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期各國都在致力於將槍械制式化,三八大蓋是日本在二戰時期的制式步槍嗎?

度度狼gg


其實早在二戰之前各國都已經開始將槍械制式化,以降低後勤的壓力,便於補充彈藥等工作。而日軍也是如此,二戰中三八式步槍是日軍的制式步槍,不過與此同時日軍還裝備有九九式步槍。

武器裝備的制式化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熱兵器成為戰爭主要武器之後,這能顯著降低後勤補給的壓力。比如19世紀後期的德國軍隊,一直使用的都是7.92X57毫米彈藥,直到二戰中的毛瑟98K步槍、MG34/42機槍、G43步槍、FG42步槍等,使用的都是這種彈藥。而且往往是一種步槍作為絕對主力,一戰中是Gew98步槍,二戰中則是98K步槍,在維護等方面也有很多方便之處。

而像日軍也是如此。日軍在19世紀末裝備的三十年式步槍可靠性不足,在東北亞等環境中很容易出現故障無法正常使用,於是日軍在1905年推出了三八式步槍,可靠性更強,也由於巨大的防塵蓋設計得名三八大蓋,在二戰之前一直都是日軍的制式步槍,而且還出口到了其他國家。

但是日軍後來也發現三八式步槍中遠距離很容易過穿,而無法產生足夠強的停止作用,所以開始研發新式步槍,最終的產物就是九九式步槍,但是由於生產力等問題,一直沒能徹底取代三八式,而是和三八式一起裝備。同時作為了日軍的制式步槍。


前沿陣地


制式武器的意思就是將武器標準化、統一化,在近代時期各國都在努力將槍械制式化,以便於批量生產、統一供給子彈,以減少後勤供應的壓力。

三八大蓋就是日本三八式步槍,是日本較早時期的制式步槍,縱橫以前也寫過很多關於日本三八大蓋這款槍的文章,總體來說,這款槍彈道穩定、準確性高,是一款極適合中國戰場的步槍。

(日本三八大蓋)

然而也不知道現在抽的什麼風,竟然有大量作者認為三八大蓋就是一款神槍,甚至可以和德國的98K步槍有一拼,嚇得我一時鍵盤都按不動了。

藉著這道題,縱橫再跟大家簡單講講日本在二戰時的制式步槍。

三八大蓋是日本在1905年日俄戰爭後研發服役的槍械,而98K是德國在1935年服役的制式步槍,兩者相差三十年,你認為以德國的軍工,連製造的步槍難道超越不了三十年前的日本?

儘管兩者都是旋轉後拉式步槍,並且都可以容納五發子彈,有效射擊距離差不多的情況下,也並不代表三八大蓋可以和98K有一拼,98K的子彈口徑是7.9mm,而三八大蓋的口徑是6.5mm的,可以說,98K比三八大蓋更短一些,質量上更輕一些,卻比三八大蓋打的更遠,威力更大,使用上更安全簡單、性能更穩定可靠。

(德國98K步槍)

在這樣的情況下,僅僅因為三八大蓋更穩一點就敢說三八大蓋比98K更優秀?

在這裡用三八大蓋與98K做對比,實際上跟這個題有很大的關係,大家要注意,兩者相差三十多年,並不是三八大蓋不優秀,而是跟98K等同時代的槍械相比,早就已經out了。

三八大蓋是日本的制式槍械不假,也是侵華戰場的主要武器,但是卻並不能說是日本在二戰時期的制式武器,二戰是1939年9月開始的,在1939年日本研發並生產九九式步槍,1940年7月正式被定為制式步槍以取代三八式步槍。

由此可見,日本在二戰時期的制式步槍應該九九式步槍才對!

(日本九九式步槍)

三八大蓋在使用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就是威力不足、衝擊量小,所以,從1920年開始日本就開始著手研製更粗口徑的槍械,1932年7.7mm口徑的九二式重機槍被定為制式重機槍,隨後日本就有意將三八大蓋的口徑提升到7.7mm,為的就是增加威力,務必要求擊中就要命。

槍械的進步就在於這裡,新研發的九九式射擊精度和三八大蓋差不多,但是威力更大一些,擊中目標後對人體的傷害遠比三八大蓋要大的多。

我們一直將三八大蓋當作日本在二戰時期的制式武器其實是一種錯覺,之所以會造成這種錯覺其實也和日本的政策有關係。

(旋轉後拉式的特點)

日本本來是打算用九九式步槍全面更換三八大蓋,奈何日本資源短缺,而中國戰場已經進入相持階段,再加上三八大蓋在中國的超強適應性,日本侵略者最終採取了一個折中的策略,就是中國戰場使用三八大蓋,兵工廠不再生產三八大蓋而生產九九式步槍,其他戰場則使用新生產的九九式步槍。

於是就有了,日本用已經停產的武器對付中國戰場,新研發的槍械投放到太平洋戰場上與美軍拼殺,我國因此對九九式步兵並不瞭解,甚至不知道日軍已經更換了制式步槍。

三八大蓋從1905年投產到1940年停產的三十五年中,一共生產了三百萬支,而1939年投產到1945年停產的九九式步槍一共生產了二百六十萬支。

從這個產量來看,九九式步槍也比三八大蓋影響力更大。

但是九九式步槍的口碑並不如三八大蓋好,縱橫有以下幾點原因,一個是在二戰後期日本生產資料不足,因此開始了粗製濫造,導致很多槍械性能不穩定;另一方面是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士兵很多都是從中國戰場上調過去的,這些士兵因為用慣了後坐力小的三八大蓋,再用後坐力大的九九式步槍自然有些不習慣,日本人的思維本身就比較固化。

兩款制式步槍相比於同時代的槍械來說並不明顯落後,但是日本人在槍械上的思維終究還是差了那麼一點意思,這就跟日本的軍國政治體系有關了,日本的軍官注重學歷,只有經過日本陸軍大學畢業的才能擔任高級官員,最次也要日本陸士畢業,然而這些人拿槍的機會還是比較少的。

在日本,普通士兵永遠也晉升不到高層,這一點跟德國就差很多了,二戰時希特勒、隆美爾等高官在一戰時都是抗過槍的老兵,對於槍械的研發,德國軍官始終很重視,因此才能在二戰中相繼研發出各種類型的劃時代槍械,例如MG42通用機槍、MP40衝鋒槍、MP44突擊步槍,始終引領二戰槍械的風騷。


史論縱橫


制式化步槍老早就開始了,比如腐國18世紀的弗格森步槍,德棍19世紀的德萊塞針發槍。這些都是制式化的步槍,統一零件,統一口徑,方便戰時後勤補給。所以我的意思是,制式化這個事兒排隊槍斃年代就已經開始了,而不是二戰之前。


而三八大蓋出生於1905年,是為了替代三十年式步槍(金鉤步槍)在日俄戰爭當中暴露的可靠問題而研發的。從1905年到1945年日本戰敗,三八就是日本的制式步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