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秦會這麼“短命”?連王莽新朝都不如?

逝水清塵ls


秦王嬴政滅六國一統天下後,採納了韓非的法家制度實施暴政,實行嚴刑酷法,官逼民反,各處的農民起義不斷衝擊秦朝統治。

秦始皇窮兵黷武,四處征戰嚴重破壞了國家的經濟。

好大喜功,修築萬里長城,徭役繁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秦二世昏庸無能,宦官和小人專權,政治黑暗。

總體來說,秦朝如此命短,充分體現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人民強大的顛覆力量。


王莽新朝,是新朝皇帝王莽在公元8年為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而採取的一系列的社會改革。由於推行的新政策多是不合實情,百姓並未蒙受其利,又觸及到了貴族豪強集團的利益,政策朝令夕改,不斷引起農民和天下各階層人的反對,其實新朝的改制並沒有緩和社會矛盾,反而激化了階級矛盾。公元23年,在赤眉、綠林起義的猛烈衝擊下,王莽政權被推翻了。


雨塵夜話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首個大一統中央集權的帝國。秦朝皇室為嬴姓,所以史書又稱嬴秦。秦朝源自周朝諸侯國秦國。

秦始皇日理萬機,實行一系列政治措施以加強中央集權,皇帝擁有決策權,大臣只有議事權。

為了“銷兵”以避免地方叛亂,沒收民間所有武器,於咸陽鑄大鐘與十二金人。強遷全國豪族富戶至首都咸陽,以便集中管理。仿照六國宮室規格,大肆營建。

李斯還認為儒生非議朝廷法令,恐怕會擾亂人心,所以進一步要求燒燬政治性書籍,只留醫藥、吏書、卜筮與種樹等書,史稱“焚書”。秦始皇有請方士於海外求神仙與長生不老,但都未果。隔年,由於方士侯生與盧生二人批評秦始皇的行為,而後逃去。秦始皇大怒,審問咸陽所有儒生,但都不願承罪,於是都被活埋,史稱“坑儒”。由此可見,晚年的秦始皇想藉焚書坑儒來加強思想的控制。

秦始皇死後,宦官趙高與李斯密不發喪,密謀奪權。趙高為胡亥的師傅,與秦始皇長子扶蘇和蒙恬之弟蒙毅不合,而李斯也對蒙氏兄弟不滿。他們擁立胡亥為太子,假造詔令以賜死在九原督軍的扶蘇,史稱沙丘之變。他們等到東巡大軍返抵咸陽才發喪,胡亥也繼位為帝,即秦二世。秦二世縱情於聲色犬馬,圈養無數狗馬禽獸;徵招罪犯與百姓,續建阿房宮與秦始皇陵。秦朝政治趨向混亂,趙高把持朝廷,矇蔽皇帝,控制群臣言論,指鹿為馬。前208年,趙高陷害李斯,腰斬於咸陽,夷三族。另外役民過甚,當時力役三十倍於古以及田賦二十倍於古。舊六國百姓不願受嚴刻的秦法箝制與無數的勞役折磨,於同年爆發秦末民變。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為什麼秦國統一六國後,短短十四年就滅亡了呢? 表面上是統治殘暴、刑法嚴酷、宦官專權,但是真正的原因不僅僅是這些。

第一、戰國時期秦國通過法家變法提高效率,掠奪外部資源滋養內部,但秦國一統天下後,沒有外部了,只有掠奪百姓來滋養朝廷,所以到了秦朝還繼續用法家治國就行不通了。

第二、秦國用武力把六國都征服了,然後廢除了分封改郡縣制,可是此之前延續了一千多年的分封制,不可能說變就變,六國的百姓還是認同各自的國家,原來齊國、楚國的人一夜之間就成了秦國人了,這人難讓當時的人們所接受,他們覺得秦國就是個侵略者。 陳勝、吳廣起義後,各地都有人起兵,打出的都是當年的六國的國號,他們不是要取代秦朝當皇帝,而是要復興六國,搞制度復辟。


一起學習戰爭史


沒有哪一個體系一上來就是完美的,總歸要摸索前行,就像發現問題的時候要整改,往大了說,就是變法,改革。這樣勢必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如果操之過急,他們肯定就找你拼命了。所以在古時候哪怕是政權顛覆也總要保住一些家族,勢力的利益好獲得支持。秦在嘗試中得罪的範圍過大,反抗太激烈,制度實施的情況又不穩定,導致最底層的農民起義後,原來的貴族也不甘願就這樣被秦壓制,兩兩相合不是一加一等於二了。王莽的新朝,觸動的是貴族利益,平民階層沒有激烈的反抗。


滕*御龍氏


秦並非短命,而是秦朝短命,秦和秦朝是兩個概念。秦從周朝就已經存在了,歷經幾百年到了秦始皇這裡,國力強盛才逐一滅掉其餘六國統一華夏,史稱秦朝。但是秦國也因為統一而消耗不少國力,其後擔心六國復辟和匈奴威脅,大力修建交通設施,期間民役嚴重,底層苦不堪言,而後為了融合,遷移關中幾十萬秦人到各地,導致關中空虛,大大動搖了秦朝的統治基礎,加上項羽劉邦攻打咸陽的時候,防範匈奴的幾十萬大軍無法及時回援,這才導致了秦朝的滅亡。


遙星伴月


秦並非短命!秦國曆經多少代最終在始皇帝的時候統一天下,從建秦開始也有數百年的時間。

如果說王莽的新朝,那才真的叫短命。因為他是從漢朝篡位得來的江山,最後沒有傳下來。

我們所說的秦朝短,不是秦短。大一統江山我們稱為朝代,秦國沒有統一六國時,我們覺得就是一個諸侯國,不算朝代。按朝代算,秦確實不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