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中,諸葛亮有句“不求聞達於諸侯”他是真的不想出仕嗎?

楂楂紅


絕對不是!

儒家知識分子,無不以積極出世作為最高追求。但是,如果條件不具備,也寧可做個隱者,即所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道德境界和操守。諸葛亮肯定有這樣的思想境界,他躬耕南陽,正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之時,發出這種感慨也很正常。所以,他在給劉禪上表說這句話,一來確也不是虛偽,二來更想表達一種繼承先帝遺志、堅決北伐的決心。所以不可簡單地望文而生義。

諸葛亮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建功立業,而且從小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的出仕和成功是必然的。仔細研究他的生平和文字,就能知曉這一點。

一、他出身於官員世家,所接受的薰陶和教育就是做官。陳壽《三國志》中寫得很清楚,諸葛亮的家族是琅邪郡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經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8歲喪父後,便一直跟著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後又到了荊州。諸葛亮從小到大生活在優渥的家庭環境中,爺爺、父親、叔叔都是官員,平時他接觸的都是如何做官,從政的家道淵源甚深,耳濡目染,在古代除了官、民之外,職業無他多選擇,諸葛亮立志從政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二、他從小志向就明確而具體,不滿足於做個小官吏,而是要做青史留名政治家、軍事家。《三國志》載,“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梁父吟》是一首詩,寫的是春秋時期楚國相國晏嬰用計謀“二桃殺三士”,諸葛亮為何要反覆吟誦這首詩,就是仰慕晏嬰,立志要像他那樣治理國家。管仲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正是他任齊國相國時協助齊桓公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更是治理國家的高手。樂毅則是戰國時期燕國的軍事統帥,他指揮五國兵力,差一點將強大的齊國滅了,是古代與秦將白起齊名的偉大軍事家。諸葛亮也不謙虛,自信滿滿地將自己比作是管仲和樂毅。諸葛亮以這三個人為榜樣,立志要成為他們那樣的人,更要超越他們。

三、他注意包裝和宣傳自己以尋找機會,機會一旦來臨,毫不猶豫立即抓住。東漢當時沒有科舉制,盛行品評人物,一般人想出名可不是那麼容易,那劉備是如何知道他是個“臥龍”的呢?這裡面肯定少不了宣傳和包裝。諸葛亮早年隨叔叔在荊州時就注重結交名人,比如司馬徽、龐德公(其侄兒是鳳雛龐統),還有其岳父、劉表的連襟黃承彥。躬耕南陽時,又結交了崔州平、徐元直等知名人物,得了個“臥龍”的美譽,這個品牌可是夠硬的,一般人不敢用。就是這個徐元直,直接將他介紹給了劉備。諸葛亮為了表示自己的身價,還專門讓劉備來了三次,然後一點也沒推辭,立即關門跟劉備創業去了。

四、他做足了知識和能力的儲備,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從小好學,而且不是亂學一通,學的都是治國安邦的知識和能力,《隆中對》使他的學問和才能立即就顯示出來了,不由得劉備不欽服。他之所以有這樣的分析和判斷,全是平時刻苦學習、積累出來的結果,那可完全是真才實學。接著又來了個“火燒新野”,輕輕鬆鬆地秀了一把軍事才能,收服了關羽、張飛。可別忘了,人家諸葛亮那時才27歲啊!此後他的文治武功就不用說了。

五、他的《誡子書》核心是勸後人要立志建功立業,是他一生志向和追求的真實寫照。字數不多,卻一字千斤,“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明什麼“志”,就是為國家、社會、蒼生的宏大之志。他在最後說,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窮困的居舍,再悔恨又怎麼來得及?“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在他看來是多麼地悲哀啊!他為什麼這樣認為,因為他一生都在為著安邦定國這個“世事”大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文化點心


《出師表》中,諸葛亮有句“不求聞達於諸侯”他是真的不想出仕嗎?


這一句話得放到整個段落中來理解。

諸葛亮在進行了大段的勸誡,並且對國內事務作出了人員安排之後,開始了對自己跟隨劉備至今進行回憶,其目的是為了解釋為何要出師北伐。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我當年不過是個苟活於亂世的泥巴腿子,是先帝不嫌棄我,屈身三顧茅廬,問我天下之事,讓我甚為感激並追隨。後來在生死關頭,獨當一面,算下來二十一年了。

所以他“躬耕於南陽”是自願的嗎?很明顯不是。話說得漂亮而已,劉皇叔給足了他面子,再三延請,讓他確定自己在劉備集團能夠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他自然就出山了。

他沒有想法,就不會出山,劉備不給他充分權力,他也不會出山。皇叔用三顧茅廬的行動證明了對他的看重,他就出山了。這說明諸葛亮實質上並非一個隱士,他只是臥龍於隆中,躬身待伯樂。

那他為什麼開始不出仕呢?按他的家族、姻親各種關係,謀個一官半職何其容易?為何寧可“躬耕於南陽”?他這麼大的名氣,那些軍閥集團就沒有一個對他有興趣?

很顯然並非如此,而是那些人能給他的都不是他要的。

諸葛亮的夢想遠遠超過了普通人的想法,正所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他要的是一統天下。雖然到最後也沒有完成,但是孔明從始至終沒有改變過他的夢想。他從來就沒有出來當個官,混個好待遇、好名聲的想法,他要的是有血統、有名聲、有野心、有素質、肯放權的領導人,成為他抒發天下之志的跳板,而劉備全都合格。至於最後是誰坐上了天子的位置,孔明倒是沒有那種僭越之心。

他受的教育,走到頂,就是為漢室一統六合,成為標榜青史的名臣。這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最高追求。雖然天下沒有歸漢,但諸葛亮是接近了自己人臣目標的。

這是一種價值觀。學有所用,學有大用,為天子用,為天下用,就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最高追求。

那天下有沒有不想出仕的人呢?

當然有,只不過整個東漢是在劉秀政教合一的綱領下延續,這個教,是儒教。東漢皇帝本身就是大儒,為天下文人從頭至尾灌輸的就是儒家之家天下的思想。佛教於東漢傳入中原,道教於東漢成型,這兩家思想無形中對經學的沒落起了作用。思想不統一,天下就亂了。而佛、道兩家也是講究消極避世的根源。

隱士隱逸,也是從東漢末年開始,魏晉南北朝開始風行,這和政治動盪有關,也和思想動盪有關。要不然玄學如何能夠興起?

而諸葛亮是在東漢末年沒有被其他思潮干擾的一個正宗儒家知識分子。他的言行都是符合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形象,他的目標就是一個大儒的最好歸宿——匡扶漢室,平定天下。

在那個亂世,隱士思想還沒有普遍形成。文人士子大都以“為國所用、為君所用、為人所用”為正確的、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

說實話,我們最愛看《三國演義》中那些老一輩的英雄事蹟,當老英雄一個個隕落,這個世界的價值觀就徹底崩塌。人心散了,沒有誰再談仁義,整個中華大地陷入了幾百年的亂世。雖然是亂世,可是再無英雄豪傑。小說裡到了五丈原諸葛亮的燈一黑,後面也就草草了事,可能連羅貫中都覺得沒意思了。

進入魏晉南北朝,不出仕的思想才逐漸成為高級文人的主流。

其後才有陶淵明的放棄仕途,成就隱士之宗。再其後才有陶弘景的“山中宰相”,堅決不出仕。梁武帝問他山中有什麼好,死活不去當宰相。陶弘景回了一首著名的詩: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這才是真正的隱士心態,隱士的價值觀。陶弘景學道修佛,從一開始就覺沒想過當官。陶淵明是當了一會官,覺得實在是黑暗,無法展現自身才學和抱負,憤而歸隱,最終愛上了歸隱。而諸葛亮比陶淵明幸運,遇到了適合自己的平臺,然後通過三顧茅廬確定了自己的地位,立刻就出山了,並且真正施展了自己的本事,實現了自己的人生抱負。

諸葛亮、陶淵明的價值觀是一樣的,他們和陶弘景不一樣。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價值觀,像陶弘景這種認為自由自在才是自己的人生價值,而諸葛亮、陶淵明都是認同匡扶天子、為百姓做事才是自己的人生價值。只不過陶淵明的運氣比諸葛亮差,所以孔明成為一代名相,而五柳先生以詩文傳揚後世。

出仕和歸隱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價值觀。沒有好壞,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而這種選擇是東漢末年經學沒落之後思想的分化,政權動亂造就的。

諸葛亮選擇了出仕,他的早期蟄伏,是為了等待時機,而絕不是甘心隱居。

但是說到“不求聞達於諸侯”,也沒毛病。就算他三分天下,到了後來魏吳政權都只認諸葛亮,不認劉禪,他同樣不在乎是否“聞達於諸侯”。他的一生就是為了做他自己認為對的事情。至於是否聞達,在他眼中,真的不過是浮名罷了。

他寫《出師表》的時候,心中的目標和在隆中“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是沒有任何變化的。

這麼寫,只是為了用先帝的特殊禮遇和知遇來淺白解釋自己的北伐動機。


梧桐樹邊羽


諸葛亮的“不求聞達於諸侯”,他是真的不想出仕嗎?以我個人之愚見:“聞達於諸侯”與他是不想出仕,是風馬牛不相及。

諸葛亮是華夏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清朝康熙皇帝給予其崇高評價“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至於他想不想出仕,暫且擱置。要想弄清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確“不求聞達於諸侯”,此句的背景,我截取了《出師表》中的一個橫斷面:“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置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又一年矣。”,這段敘述精彩之至,(我用白話對譯)我本是個平民,在南陽務農耕種,在亂時間(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望諸侯知道我而獲顯貴。先帝不以我的卑賤而介意,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連三次到草廬,詢問我對時局大勢的意見,因此我深為感激,就答應為先帝驅遣效力。後來正遇危亡關頭,在戰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任命,在危機患難之間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這是一段絕妙的敘述,從中可歸結為三點:其一,諸葛亮低調,不張揚,不恃才放曠“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其二,諸葛亮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兵書戰策,瞭然於胸,才華橫溢,就其自身之才,不用找時機出仕,更何況諸葛亮有貴人相助,有史料佐證(二十四史)“時先帝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徐庶之引薦,先主三顧,諸葛驅馳。其三,仕途已顯赫,功成名就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由此我們便明確了他是不是想出仕了。

《出師表》這篇表文可謂真情流露,字字帶血,聲聲含淚,情真意切,敘事詳盡細膩,透徹曉明。既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又有樸實無華的語言風格,受到後代政治家、文學家的推重,被視為表中的代表作。

劉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薦禰衡表》相提並論“至於文舉(孔融:字文舉)之薦禰衡,氣揚採風;孔明之辭後主,志盡文暢。雖華實異旨,並一時之英也。”;陸游語“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難逢伯仲間”;文天祥道:“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圖片來自網絡,內容學習所獲,一孔之見。不妥之處,敬請師友斧正)


劉老師96283


這個問題非常好,我粗淺回答一二,請大方之家指教!

諸葛亮的故事廣被後人傳頌,無論史書還是文學作品,都不惜濃墨重筆來記述他。

三國志如此評價他:“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應該說的是中肯的評價。

而三國演義以及後代傳說把他推向了頂峰,成為傳統文化、民族精神、民間智慧的代表人物。

歷史上,三國時期的政治環境十分複雜,社會動盪,群雄逐鹿,兵馬刀戈,豈是誰能偏安一隅,獨享山林?

地理上,南陽是一個政治、經濟、文化的交匯點,一些有才有識之士雲集,坐觀大勢,以待時機。

人際關係上,諸葛亮常與崔州平、石廣元、徐元直等好友一起縱論天下大事。這些人都是精英,互相舉薦,他們秀才不出門,便可知曉天下。

事實上,諸葛亮雖身居茅廬,但是作為名士,他集儒、法、道諸家學問於一身,又研習軍事、政治、兵法,名聲在外,豈是想寂寞一生、閒雲野鶴?

劉備三顧茅廬,禮賢下士,給足了諸葛亮出仕的理由,而且此時,他年方27歲,青春年華,血氣方剛,大號才華,正是一展宏圖的好年紀。

因此上,大好年華的他沒有經歷仕途的失意,也沒有經歷命運坎坷,一個文武韜略的人才,就此苟活,不求聞達,應該只是謙詞。

但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息。一個再有才幹的人也要等待時機,可謂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有所建樹,群雄徵兵,刀光四起,亂世出英雄的時候、沒有走出茅廬的諸葛亮在等待一個人,也可以說在等一個機會。此時的他,的的確確是布衣之身,確實是躬耕於南陽,求與不求都是相對的,因為有的時候,機遇求是求不來的,機遇只給有準備的人,而他已經準備好了。

縱觀諸葛亮一生,謹慎篤行,事必躬親,頭腦清醒,穩紮穩打,步步為營,雖然經常以鄉野村夫自嘲、但也絕非避世之人。而且,自謙是儒家傳統中庸文化的一種智慧,也是他謙遜的人格寫照。

綜上所述,通過歷史、地理、時事、心裡諸多方面分析,諸葛先生確實應是謙詞。


維摩居主人


開個玩笑,子牙大伯八十歲釣魚,擺了個願者上鉤的亮相,玩誰呢? 於是就有了“不求聞達於諸侯”這個魚餌,孔明侄子在這點上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於是被“青梅煮酒”談論過的那條魚,就是想躍龍門的劉備劉玄德一口吞了下去,感覺味道剛剛好。

不過作為丞相形象的諸葛亮,他的光輝事蹟在華夏可謂家喻戶曉有口皆碑,沒有人不翹大拇指的。《出師表》是在劉備死後,諸葛亮準備北伐的時候,寫給後主劉禪的思想彙報。他當時說“不求聞達於諸侯”這句話,已經不是出仕不出仕的問題了,只是表明態度而已。我這麼大費周章地集合錢糧物力去北伐,完全是為了蜀漢王朝,完全是為了陛下您,完全沒有什麼私心雜念,您一定要理解,不用防著我,我對不起誰也不能對不起您爹啊!可忠心且智慧的諸葛亮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死後會被後主劉禪抄家,據說因為一貧如洗家徒四壁,沒有留下足夠的軟妹幣供劉禪揮霍,這紈絝竟氣得要翻桌子!

諸葛亮的壓力太大了,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卻因為實在無力殺鬼子,才50歲出頭就鬱鬱而終,真是長使英雄淚滿襟啊!


手心我心bxl版


本人認為,諸葛亮之所以這麼說,有三點原因:

1、對自己才能的看中,讓劉禪珍惜他,重用他。

言下之意,先主比你有本事都那麼重用我,需要我的輔佐,你和先主比怎麼樣?自己心裡掂量一下,是不是更得倚重我?不要把我當兒戲,不知珍惜。

2、一種自謙。

意思是說,即使不出仕,賢能的名聲一樣可以遠播在外。古代有很多隱者聲名是很響亮的,比如鬼谷子,他出仕了嗎?他因他教的學生而名聲勝達諸侯:蘇秦、張儀、孫臏、龐涓…,哪一個不是聲名赫赫?

3、也有一種鬱悶的意味。

若他不出仕,那經天緯地的才能便不容易有機會展現出來。是希望劉禪能理解他,配合他,認真重視他!固然,他不出仕也可以設教,培養出好學生,但是世事難料,那又不知會是什麼樣的結果,畢竟我認為,諸葛亮還是不能和鬼谷子相比的!





我要嘗試一下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出師表中,諸葛亮說“不求聞達於諸侯”,我覺得並不是表示他不願意出世,如果不願意出世,那就沒有必要自比管仲,樂毅也沒有必要廣交文人墨客,直接就隱居當個農民就好了。

如果“求聞達於諸侯”的話,又和“三顧茅廬”的故事前後矛盾,你既然都想出世,為什麼還要拿著架子。別人都是主動投奔明主,偏偏你諸葛亮多長了個腦袋,非要人去請幾次才出來?那樣的話無疑會引起劉禪的不滿。

所以我覺得“不求聞達於諸侯”的引申含義主要是諸葛亮想讓劉禪明白,江山姓劉又不姓諸葛,我是個外姓人,我之所以能幫你,是你爹非得讓我出山,我對他匡扶漢室的精神感到敬佩,我這麼鞠躬盡瘁的幫你,你別自己心裡沒有數,拿我跟你說的話當耳旁風。你要是以後還是親小人,遠賢臣,那我也沒辦法了,你就自己看著辦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謝謝!


易生君子


諸葛亮出師表說不求聞達於諸侯,當然不是不想出仕。古語云,修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諸葛亮雖然躬耕南陽,卻好做梁父吟,自比管仲,志存高遠,豈是不願意入仕?只是苦於找不到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平臺罷了。曹操雖為雄主,但是手下謀臣如雲,曹操本尊也是軍事政治大師,諸葛亮投奔曹操也能出人頭地,但這種錦上添花跟自己的理想相去甚遠。曹操這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諸葛亮不去投奔,更不會投奔孫權了,東吳周瑜張昭魯肅也非易與之輩。劉表自保之流,劉璋張魯都是廢物,更不值一提。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只能繼續靜觀其變等待時機。事實上,也只有當時的劉備真正渴求大才,因為劉備手底下的謀士都是三流角色,就好像秦孝公渴求商鞅一樣,普通的人才是不夠看的,因為當時曹操統一北方,實力強大,留給劉備的時間窗口已經很小了,所以劉備對能扭轉乾坤的人才是萬分迫切的。只有這個時候,諸葛亮才能為自己爭取到最大的籌碼,實現自己的理想。

諸葛亮出師表說的不求聞達於諸侯,更多的是表達對劉備知遇之恩的感激,感謝劉備給予施展胸中抱負的平臺。


博士祭酒張大帥


個人認為,諸葛亮在出師表中那句:不求聞達於諸侯,只是他的書面謙詞而已。其實他非常熱衷於仕途的!理由如下:

第一,設想一個“不求聞達於諸侯”的人,怎麼會有水鏡先生、崔州平、徐庶等如此強大的吹捧團呢?以至於臥龍的名號強行和鳳雛捆綁在一起呢,畢竟鳳雛是又能力、熱衷仕途,只是不受重用罷了。諸葛亮的吹捧團隊那麼強大,這說明,諸葛亮的邀名術可為登峰造極,其入仕心思可為發狂。至於為什麼他要躲避劉備的兩次邀請呢?這其中有他的利益算計。首先,輕易見面,會有染其隱士高人的形象,讓自己的神秘感減少,對其入仕以後的身價沒好處;其次,諸葛亮還不知道劉備是否真心“求賢”,且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就越不容易珍惜,所以其既要試探,更要接著吹捧團繼續吹捧,提高身價,吊著劉備一點,就像男孩子追女孩子一樣,女孩子太容易答應,會留下不好印象,以及後患無窮;再者,諸葛亮可能還沒想好怎麼樣才能一次“面試成功”,包括成功得到自己想要的職位和身價,所以裝著神秘在準備面試課題;最後,也是期望多觀望觀望,畢竟天下大亂,誰輸誰贏還看不準,要把碼全部壓在一個人身上,當然想要多看看,看準了再說。

第二,諸葛亮平時就自比管仲、樂毅,管仲、樂毅是千古名臣,是官場人員的“表面”典範。如果諸葛亮真的“不求聞達於諸侯”,為什麼要自比管仲、樂毅呢?也許自比管仲、樂毅,反而侮辱了一心在世外的純潔心靈呢!自比老莊不是很好麼?

第三,既然諸葛亮“不求聞達於諸侯”,為什麼學的東西都是官場那套東西呢?都是濟世安天下的大學問呢?甚至官場厚黑、權謀研究的如此高深莫測呢,以至於白帝城託孤看得那麼清晰呢?像表演藝術家一樣,連冷汗都說來就來呢?因此,如果,諸葛亮真的是“不求聞達於諸侯”,大可不必學刻苦這些陰暗的東西,好好學習學習彈琴、賦詩、作畫、書法來陶冶性情。

第四,諸葛亮“不求聞達於諸侯”,可以說,諸葛亮野心勃勃目標太大,天下大亂之時,正是英雄輩出、名揚千古的好時機,至於“聞達於諸侯”這樣的小目標,實在太小,怎麼對得起好時機和寒窗苦讀的自己呢?以及列祖列宗呢?諸葛亮要的就不是“聞達於諸侯”的小目標,他要的是名揚千古,流芳百世!!

第五,作為上書給老闆的書面語,最核心的是不能暴露自己的野心。其實歷史上的阿斗也是個牛氣沖天的皇帝的,要不然,同時期的曹魏、東吳都出現頻繁更換主子的情形,可能你會說曹魏、東吳是因為他們壽命短,愛惜身體、保存性命不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智慧麼?人最重要的是先好好活著。另外,亂世之下,又有誰說的清楚,曹魏、東吳的主子們是不是被大臣陰謀幹掉的呢?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劉禪被司馬家捉了,被問:安樂公,頗思蜀否?居然假裝聽不到,等再問一遍才回答:此間了,不思蜀也。當大臣讓他回答思蜀的話時,他立即知道其中厲害,陰柔的應付了,韜晦術如此高的阿斗,相比權謀也絕不可能差到那裡去。因此,諸葛亮上書提到”不求聞達於諸侯“,當然是知道劉禪的利害,也更希望活得老闆的信任,從老闆那搞到更多的好處,乘機塑造美好形象,提高價碼而已。
總之Panda君認為,諸葛亮根本就是一個有極強當官慾望的人,“不求聞達於諸侯”,只是嘴上說說,自己給自己貼金而已,嘴上越是說什麼,也就越想隱藏什麼。要是他也姓“劉”,或者像孫權一樣有個”好爸爸“和”好哥哥“,說不定他也要搞個皇帝噹噹。

文螢之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不求聞達於諸侯”,他真的是不想岀仕嗎?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三顧茅廬說起,劉備真的這樣做了嗎?

歷史上越是具體的細節,就越是有問題,越是不靠譜。楚漢戰爭中的鴻門宴,很多史學家都認為是子虛烏有的。魏晉時期,不肯摘道旁梨子的王戎,位居三公。《資治通鑑》把他描繪成一個十足的吝嗇鬼,賣梨子都要把梨核鑽破,讓別人家不能種他家的品種,王戎天天晚上和自己的老太婆一起數錢,你說這有可能嗎?

《三國志》中說,劉備凡三往,乃見。但也有令一種相反的看法。《魏略》中曾記載,是諸葛亮先去拜見劉備的,大家一起談論一段時間後,其他人都散去了,只有諸葛亮留了下來。這時,劉備正在編織一件工藝品,劉備家以前就是織蓆子的。諸葛亮說,將軍不是有遠大的志向嗎?怎麼還在這織這些破玩意兒。劉備於是扔下手中的活,回答道:說什麼呢?我只不過是聊以忘憂而已。諸葛亮建議劉備把沒有戶籍的都收錄在冊,結果,劉備的實力很快增強了,並由此知道諸葛亮的才幹,開始以上等的客人對待。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諸葛亮的隱居,是在修煉本領,等待時機。其實,中國古代文化中早就有這樣的傳統,有機會,就開創一番事業,沒有機會,就如《易經》中說的,做到潛龍勿用,遁世無悶。伊尹憑藉做飯的本領,才得以接近商湯,用做飯來比喻治國之道,打動君王。姜尚到渭水釣魚,才在八十多歲高齡時,獲得風虎雲龍的君臣際會。誰願意默默無聞的老死在鄉村中。

看看諸葛亮寫的《誡子書》,非寧靜無以致遠,你就明白,諸葛亮是深通儒家文化精髓的。只有紮下身子,潛心鑽研,才能實現遠大抱負,不然,只能悲守窮廬,一輩子困在家裡了。

再說,諸葛亮年輕時,常抱膝吟嘯,好為《梁甫吟》,也顯示他遠大的抱負。《梁甫吟》是漢樂府曲名,諸葛亮吟誦的詩句為: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相國齊晏子。晏子已經很牛了,但他用陰謀,殺害齊國的三位勇士,讓諸葛亮感嘆不已,他認為自己擁有管仲,樂毅的才能。諸葛亮為什麼不自比伯夷叔齊?岀仕意圖已顯而易見了。

世上有幾個真心隱居的,世人曾如此評價光武帝劉秀的發小嚴光:一看羊裘便知心,虛名傳頌到如今。陸游更是說,莫須更論嚴光輩,直至巢由錯到今。

結束語:諸葛亮不是不想岀仕,而是不肯輕易岀仕,他的夫人黃氏是荊州大族,與劉表,蔡瑁都是親戚,想做官很容易,他是在等待一位能夠推心置腹相交的人。正如賈詡選擇張繡一樣,這就叫良禽擇木而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