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歷史上,諸葛亮主動投奔劉備,為何卻在《出師表》裡寫道“三顧臣於茅廬之中”?

路106路


真實歷史上,諸葛亮主動投奔劉備之說可信度並不高。

非歷史專業的易中天提出這種說法被大眾所熟知,有譁眾取寵之嫌。

先來看這種說法的由來,諸葛亮主動投奔劉備記載於《魏略》和《九州春秋》,原文“北行見備”。

但從諸葛亮名傳千古的《出師表》中,明確有“三顧臣於草廬之中”的文字,眾所周知,《出師表》是諸葛亮給蜀主劉禪的奏表,相信在這件事上,諸葛亮不至於顛倒黑白。

陳壽《三國志》:“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陳壽在《三國志》裡也肯定了劉備“三顧茅廬”的事實。

後來者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專門就此事定了基調,取“三顧茅廬”為實,言道:“明矣”。

所以史學界至此,絕大多數人對“三顧茅廬”是有共識的,還有一小撮人持反對意見,認為是諸葛亮主動投奔的劉備,只不過是在譁眾取寵而已。


九尾


三國時期,已處於混亂時期,當時的人才徵辟,一般是有兩個途徑:一是自已推薦自已;二是他人推薦自已。而來自名士的推薦,是最為簡單可行的方法,一般都能得到重用。

按歷史記載,劉備是在公元201年來到荊州的,然後是在公元207年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的,201年到207年中間有6年的時間,只有在202年劉備北上葉縣,與魏軍發生博望坡之戰,然後就沒有其它戰事。



劉備在荊州是駐守在新野的,劉備沒有戰事的時候,大多時間安撫當地百姓,爭取當地士人民心,結交當地英雄豪傑,再有時間就是陪劉表喝喝酒,發發髀肉之嘆的感慨。劉備的作為也因此引起了劉表的猜忌。

從劉備駐地新野到當時的荊州治所襄陽,不過幾十里路,騎馬半日可以到達。

劉備就曾經去拜訪過名士司馬徽,司馬徽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史書沒有明確記載劉備是哪一年去拜訪司馬徽的,但是隻知道劉備是207年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的,這裡有一個例子就是龐統。



當時的龐統不清楚在哪裡?從赤壁之戰時是周瑜的功曹來看,龐統可能在南郡任職,曹仁被打跑了,就跟著周瑜,或者一直跟著周瑜也有可能,周瑜死後,龐統是投靠了劉備,但是劉備並沒有重用龐統!只給了龐統一個縣令的官職,龐統還不怎麼願意幹。還是後來諸葛亮和魯肅聯合推薦龐統,劉備才重用龐統,與諸葛亮同為軍師中郎將。

可見司馬徽的推薦,劉備也並不是很看重,至少龐統是這樣,那麼諸葛亮呢?也許也沒有看重,也許是劉備拜訪司馬徽的時間比較晚,也在207年,然後劉備就去了請諸葛亮了,但這似乎不合常理。

劉備重視諸葛亮還得益於一個人的推薦,就是徐庶,徐庶這個人在歷史上的存在感比較低,據記載徐庶是201年就投靠了劉備了,然則直到207年才推薦諸葛亮給劉備,中間也長達6年時間,這六年時間,劉備認識諸葛亮嗎?



黃承彥是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也是司馬徽的好友,劉表的妻子是諸葛亮岳母的妹妹,劉表又與諸葛亮的叔父是好友,種種關係表明諸葛亮與荊州士族及官場有著千絲萬屢的關係,而劉備經常又在荊州官場來往,荊州圈子就這麼大,劉備肯定是知道諸葛亮。

諸葛亮是隱居在隆中,但是會經常外出交朋結友,並不總是待在隆中不動的,劉備因此就結識了諸葛亮,也可能是聽說沒見過。

真實的情況可能就是:劉備在荊州期間聽說諸葛亮或認識,只是沒有重視,後來劉備在司馬徽和徐庶的共同推薦下,才重視諸葛亮,然後就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的。至於誰主動?當然是劉備主動,相對來說,劉備更缺人才。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諸葛亮自薦於劉備的說法,出自於《魏略》、《九州春秋》,而“三顧茅廬”的說法出自於《出師表》,另外《三國志》、《資治通鑑》也支持這一說法,然而,誰是誰非呢?

三顧茅廬見於諸葛亮的前出師表,陳壽寫《三國志》的時候,採取了這一說法,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也是認可《三國志》的觀點。再加上《三國演義》的敘寫,更加重了三顧茅廬的真實性。首先諸葛亮這個人忠誠持重,他為政廉潔奉公,執法嚴明,其人格的獨特魅力決定了他不可能去捏造事實。而且此時諸葛亮已經位極人臣,被稱為“相父”,雖然劉備已死,但是以前的當事人都尚在,這種情況下,說些子虛烏有的話抬高自己,完全是授人以柄。所以歷朝歷代的史學家,都採取了比較嚴謹的說法,認可三顧茅廬的存在。

反觀《魏略》是早已失傳的著作,它只存在於裴松之給《三國志》所做的註解裡面,而《三國志》卻流傳下來,說明當時的學者在考證兩本書的真實度上,認定《三國志》取材詳實,可信度高,捨棄了《魏略》。還有,提出諸葛亮自薦於劉備觀點的裴松之,最後也是認可了三顧茅廬的說法。


劍膽琴心01


《三國志 諸葛亮傳》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是劉備先去見的諸葛亮。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襄陽記》中也說了,司馬德操曾經向劉備推薦過諸葛亮和龐統。並且司馬德操很明確的跟劉備說諸葛亮不是一般的儒生俗士,而是人中龍鳳,國士俊傑。

這兩則史料說明諸葛亮在荊州名士圈中的名氣很大,劉備在三顧茅廬前已經對諸葛亮有了一定的瞭解,但是也僅僅是知道荊州有這樣一個賢才。所以一開始劉備拜訪諸葛亮更多的是尋訪名士的心態,在見到諸葛亮後《隆中對》的戰略規劃讓劉備眼前一亮,而諸葛亮在政治理念上與劉備的契合和其所具備的王佐之才也正是劉備團隊一直以來的人才能力短板。這使得劉備願意多次去拜訪諸葛亮,並在不斷的瞭解中雙方達成共識,那就是“這是自己人啊!”

所以不存在諸葛亮主動投奔劉備的說法,也就不存在《出師表》的描述與歷史不符這一回事了。

那為什麼會出現諸葛亮主動投奔劉備的說法呢?

這個記載是出現在《魏略》中的。

魏略的說法是當時劉備屯兵樊城,而曹操一統北方後,諸葛亮判斷曹軍將攻打荊州所以去找了劉備。而劉備因為諸葛亮年少怠慢了他。雙方一番言辭交鋒後,劉備因為諸葛亮的見識不俗後來待之以上賓之禮。《九州春秋》的說法也是如此。

這一段因為戲劇性較強被羅貫中採用,安排在了劉備招納諸葛亮後的時間點上。

這個故事九成是假的。《魏略》這本書是魏國郎中魚豢私下裡撰寫的,本來就不是什麼官方史料。魚豢本身是關中人,本身又在魏國為官,所以他寫的《魏略》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西北的風土人情和司馬代魏等時期的歷史事件描述(因為官方史書會有美化)。而《魏略》中對於蜀國和吳國的描述基本都是道聽途說,比如劉禪被販賣過的說法也是出自《魏略》。

所以三顧茅廬的說法沒有問題,不存在什麼爭論。


建寧李俊陽


演義,歷史小說而已,離史記相差十萬八千里,而二十四史也只能稱為二十四姓之家譜也。《隆中對》只是提到劉備三顧茅廬,而未說清三次到隆中具體做了什麼,是順路看看臥龍先生到底是啥樣人?是不是名以實歸?還是看在水鏡先生的面子,造訪一下諸葛亮,給足水鏡先生及其荊襄上層人士的面子,畢競劉玄德草創時期誰也不敢得罪。別人把你吹上天,個人簡歷寫的再好,沒有真才實學,劉備也不會用你,是騾子是馬總要溜一溜,心中才有數。幾種原因讓劉備找了諸葛亮三次,兩次沒在家,也可能諸葛亮裝逼,自抬身價,三顧茅廬成為以後吹噓的資本,歷史上許多文人都愛這樣裝逼的。巜三國演義》把諸葛亮吹成半人半妖,許多事誇大其詞,集眾人智慧於諸葛亮一身,是演義的需要,後世讀者也願看到智慧人士的面貌。兩全其美,何必認真考證。


一壺濁酒喜相逢


諸葛亮主動投靠劉備也不是確鑿的事實 ,但兩人多次見面確實可能 。實際上就是雙方相互試探的過程 ,劉備之前沒有根基總是寄人籬下 ,但劉備很懂得人才的重要性 ,經常在所處地區禮賢下士 ,對於諸葛亮的印象就是當作普通人才看待 ,並沒有特殊的關照 。而諸葛亮一定會出山的 ,麼只不過但是天下格局已經基本確定 ,如果曹操不失誤 ,基本亂世結束 ,而政治理念諸葛亮與曹操不同 ,唯一會有共識的就是劉備 ,在劉備尊敬社會名流的時候諸葛亮也應該在場 ,畢竟諸葛亮可不是村夫 ,諸葛家族單就荊州來講都是各大家族的聯繫焦點 。雙方在公開場合的接觸逐漸相互瞭解 ,劉備便希望建諸葛亮留在身邊 ,而過去公共場合兩人沒有詳談 ,登門拜訪之後才相互深知 。兩種說法不過是站在的角度和立場不同 ,實際上都對 。


世界史圖鑑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三國志•諸葛亮傳》

從以上文段不難看出,是劉備去找的孔明,這個說法應該是來自於《出師表》。

我個人認為,諸葛亮可能有去自薦過,但是劉備沒當回事,但是這個沒有確鑿的證據,只能是猜測,從劉備說“君與俱來”能看出來,劉備最初對諸葛亮不感冒,直到徐庶說諸葛亮很牛,他才自己去找的。

那麼如果這個說法來自《出師表》,只有兩種可能:第一種,諸葛亮說的是實話,所以大家沒什麼疑問;第二種,諸葛亮誇大了劉備來找自己的事來抬高自己,但是由於當時的知情人,不是死了就是跟諸葛亮關係好,總之沒人拆穿他。

沒有確切的史料,也只能說到這裡,對不對,歡迎交流。


語文老師28


講三國曆史,還是《三國志》比較準確一些。《三國志》明明說劉備"凡三往,乃見-。"與《出師表》正相吻合。為什麼還要有疑問呢?

歡迎點評。


WM曉奇


三顧茅廬之前,劉備應該相當瞭解諸葛亮,只聞其名,不見其人,已經達到求賢若渴的程度。


手機用戶鐵勁草


正史說孔明自己找劉備。這種可信度並不高,因為諸葛亮在出師表裡寫的清清楚楚,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時只事。。。。。。出師表的作者要麼是諸葛亮,要麼就不是諸葛亮,一種就是諸葛亮寫的,他在寫出師表的時候是在223年,當時趙雲,魏延都在,都是當時這個事件的見證人,諸葛亮沒有必要三這個謊,來抬高自己的身價。他也沒有不可能撒這個謊,他就不怕謊言揭穿?另一種,出師表的作者不是諸葛亮,即便是最近的陳壽,三顧茅廬在當時已經廣泛流傳,他就更沒有必要冒充諸葛亮了,他就是蜀漢後期的見證人,並且就當過蜀國和西晉的史官,他要一手託兩家,他抬高蜀漢,它怎麼對西晉交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