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楊再遭“涉藥”?承受場外的聲音,是冠軍的另一場戰爭

1月27日,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稱,游泳奧運冠軍孫楊因為與興奮劑檢測人員發生衝突,他的安保人員用錘子雜碎了已經密封的血液樣本瓶,可能面臨終身禁賽。這篇報道在社交網絡迅速傳播。

當日,孫楊委託代理律師及中國游泳協會均發佈聲明,稱報道不實。27日下午,藍鵬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起淮在微博發出律師聲明,稱此前IDTM公司三名工作人員對孫楊進行賽外反興奮劑檢查,檢查過程存在多項違規操作,該不實報告隨之被提交至國際泳聯。此後,國際泳聯舉行了聽證會並做出裁決,認定孫楊不存在違反《世界反興奮劑條例》的行為。

孫楊再遭“涉藥”?承受場外的聲音,是冠軍的另一場戰爭

中國游泳協會針對相關報道也發表了聲明,承認了國際泳聯反興奮劑委員會的認定,孫楊沒有違反FINA有關反興奮劑規定。

事實上,孫楊被爆出涉藥事件已不是第一次了

2014年5月,孫楊在全國游泳冠軍賽一次賽內興奮劑檢查中呈陽性。國家體育總局反興奮劑中心對他處以禁賽三個月、取消冠軍賽1500米冠軍和罰款5000元的處罰。

不過,在禁賽處罰宣佈的10天后,澳大利亞泳協宣佈不再歡迎孫楊赴澳訓練。原因自然是沸沸揚揚鬧了已經近10天的孫楊“涉藥”事件。

孫楊雖藥檢不合格,但查出的違禁藥物並不是可以提高運動成績的興奮劑,而是治病療傷的常用藥物,只不過,孫楊沒有按照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規定使用。從本質上來說,孫楊“涉藥”事件的性質並不惡劣。但澳大利亞泳協為何“小題大做”,將曾長期在澳訓練的孫楊列為不受歡迎的人物?

孫楊再遭“涉藥”?承受場外的聲音,是冠軍的另一場戰爭

而這也給霍頓網噴孫楊是“興奮劑騙子”留下了口實,在賽前賽後幾度挑釁。

里約奧運會首日,孫楊以0.13秒之差輸給了澳大利亞選手馬克·霍頓,無緣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孫楊憾負之後,霍頓的一番譏諷點燃了中國人民心中的怒火。他稱孫楊是“嗑藥的騙子”,並表示自己和任何服用興奮劑的運動員都有過節。

其實,這也可能是一場場外的“攻心之戰”

當時,這樣的一盆髒水潑在孫楊身上,他也有受不了過,也崩潰過。甚至一度流露出不想練的情緒,萌生了就此退役的念頭。經過了一週的痛苦心路歷程,孫楊艱難地恢復了訓練。

運動員經歷一些打擊和挫折很正常。但是,在挫折過程中爬不起來就此消失的運動員從來不在少數。索性,孫楊不在消逝的行列中。

孫楊再遭“涉藥”?承受場外的聲音,是冠軍的另一場戰爭

他的教練張亞東說過,在澳訓練期間,不少澳大利亞媒體不斷不懷好意地採訪他,影射地提到他涉藥的事情,張亞東說:“那個階段孫楊已經堅強起來了,他認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就沒有再受外界的這些干擾。”

也許,我們甚至可以嘗試感謝那些場外的騷擾。一次又一次的國際大賽磨鍊了運動員的技術,而一次次的場外風波,裝點了運動員那顆堅毅的心。

孫楊再遭“涉藥”?承受場外的聲音,是冠軍的另一場戰爭

興許,孫楊一天不退役,圍繞他的風波就不會平息,也難怪現在的孫楊能委婉而平靜地回應記者說:“場外爭議對我來說是小陣仗,已經見怪不怪了。”


不去分析什麼陰謀,我們只聊“清者自清”

強者,不是別人說出來的,實力自能證明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