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封建王朝,为什么疆域更为辽阔的元朝存在感却那么低

成吉思汗的出现似乎就是历史的安排,包括他接下来的子孙后代都表现出了极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他们麾下的蒙古骑兵向世人展现了不可阻挡的军事力量,所到之处,敌人皆望风而降。最终,忽必烈灭掉南宋完成了对中华地区的大一统,建立了元朝,定都大都,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同样是封建王朝,为什么疆域更为辽阔的元朝存在感却那么低

成吉思汗

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都试图完成大一统,其中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实现领土上的“统一汉地”。元朝不仅仅统一了汉人地区,还将疆域扩展到了中亚和北亚,连同其附属的四大汗国基本覆盖了整个亚洲大陆,其军队甚至打到了欧洲多瑙河流域。然而,一个疆域如此辽阔的封建大帝国,其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存在感却极低,甚至存在一种争论,元朝到底是不是属于中国古代史?算不算中国历史的一段?

同样是封建王朝,为什么疆域更为辽阔的元朝存在感却那么低

元朝和蒙古帝国版图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小编认为,大致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狭隘”的民族政策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长期和谐共存。蒙元统治者把各族人民分化为蒙古人、色目人(吐蕃、契丹、波斯、突厥等少数民族)、汉人(北方的汉人、契丹人和女真人)和南人(原南宋境内的汉人)四等,汉人和南人与牲口同价,在法律上确立了蒙古人的最高统治地位以及汉人和南人的奴隶从属地位。此外,元朝统治者对汉文明一直带着一种排挤和鄙视立场,没有融入其中,也不愿意让民族与民族之间进行文明交流和交融。所以,在不少后人心中,元朝那段历史是屈辱的,强烈的“自尊心”让他们无法认同那段历史。

同样是封建王朝,为什么疆域更为辽阔的元朝存在感却那么低

二、历史典籍的缺失

朱元璋打败元朝军队后,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带着数以万计蒙古人退回了蒙古草原,他们带走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众多记载元朝的历史典籍。失去了历史文件,后人该如何编修元史?大致也是隔山买老牛,多数只能靠杜撰了。

三、明清的刻意忽视

明朝作为接下来也是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自然对打败汉人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朝代不感冒。同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清朝也没有给元朝面子,在对元朝轻描淡写的同时几乎实行了全面的汉化,至末代皇帝溥仪时甚至已经无法用满语进行书写和对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