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後,為什麼白起寧肯得罪秦王,也不願再攻打邯鄲?

一卷青史


看看秦王命白起為將攻邯鄲時,白起回覆秦王時說的。

“邯鄲實非易攻,且諸侯若援救,發兵一日即到。諸侯怨秦已久,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但傷亡者過半,國內空虛。我軍遠隔河山爭別人的國都,若趙國從內應戰,諸侯在外策應,必定能破秦軍。因此不可發兵攻趙。”

這裡面透露幾個字面意思:

(1)\t諸侯怨恨強秦已久,秦攻趙,諸侯很大可能會出兵相救;

(2)\t邯鄲距諸侯近,距秦國遠,秦攻耗時久,諸侯救時間短;

(3)\t秦攻趙,容易腹背受敵,儘管趙國因內空虛,但也不是三兩天能打下來的,諸侯來救,容易對秦軍形成合圍之勢。

可見白起根據當時的時局做出了正確的判斷,此後秦王派王齕為大將,圍攻邯鄲,久攻不下。楚國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傷亡慘重。白起得知後說:“當初秦王不聽我的計謀,結果如何?”秦昭襄王聽後大怒,強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稱病重,經范雎請求,仍稱病不起。由於病體不便,白起並未立即啟程。

白起與範睢之間的積怨已久,白起長平之戰後原計劃一舉攻破邯鄲,因範睢恐白起功高,無他立足之地,獻計秦王,使白起功敗垂成,白起不再起兵也有看秦王和範睢笑話的意思。

秦軍戰敗消息不斷從邯鄲傳來,昭王更遷怒於白起,命他即刻動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帶病上路,行至杜郵(今陝西省咸陽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與范雎商議,“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白起拿起劍自刎時,仰天長嘆:“我對上天有什麼罪過,竟落得如此下場?”過了好一會兒,他又說:“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軍降卒幾十萬人,我用欺騙的手段把他們全部活埋了,這就足夠死罪了!”說完自殺。時為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

白起死時,從另一方面也透露了他對長平之戰坑殺四十萬降卒的悔恨之間,我認為白起之所以寧願得罪秦王,也不奉命主要就是這幾個原因:

(1)\t時局形勢不利,取得機會小

(2)\t臨敵時,有小人(範睢)進讒言,對己不利;

(3)\t對坑殺降卒的悔恨及恐懼;

(4)\t想看秦王和範睢的笑話。





水漫太平洋


白起之所以一再拒絕攻打邯鄲有三種可能,第一:他確實可能心懷不滿!長平之戰後,白起本打算乘勢進攻邯鄲,一舉滅掉趙國,然而趙國派出說客蘇代說服了秦國宰相范雎,范雎深怕白起滅掉趙國會升任三公位居其上,於是以秦兵疲憊為理由建議秦王接受趙國割地求和,秦王同意。白起因此與范雎結仇,雖然後來秦王改變主意又再度攻趙,但是白起對秦王心懷不滿而拒絕領兵是有可能的。

第二,白起確實認為不能取勝。雖然坑殺趙兵四十萬從人道主義而言很殘忍,但白起此舉一舉摧毀了趙國的野戰軍主力,替秦國後來一統天下掃除了最大的障礙。而且白起故意留下兩百多小孩回趙國報信,一夜之間趙國幾乎是家家痛哭,此時的秦軍如果一鼓作氣進攻邯鄲是極有可能獲勝的。但是既然秦軍已接受趙國求和且已回軍,此時再去攻打趙國一方面是背信棄義,失去了輿論上的正當性,另一方面則是秦軍銳氣已消,一根繃緊的弦一旦鬆了下去就不是那麼容易重新拉直。加上各國不可能看著趙國滅亡,援軍馬上即到,這個時候再去攻打趙國是不智的。

第三,白起有可能真的患病!秦王一連幾次命白起出徵白起都是以患病為由拒絕。雖然這個理由更有可能是推脫的藉口,但是萬一白起真的重病在身呢?在那樣一種情形下,就算白起是真的得了病也逃不出被殺的命運,首先白起敢拒絕秦王賜予的官爵,對君王而言這就是最大的不尊重,而白起被貶後又口出怨言就毫無疑問的會讓秦王火冒三丈,對於君王而言,一個膽敢拒絕接受命令,膽敢對君王不滿的將領可能比敵人更加可怕!他寧願殺掉這個功勳蓋世的英雄也不要在身邊埋一顆定時炸彈,白起這種有個性不受控制的英雄或許是後人追捧的對象,卻不是君王需要的臣子!



石敬瑭


長平之戰—秦、趙兩國戰略性決戰,秦國暗中換帥,武安君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採取佯敗退後,誘敵脫離陣地,從而分割包圍的策略,最終大敗趙軍,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此戰加速了秦國一統中國的速度,也奠定了橫掃六合的軍事基礎。白起此舉也令六國膽寒,人送外號“人屠”。

白起本可一舉乘勢攻下邯鄲,卻為何沒有繼續進軍呢?我想這正是作為一個軍事家最厲害的地方,異乎尋常的戰略眼光和審時度勢的大局觀。

自身原因:

一:長平之戰秦軍雖勝但士卒傷亡近半,國內也已一窮二白,無力維持。秦實無力攻滅趙國。

二:長平之戰耗時三年多,遠離本土,戰線過長,士卒士氣低靡。而精銳損失慘重,新兵能力有限。

三:朝堂之上秦昭王對範睢言聽計從,範睢妒忌白起軍功,恣意誹謗。君臣二心,大事難成。

外部原因:

一:趙軍的頑強,儘管戰敗,但這股源於名族氣節和尚武精神的頑強也讓秦軍不寒而慄。坑殺趙軍也讓趙國舉國同仇敵愾,攻滅趙國難上加難。

二:趙國遊說與其他五國,陳述厲害關係,諸侯各國也紛紛站在趙國這邊。




開心小蟹


哀莫大於心死。個人覺得 :大秦帝國之崛起中的白起與秦王的對話已說明這個問題。

白起獨自承受殺降之惡報,秦王撤兵,將士建功立業之心未得到安撫。那時的白起已爵封武安君官至上將軍,那時武將成就的巔峰就是滅國(滅當世強國之一的趙國,這成就可謂當世第一人,滅國難,滅大國更難)。一戰而滅趙國,白起此舉當奠定兵家當時的歷史地位,三晉影響秦國東初將成過去,長平之戰當算完勝。此功業對年過半百的白起還會有第二次機會嗎?趙人若知白起掛帥,復仇之心所提升的戰力,可能會讓白起飲恨。六國若明白今日的趙國就是明日的我國,能不拼死救援嗎?此次退兵,葬送的是白起一生的機會。

白起滅趙的可能性:白起作為兵家大師,深知“不知戰之弊焉知戰之利”這句話的精髓,對後續滅趙當有妥善方法。長平之戰後其餘五國畏於秦國壓力合縱當不會立即形成戰力,同時秦軍面臨的糧草壓力當可在趙國解決(長平之戰雖耗光了趙國府庫,但那些王公貴族的私庫也可補充秦軍,還有趙王沒錢,也沒見他和他身邊的人吃不上飯)。至於滅趙戰法:少量精銳騎兵直插邯鄲城下,大部隊後續合圍邯鄲城,並派使者招降趙王,趙王若不肯,則揚言破城之日屠城;其二通告其餘五國,來共同瓜分趙國。中國歷史上的滅國之戰大都是中心開花的策略,都城破,國君降或身死則宣告國滅。

“崛起”中白起那句“我不是條狗”就道盡了白起的心境。電視劇“崛起”中的片段講的還是很合理的,至少邏輯沒有問題。一片赤心,付諸東流,白起已無所適應。非成業難,而得賢難,非得賢難,而用之難,非用之難,而任之難。



瑰意桐楚


很高興為您解答歷史上白起為何至死都不願意攻打邯鄲!

白起是誰,他可是秦國有名的第一號殺神(殺神白起),南征北戰戰無不勝,令各諸聞風喪膽,一般的名將都不敢在他面前囂張,尤其是歷史上最為出名的長平一戰,消滅趙國40萬大軍,那時候他的威信簡直是達到了頂峰,而重創趙國以後秦軍休養生息了一段時間,再次出征,但這次白起不去了。為什麼

第一:白起賭氣,因為長平之戰以後,白起請命繼續攻打邯鄲。這時候秦王聽取了范雎的意見,修養生兵,拒絕出兵,

第二: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秦軍雖然修養了,但是趙軍同仇敵愾,你想想,連投降的你都坑殺了,誰還敢投降,所以秦軍來了也只能死戰,況且被坑殺的都是趙國的子弟兵,趙國的百姓與士兵都團結一致,為了報仇,那麼凝聚力肯定是非常強大的。

第三:白起積累了太多的仇恨,殺的人太多了,可以說是各國都想治他於死地,所以對付他無所不用其極,他在想耍點陰謀詭計就難得多的多。

第四:白起覺得秦王對他已經不在信任,萬一真的又打贏了,白起還有用武之地,就有可能被清算的可能,這樣還不如讓戰鬥僵持著,這樣就不會動他。

但綜合歷史見證,白起主要的原因就是得罪了一個小人范雎,又把秦王想的太好了。


小司馬的童話


白起作為戰國時期的四大戰神之一,一生70餘仗,且從未有過敗績,這說明什麼?

說明戰國時期的白起並不是有勇無謀的匹夫,這一仗能不能打?怎麼打?地形如何?是否對我軍有利?等等這些問題,絕對事先做出合理的分析,白起用兵,向來會初步分析敵我形勢。接著深入揣摩敵人想法,所以其圍殲戰才會運用的爐火純青,這樣的成功,我們能說是偶然嗎?很顯然這樣的一個大人物,自是對每一次的戰役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絕不是那種人雲亦云者,秦王作為他的頂頭上司,其旨意無法拒絕也是不能拒絕的,即便在這種情況下,白起依舊冒著得罪秦王風險,也不願意去攻打邯鄲,說明以當時的情形來看,確實是不易出戰的。

長平一站,白起以坑殺四十萬大軍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當時沒有乘勝追擊,一舉拿下趙國,事實上,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時隔一年以後,向趙國發動邯鄲之戰,此舉實屬不明智,白起反對這時攻打趙國的邯鄲,有以下幾點原因:離長平之戰已有一年之久,趙國修身養息,君臣同心,長平之敗,讓其不僅加強內部防禦,其外交政策也在同步進行,倘若這時強攻,不僅很難攻下趙國,還可能會引起各國合縱伐秦。畢竟對其他國家而言,只有相互鉗制,才能長久。還有一點,我們不可忽視,就是白起在一年之前的長平之戰,坑殺了四十萬趙軍,這時如果白起領兵,還可能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長平之戰, 因為丞相范雎的從中阻撓,讓白起錯過了一舉殲滅趙國的最佳時機,那時的白起頗為無奈,難免有怨恨之心,對此卻也只能無可奈何,現下,邯鄲一戰,白起綜合分析之後,發現完全沒有可打性,所以只能稱病推脫了。

最終的結果,也是如白起所料,秦王派出去的王陵、王齕都沒能攻下邯鄲。

白起也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最終還是被秦王給賜死了,畢竟一個功高震主,且不能為君王所用的武將,不能留就只能殺之,以免流入他國成為威脅。


劍氣舞動四方


白起,戰國四大將之首,一生大小百餘戰,無一敗績,被稱秦國戰神,作戰風格詭異多變,對多種兵種的協調運用爐火純青,尤其善殲滅戰,具統計,白起一生殲滅敵軍一百多萬,甚至有史學家認為,他的這種屠殺導致戰國七國紛爭提前結束。凡白起掛帥出征,六國將領莫敢於之戰,所以長平大戰,白起在暗中指揮,一直到包圍趙括大軍後才浮出水面。

白起對戰場形勢的把握,瞭如指掌,長平大戰班師回朝之後,他認為一方面秦軍沒有一鼓作氣攻滅邯鄲,軍隊氣勢已弱,二來將士常年在外,剛回家再匆忙徵兆,軍心不穩,三來,長平殺降已震動六國,再出兵很容易招致反彈,四來,趙國邯鄲是大城,趙軍已有喘息機會,再進攻,短時間內打不下來,己方糧道供應是問題,也更容易被六國捉住機會,被斷後路。所以白起不主張再進攻,再者他本人也頗有傲氣,對秦王聽信範睢,讓他班師回朝也有不滿,估計也有心想噁心一下秦王,最後滅趙不順,信陵君合縱大敗秦軍,他仍是拒絕掛帥出征,秦王便對他起了殺心。


1759682


我分析是這樣幾條原因。

第一,白起認為確實沒有勝算,不願打有損聲名的戰爭。秦王命白起為將大舉攻趙,白起拒不受命,肯定經過認真盤算。他對秦王說,趙自長平敗後,君臣憂懼,勤於國政,務耕備戰,且卑詞厚禮結交五國,趙為天下強國,雖經慘敗但仍具實力,且完成合縱,專務抗秦,故秦攻趙必敗。並勸國君慎重考慮攻趙事宜。秦王不聽白起意見,後來戰爭果然不利於秦國,秦王質問白起,白起回答,趙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猶勾踐困於會稽之時也。以軍伐之,趙必固守。挑其軍戰,必不肯出。圍其國都,必不可克。攻其列城,必未可拔。掠其郊野,必無所得。兵出無功,諸侯生心,外救必至。臣見其害,為睹其利。併力主秦國在各國援軍趕來之前,儘快結束這場沒有結果的戰爭。事實確實如白起所言。這種情況可以參考林彪不願掛帥抗美援朝的舉動。

第二,暗含表達和發洩對秦王、宰相在長平之戰後的嚴重錯誤決策不滿。如果按照白起的意見,長平之戰得勝後一鼓作氣打下去,很有可能是就成功的打下了基本空虛、防守力弱的趙國國都邯鄲。然而,在秦國宰相的建議下,秦王不顧白起的反對作出了罷戰撤軍的決定,讓白起失望之極,讓他建立豐功偉業的願望落了空。既有現在,何必當初?白起當甩手掌櫃當然有理,當初的委屈找誰說去?

第三,維護個人的尊嚴。白起是百戰百勝的將軍,走到如今這個地步,不是隨便被人擺佈,任人欺辱的主,儘管你是秦王,你的地位比他高,你的權利比他大。但他白起好歹也是名將,有他的地位,有他的尊嚴,他有他要求。說別的他白起可能不懂,但說打仗,他就是權威。尤其是在這關鍵時候,你秦王要是說軟話來求我,事情還可商量,但是你秦王耍態度,耍蠻橫,耍權威,只能激怒起白起的反感。參見蘇德戰爭蘇聯危機時斯大林責罵朱可夫,朱可夫要求撤自己職務予以強硬抗拒。

第四,個人的脾氣秉性所然。一個人官越大,當然脾氣也漸長。尤其是白起這種戰功卓著的人,也應該是個比較高傲的人。尤其是在事實證明他所說是對的情況下,秦王不但不承認錯誤,反而蠻橫要求他去做他不願意做的事,去打一場不能取勝的戰爭,做損害他的名聲的事,白起當然堅決強烈抵制了。

第五,堅決不願再次背黑鍋。據說白起殺降,儘管是白起同意,但也是受秦王和宰相的逼迫所致,替他們背了黑鍋。因為秦王和宰相聯合壓制派送軍糧時間,迫於軍糧供給不足問題,白起必須採取殺掉幾十萬降卒才能化解這個問題。現在秦王和宰相打不下敵國首都,又讓他來收拾這個攤子,如果他打不下來的話,是給秦王和宰相的錯誤買單,不僅給自己這個戰神臉上抹黑,而且還要替他們所犯的錯誤背上黑鍋。因此,白起是堅決不掛帥,但他也可能沒想到,卻為此付出了生命。


李渝泉1


“自古忠臣無好死,留下奸臣禍千年”這是一句古人留下的悲壯句子。

白起在春秋戰國時期算是名將忠臣了,之所以得罪秦昭王,不單單是因為長平之戰的勝利,同時也有功高震主的因素。

加之范雎對秦昭王的讒言(范雎應該算是一個投機者,會審時度勢在幾個國君面前,最終選擇了秦昭王那裡做了相國,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雖然在後世司馬遷對其評價算是功成名退了。

我們說白起:當時除了擁兵自重外,剩下的就是功高震主了(古代帝王對臣子的獎賞就是冊封,土地,金錢等等),對白起來說長平之戰後再繼續滅趙,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秦昭王拿什麼獎賞白起呢?加之范雎這樣的人能不眼紅嗎?自然而然妒忌心會有。

或許白起自己和他的下屬同樣能看到這些問題的所在,如果說白起有不屑一顧和飄飄然的感覺不是沒有,在秦昭王和范雎的所謂相互配合下,白起拒絕攻趙也不是說不通的。稱病推辭只是想看看結果而已。

在後期秦昭王再次啟用白起時,白起的再故推延,加之范雎及白起自身原因,其最後結局。。。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易美吳毅


長平之戰後,武安君分軍為三,拔武安、皮牢、太原等地,韓魏恐,於是使蘇代說應侯。

應侯范雎擔心武安君功勞太大,而使自己居於其下,便說秦王,許以韓趙割地求和。於是秦王罷兵。

次年,秦遣王陵攻邯鄲,少利。此時武安君病癒,秦王想要武安君率軍功邯鄲。武安君曰: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之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秦雖勝於長平,士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唉。武安君終辭疾,不肯行。

白起認為此時攻打邯鄲的時機已經錯失了,又長途攻打敵國國都,很有可能失敗,不肯接受上命,也為後來被秦王賜死留下了禍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