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投降後日本的垂死掙扎

1945年4月28日,墨索里尼被處決。4月30日,進攻柏林的蘇軍佔領德國帝國議會大廈,當天希特勒自殺。5月7日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二戰歐洲戰場結束。德意的戰敗給同屬於軸心國的日本帶來巨大沖擊,日本政界上層主張“講和”與主張“戰爭到底”的兩種勢力間的力量對比發生變化。自歐洲戰場結束到8月15日日本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政界上層對形勢的判斷和據此作出的決策有一個變化的過程。

內閣更迭 天皇考慮外出躲避

自1944年初,日本重臣、宮中等部分勢力就開始意識到戰爭結局可能會對日本不利,擔心如果日本戰敗會危及天皇制國體。近衛文麿、岡田啟介、木戶幸一等重臣、宮中勢力相互間的聯絡、溝通增多,均對局勢表示擔憂。據木戶幸一那一時期的日記記載,岡田啟介、重光葵外相等曾多次造訪,分析戰爭走向。但另一方面,陸海軍中的主戰勢力非常強,特別是中下級軍官戰爭意欲十分旺盛。

1944年7月塞班島戰役失利後,日本國內經濟統制強化、憲兵政治進一步加強,國內對東條內閣的不滿劇增。重臣們開始商討藉機讓東條英機辭職建立新內閣。7月17日,近衛文麿、若槻禮次郎、平沼騏一郎、廣田弘毅、岡田啟介、米內光政、阿部信行等七人在平沼宅邸召開重臣會議,重臣們普遍認為當時的時局對日本來說非常艱難,敦促東條辭職,之後建立強有力的舉國一致內閣。鑑於軍隊的重要性和戰時狀態,首相還須由軍人擔任,最後提議從寺內壽一、小磯國昭、畑俊六中選一人為繼任。當天時任內大臣的木戶幸一將重臣們商議的結果上奏天皇。18日東條內閣總辭職,天皇下旨讓小磯國昭、米內光政“兩人合作組閣”,出身陸軍的小磯任首相,海軍的實力派人物米內任海相。重臣會議上沒有人提出“講和”,更多的是側重建議成立能夠統合各勢力的強力內閣,以扭轉戰局。應該說那個時候雖然一部分人對戰爭有悲觀預期,但還對通過自身努力扭轉戰局抱有希望。

小磯內閣成立時,戰局已對日本越來越不利,但小磯受陸軍主戰派影響較深,主張繼續戰爭,他聲稱:“突破此未曾有之國難之唯一途徑,唯國民團結一致擊破敵之反攻……斷乎實施推進完成戰爭之政策,以期必勝。”小磯內閣成立後,鑑於長期以來存在的國務和統帥的不統一以及陸海軍間的矛盾,8月4日設立了“最高戰爭指導會議”,作為協調國務和統帥的最高決策會議。會議的組成成員為首相、陸相、海相、外相、陸軍參謀總長和海軍軍令部長,會議在皇宮召開,天皇會參加重要會議。小磯內閣一方面希望以一兩次重大軍事勝利扭轉戰況,另一方面在外交上嘗試通過各種途徑與蘇聯聯絡,企圖以進行利益交換及宣揚日蘇間的共同利益等方式,誘使蘇聯放棄與美英等的合作。對中國則通過南京偽政權展開對重慶工作,希望重慶政府中止與美英的合作、停止抗日。日本甚至曾提出建立所謂“日蘇華遠東三國同盟”。

而此時美英等將更多的力量投入太平洋戰場。1944年底1945年初,美軍加大了轟炸日本本土的力度。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軍部甚至開始考慮為避免天皇受到危害要讓他避到朝鮮或中國東北。1945年3月9日至10的東京大轟炸,從心理上給日本人投下了濃重的敗戰感,當時天皇的侍從長傳遞給天皇的信息是,東京已經化為了焦土。4月1日美軍在沖繩登陸,日本面臨本土作戰的危機。4月5日束手無策的小磯國昭辭職。後世對小磯內閣的評價是一無建樹,既未能扭轉戰局亦未能下定決心“講和”。

歐戰結束 日本圖謀“講和”

小磯國昭辭職時建議成立強有力的大本營內閣或戰爭指導內閣。木戶幸一在此問題上徵詢梅津美治郎陸軍參謀總長和米內光政海相、杉山元陸相及川古志郎軍令部長意見時,四人均認為即使成立大本營內閣,料也難以扭轉戰局。4月5日下午,召開重臣會議奏薦後繼內閣首相。會議上,重臣們都認識到形勢極為嚴峻,儘管當時國內已有“戰”“和”兩種論調暗中交鋒,但在此次會議上沒有人正式提出進行投降交涉。重臣會議決定繼續成立軍人內閣,最終推薦鈴木貫太郎任首相。4月7日,鈴木貫太郎內閣成立。這次內閣更迭跟上次小磯內閣成立時重臣們討論的內容有微妙變化,1944年討論的是如何統一國務、統帥等,而這次更多是對國家未來命運的擔憂。實際上在這一時期,大多數重臣心中對戰爭的失敗預見已經形成,只是誰也不願意在正式場合講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天皇的意向至關重要,天皇對形勢的發展非常憂慮,但直至彼時天皇並未做出過結束戰爭的表示。

儘管在後來的研究中,很多學者稱鈴木貫太郎內閣是停戰內閣,但從其成立後初期對外公佈的施政政策及外交上的發言來看,還是非常強硬。只是日益緊迫的形勢逼迫日本開始接受戰爭可能會以失敗告終這一現實。5月以後,日本全國中小城市都成為美軍空襲的對象。在沖繩美軍也步步推進,日軍的自殺式攻擊並未能對美軍造成實質性打擊,給人更多的則是困獸猶鬥的感覺。

5月德國無條件投降後歐洲戰場基本結束,日本已是孤軍奮戰。在這種情況下,日本開始真正考慮結束戰爭的問題。5月11日、12日和14日,日本連續召開最高戰爭指導會議,主要商議對蘇交涉問題。參加會議的六大臣還是認為日本應力避蘇聯參戰,希望通過蘇聯的斡旋來與同盟國方面講和,使日本做到體面的停戰。儘管蘇聯在4月5日就宣佈不會延長“日蘇中立條約”,但日本認為蘇聯與美英等的合作關係並不牢固,有可能會對日本存在“善意”。此時,日本對國際形勢的判斷還存在一絲僥倖。

日本外務省隨後制定了《日蘇談判要領》,稱“我方不僅防止蘇聯參戰,更進而爭取其善意的中立,甚而使之在結束戰爭方面成為有利於我方的調停者,按上述目的迅速開展日蘇兩國的談判。同時應說明,從將來蘇聯與美國會發生對抗的關係來說,使日本保持相當的國際地位對蘇聯是有利的。”這時日本已經不再夢想締結所謂“日蘇華同盟”,而希望通過蘇聯斡旋與同盟國進行停戰談判。

與小磯內閣時一樣,鈴木內閣一邊做爭取蘇聯的外交努力,一邊進行軍事準備,這次已不再是小磯內閣時期的用積極進攻手段以期創造對自己有利的戰爭局面了,而是要真正準備實施本土決戰。在6月6日舉行的最高戰爭指導會議上,軍部還稱“戰爭越接近本土越有利”,決意進行本土決戰,直至使敵人戰志喪失。6月8日的御前最高戰爭指導會議通過了《今後應採取的指導戰爭基本大綱》,依然主張繼續戰爭,以維護國體等。宣稱“堅持必勝之鬥魂,捕捉戰勝之神機。”東條派還掌握著陸軍,近衛文麿、吉田茂等主和派受到憲兵的嚴密監視。在6月15日的御前會議上,天皇也贊成繼續作戰。首相鈴木雖然在戰後辯解說他內心是贊成講和的,但認為終戰應該憑天皇之決斷,所以未提出終戰,實際從他當時的言論來看,他並未對繼續戰爭提出異議。

有趣的是,日本政府在召開上述會議、發表官方文件時,都是主張將戰爭進行到底。但幾乎是同一時期,在私底下,這些政界上層間卻在溝通“講和”的問題。6月上旬,木戶幸一日記記載,在經過天皇允許後,他同首相、陸相、海相等逐個單獨聯絡,說“已經沒有勝利的希望,國民生活貧乏,即使敵人不登陸只是進行轟炸,過段時間事態也會愈加困難,必須考慮迅速轉換方針”,勸他們考慮講和,除陸相表示異議外,其他人都贊同他的說法,後來陸相也被說服。在6月8日的木戶幸一日記中還記載,木戶對形勢的判斷是日本已失去下半年繼續戰爭的能力,當務之急是果斷收拾戰局。他分析同盟國方的主要目的是打倒軍閥,但以當時日本的形勢來看,由軍部提倡和平,政府據此進行外交交涉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只是擔心失去和談時機。

在日本政界上層糾結於本土決戰還是加緊尋機講和時,6月21日,美軍攻陷沖繩。沖繩戰役的巨大傷亡使日本天皇及政界上層對本土決戰的後果有了更多思考。22日,日本再次召開御前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會上天皇表達了希望結束戰爭的想法,參會的各大臣亦表示贊同。但此時的結束戰爭還不是“投降”,依然是“講和”。

蘇聯宣戰 美國扔下原子彈

6月28日,在由外務省、陸海軍省等共同研究得出的初步報告《時局收拾對策》中,提出繼續給蘇聯以利誘,讓其保持中立和從中斡旋。對策中列出的對美英講和條件是“保留天皇制、維持本土及其附屬諸島的領土權、保持朝鮮、臺灣‘內政’的自主改革、不佔領日本本土、即時停戰。”由這些條件可以看出,日本是希望實現維護現有體制和國家獨立基礎上的“停戰”而不是“投降”,甚至還想部分維持自己的侵略成果。

此時日本依然將實現“講和”的希望寄託在蘇聯斡旋上。日本前首相廣田弘毅於6月24日、29日,同蘇聯駐日大使馬立克舉行了兩次會談。7月7日,在天皇督促之下,日本政府又決定派近衛文麿作為特使攜帶天皇親筆信去莫斯科會見斯大林。而蘇聯方面此時已經在做向日本宣戰的準備,在歐洲戰場結束後的5月到8月,將大量兵力、武器及其它軍用物資經西伯利亞鐵路由歐洲戰場運至遠東地區。蘇聯一邊在外交上曖昧應對,一邊加緊戰略部署,等待出兵的有利時機。

請求蘇聯斡旋這一途徑沒有什麼進展,另一方面,美英等同盟國不斷敦促日本投降。7月26日,美、中、英三國向日本發出促降的《波茨坦公告》。圍繞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政界意見分歧很大,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決定對公告暫時不予回應。同盟國方面認為日本的冷處理是拒絕接受公告。8月6日,美國向日本廣島扔下第一顆原子彈。8月7日,斯大林簽署命令,要求蘇聯遠東紅軍於9日零時向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日本請求蘇聯斡旋的希望徹底破滅,日本所期望的“講和”成為泡影。

如何處置日本天皇,同盟國有不同意見

雖然“講和”已無希望,但日本還是不甘心接受這種失敗。在8月9日召開的御前最高戰爭指導會議上,與會者之間還在就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條件爭論不休。首相鈴木、外相東鄉茂德、海相米內光政主張只要“護持國體”一條要求得到滿足就可以接受,陸相阿南惟幾、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海軍軍令部長豐田副武則認為只有“護持國體、自行處置戰犯、自主解除武裝、保障佔領範圍最小化”四條都得到滿足,才能接受公告。軍隊首腦們還提出這樣的擔心,即投降是否會引起軍隊內部的大混亂。會議討論無果,下午又召開臨時內閣會議亦沒有得出結論,最終不得不提交御前會議裁決。就在此時,9日當天美國在長崎投下了第二顆原子彈。在10日凌晨開始召開的御前會議上,天皇下了第一次“聖斷”,支持外相的主張,接受《波茨坦公告》。

為何8月10日御前會議天皇已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而到8月14日天皇第二次“聖斷”後日本才照會美、中、蘇、英四國接受公告呢?這幾天時間日本在猶豫什麼呢?從現有的資料來看,那幾天日本政界上層討論最多的兩個問題,一個是同盟國方面是否能夠明確承諾保留日本的天皇制國體;第二個問題是陸軍方面表示不接受“解除全體陸海軍武裝”和“在日本國內駐屯聯合國軍”的條件,8月13日,梅津和豐田還聯合進行帷幄上奏,表示不能接受上述兩點。

8月11日,日本政府發表照會,表示日本政府準備接受《波茨坦公告》,但附有一項諒解,“即上述公告並不包括任何有損天皇陛下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權力的要求”。8 月12日凌晨,日本外務省收到美國代表聯合國向日本發出的復照。關於國體問題,“自投降時起,天皇的統治國家權力置於盟國最高司令官限制之下”,日本政府的形態由日本國民的自由意志決定。照會未允諾保持天皇制國體,但亦未有取消天皇或將其作為戰犯來對待的措辭。

在同盟國一方,“希特勒、墨索里尼、裕仁”曾被並稱為軸心國的獨裁者。就戰後如何處置日本天皇,同盟國方面有不同意見。中國多次在外交場合提出廢止天皇。作為同盟國核心之一的美國,其政界對如何處置天皇也有很大爭議,併為此做了詳細研究。有人認為,在最後階段美國和日本就保留天皇有秘密的口頭協定,“有理由推斷美國決策者為了誘使日本投降以阻止蘇聯軍隊的推進,通過秘密渠道向天皇傳達了某種信息。”聯合國的復照傳達日本後,日本政界還是爭論不休,但形勢的發展已不容再拖延下去,蘇聯的軍隊在中國東北快速推進,中國軍隊對日軍發起反攻,日本國內局勢也更加混亂。8月14日上午,昭和天皇召集最高戰爭指導會議的六名構成成員和全體閣僚召開御前會議,決定下詔書終戰。8月15日,天皇發佈了《終戰詔書》,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9月2日,日本代表在東京灣美國“密蘇里”號戰列艦上籤署了投降書。

歐洲戰場結束前,日本試圖通過繼續戰鬥扭轉戰局,歐洲戰場的結束使日本扭轉戰局的希望破滅,但日本仍希望通過蘇聯斡旋體面講和,甚至保留部分侵略成果。最終,在越來越緊迫的局勢下,才不得不接受投降的現實。由此可見,日本的投降並不是如《終戰詔書》中所說的那樣是為了萬世之太平,而是同盟國強大軍事打擊下的不得已之選擇。(張豔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