸出右手,放在新郎的左手上,宣誓要永遠做丈夫的忠實伴侶。華貴臃腫的衣飾是尼德蘭市民階層中一種富有者的裝束。室內的所有細節,如蠟燭、刷子、掃帚、蘋果、念珠以及兩人之間的小狗,都帶有一定的象徵性。這些細節設置引導人們對他們的境況作出了各種詮釋。

猶太新娘

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 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65年 | 布面油畫 | 121.5×166.5釐米 |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

世界名画里的爱人

《猶太新娘》 無疑是倫勃朗晚年作品中最出色、最深刻的一幅。整個畫面充滿溫情,他的手平放在她的胸口,傳達出象徵的、又是切切實實的溫柔。她的手則滿含深情,輕輕搭在他的手上,含蓄地接受又回報著他的愛撫。他們的結合的全部含義都蘊含在更深的層面之中。

我們不知道這一對夫婦究竟是誰,倫勃朗甚至沒有給畫命名。後人根據畫中人物的著裝類似《聖經》中的猶太人而起名為《猶太新娘》。儘管人有對畫中人物的真實身份一再爭論不休,然而不論畫的是誰,這幅作品的意義和力量旨是表現一種人皆有之的感情——愛情。

門閂

讓-昂諾列·弗拉戈納爾 Jean-Honoré Fragonard

約1777年 | 布面油畫 | 73 x 93釐米 | 法國巴黎盧浮宮

世界名画里的爱人

讓-昂諾列·弗拉戈納爾是洛可可風格的主要畫家,《門閂》是他描繪的四幅歌頌愛情的連作之一。

弗拉戈納爾讓整幅畫瀰漫著激情的迷霧。蘋果被顯眼地放在桌子上,這是對夏娃在伊甸園中受到誘惑的傳統引用。畫面右下角的地上有束鮮花,顯然是年輕男子匆忙中扔下,表明他對情人傾慕已久或迫不及待要和情人親熱的心情。《門閂》繪製之時洛可可風格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但畫中戲劇性的明暗和高超的筆觸顯示弗拉戈納爾吸收了新古典主義的風格,這種風格正開始流行。

《奧菲利亞》

約翰·艾弗雷特·米萊

John Everett Millais

1851—1852年 | 布面油畫 | 76 x 112釐米 | 英國倫敦泰特美術館

世界名画里的爱人

約翰·艾弗雷特·米萊描繪了取材自《哈姆雷特》的一幕,奧菲利亞在她的父親被她的愛人哈姆雷特殺死後沉河而死。莎士比亞描繪了這個悲痛的少女如何把各種鮮花環在自己的身畔,每一種都有合適的象徵意味。

米萊根據這個線索,以植物學般的準確性描繪這些花朵,還從維多利亞時代的花語中添加了不少例子。其中,他添加了三色堇(虛榮的愛)、紫羅蘭(忠貞)、蕁麻(痛苦)、雛菊(無辜)、雉眼水仙(懊悔)、勿忘我和罌粟(死亡)。畫家以極細膩精湛的寫實技巧和神奇的畫境創造,震驚了當時的英國畫壇和觀眾。

弗朗西斯科·海耶茲 Francesco Hayez

1859年 | 布面油畫 | 112 x 88釐米 | 意大利米蘭布雷拉畫廊

世界名画里的爱人

弗朗西斯科·海耶茲是意大利浪漫主義的主要畫家之一,他接受過新古典主義的訓練,也是意大利從新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的關鍵人物,不過他的浪漫主義形式在畫的主題上比在他的技巧上體現得更明顯。

一對溫柔的年輕情侶擁抱在一起,彷彿他們在一個禁地進行被禁止的偷吻。女性的手因激情而顫抖,男性的手溫柔地撫摸著她的臉。他們右邊抒情性的陰影把我們的眼睛引向她那長長的、美麗而又紊亂的裙子。情慾和激情通過畫家複雜高超的技巧在聚光的相互作用和維度中完全體現。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Gustav Klimt

1907—1908年 | 布面油畫、金箔 | 180 x 180釐米 | 意大利米蘭布雷拉畫廊

世界名画里的爱人

《吻》是象徵主義畫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代表畫作之一。在金色的背景下,一對戀人在開滿鮮花的柔軟草地上,熱烈擁吻。男人的雙手輕柔而充滿愛意地抱起了女人的頭,正富有激情地吻著她的臉。女人的左手握著男人的右手,閉著眼睛,沉浸在無盡的幸福和浪漫的想象中。

女人衣飾上的圓形形狀與男人長袍上的矩形形狀,這兩個圖案都來自克里姆特的個人符號主義。這個圖像非常有誘惑性,觀眾很容易忽略其他方面,比如克里姆特風格的表現主義元素——這表現在女人駭人的彎曲腳趾與扭曲的手上,她皮膚的上色也暗示了化膿。這種表現性的圖案風格,以及克里姆特作品中豐富得過剩的裝飾特色,都十分讓人著迷。

風中的新娘

奧斯卡·科柯施卡Oskar Kokoschka

1914年 | 布面油畫 | 181cm×220cm | 瑞士巴塞爾藝術博物館

世界名画里的爱人

《風中的新娘》是科柯施卡的代表作。當時的科柯施卡與古斯塔夫·馬勒的遺孀阿爾瑪正陷入瘋狂的熱戀之中。

在驚濤駭浪中,“新娘”依偎在“新郎”旁,安詳地熟睡著,周圍是深沉的夜色和照亮著藍色波濤的矇朧月光,而“新郎”不安地睜著雙目,似乎預感到身邊的她即將離自己而去。

充滿著變形和扭曲的線條,讓觀者強烈地感受到一種壓抑和不適。神經質的雙手緊緊交纏在一起,或許暗示了他似乎想竭力挽留這份愛情,但卻又似乎有著更多的擔憂在其中,因為他並沒有緊緊摟住他深愛的“新娘”。對愛的渴望,終於褪變為無可奈何的退縮。

生日

馬克·夏加爾Marc chagall

1915年 | 布面油畫 | 80.6 x 99.7釐米 | 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世界名画里的爱人

夏加爾的繪畫風格向以浪漫、抒情和夢幻色彩濃重而著稱,尤其擅長用童話般奇異、怪誕的形式,超現實地表現內心世界的情感。

《生日》描繪的是他與愛妻貝拉的幸福生活。貝拉捧著鮮花,步履輕盈地走進畫室,畫家被突如其來的驚喜感動得大跳起來。畫面上的兩個人都是漂浮著,畫家浮在更高一點的位置,回過頭來深情地親吻著自己的妻子。

在這幅畫中,夏加爾拋棄了形體分解而採用色面分割的手法,以人物黑色禮服、黑褲子與紅色地毯、桌子檯布等相配造成一種熱情而溫暖的愛的氣氛。畫家一生的摯愛貝拉在後來的傳記中是這樣回憶的 :

我想把花插到花瓶中,否則很快就會蔫掉的。可是,我馬上把它們忘了。你俯身在畫布上,畫布在你手下顫抖。你用畫筆蘸著顏料,於是紅色、藍色、白色、黑色飛濺起來了。你把我帶進了色彩之流中。


突然你猛一下把我拉離地面,你自己也單腿起跳,好像這房間太窄小似的。你騰空而起,伸展著四肢,向天花板冉冉飄浮起來。你後仰著頭,把我的頭也轉過來……你耳鬢廝磨地向我低聲細語……


我傾聽著你那柔和莊重的嗓音,甚至在你的目光中我也能聽到這樂曲的旋律......我們終於飛起來了。我們真想穿窗而過:白雲和藍天在召喚著我們......遍野的鮮花、房舍、屋頂、小院子、教堂在我們的身下浮動……

• end •

往期精選

世界名画里的爱人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世界名画里的爱人

看到這裡,不如點個好看

世界名画里的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