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近现代名人——刘尧汉

刘尧汉(公元1922年—2012年),彝族,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马街乡沙坦郎村。新中国第一个彝族教授。

1939年,升入楚雄中学;1942年,考入云南大学生物学系。1943年,转入云南大学的社会学系,投身于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等研究事业。1947年,云南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担任社会学系助教。1953年,晋升为云南大学讲师。同年3月,调到中央民族学院西南民族研究所工作。1980年,由讲师破格晋升为研究员(教授)。1983年,接受楚雄州委州政府的聘请,离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来到楚雄智力支边,兼任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所长。 2012年11月10日上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

主要贡献

一、对唐代“南诏”国为中国领土提供了有力证据。“南诏”国的族属问题曾引起多国学者长期争论,刘尧汉通过深入调查,获得南诏国后裔族谱等新证,从而论证“南诏”是彝族先人建立的国家,平息了有些泰国学者认为“南诏”为泰国先民所建等无据之说。

二、对中国文明的源头做了新的探索。传统观点认为中国文明的源头是黄河流域。刘尧汉通过元谋人的发现等多学科的综合探索,提出长江流域也是中国文明源头的观点。

主要著作:《彝族天文学史》、《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太阳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彝族文化放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

主要荣誉:1990年入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国际名人录》第十一卷。同年10月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1997年9月9日中央电视台《—》的“东方之子”栏目对其学术成就进行了专题报导。1999年11月中央电视三台《古老的村庄和今天的歌谣》专题片报导了刘尧汉先生对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实地调查情况。2000年7月,中央电视四台在《走进文明源头》专题报导了刘尧汉先生我对彝族十月太阳历的研究成果。由刘尧汉先生主编的《彝族文化研究丛书》于2000年7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重庆厅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暨研讨会,至2001年这套丛书已经公开出版了40部。

云南近现代名人——刘尧汉

刘尧汉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