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70岁时 能否重走父亲的路

小编手记 8月25日,七点半 得胜沟

今天,内蒙古武川县大青山深处的得胜沟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大多六、七十岁,来自北京,他们要从得胜沟出发,到钻天沟,再到井儿沟…

这些地方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景点,为什么要去这里呢?

等你70岁时 能否重走父亲的路

原来这些老人的父辈们在抗战时期,都是大青山支队的一员。

2018年是内蒙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创建80周年,他们决定重走父辈们走过的道路,看看父辈们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位于内蒙古阴山山脉中段,创建于1938年9月。它是晋绥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抗战时期条件最艰苦的根据地之一。

1938年6月,八路军120师决定抽调358旅715团和师直骑兵营一个连,组成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因为司令员名叫李井泉,所以这只队伍也被称为“李支队”。

在李井泉司令员和姚喆参谋长的率领下,大青山支队从晋西北挺进大青山,六战六捷,横扫阴山七百里。在当地蒙汉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创建了东起乌兰察布辉腾梁、西至包头的乌拉山、南至与山西交界的长城,北至乌兰察布草原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等你70岁时 能否重走父亲的路

在得胜沟司令部遗址前留影

得胜沟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部遗址位于武川县西南方向的得胜沟乡得胜沟村。这里四面环山,地形十分险要。支队与党政机关领导人李井泉、姚喆等先后在此工作,指挥着大青山地区的抗日斗争。

九点半,老人们从得胜沟出发,在得胜沟西南方向出现了一条潺潺流水的小河,抬起头,便看见一条蜿蜒而下的沟壑横亘在大山之上,崎岖险峻,遮天蔽日,这里就是钻天沟了。

看着眼前险峻的道路,老人们说,不管多难,我们一定要穿过这条钻天沟,到达山顶。一路上,他们始终走在队伍的最前方。那么,山顶有什么呢,他们为什么坚持要来这里呢?

一路上大家互相扶持,相互鼓励,终于登上了山顶。原来,这里是当年李井泉支队的重要电台所在地。

等你70岁时 能否重走父亲的路

电台被安置在一个特别隐蔽的山坡里。那个时候,电台承担着传递重要信息的任务。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不能烧火做饭,怕烟雾暴露电台的位置。老人们在这里触景生情,聊起了父辈们的故事。


虽然只是平凡的小故事,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年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在井尔沟“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军事学者王晓建也讲述了一个磨盘沟的故事。


等你70岁时 能否重走父亲的路

井尔沟 军事学者王晓建讲述磨盘沟的故事

当年,大青山区的群众白生宝看到驻扎在这里的大青山支队,没有加工粮食的工具,他就独自一个人走了十几里路,从沟外背回了一个大磨盘。有了这个大磨盘,部队才有了加工粮食的工具。可是,这个石头大磨盘足足有三百多斤重,可以想象白生宝把这个石磨盘背进沟里是多么不容易。为了感谢老百姓对支队的支持,从此,这条沟就被叫做磨盘沟。

故事虽短,但是情意绵长。在那样的特殊时期,军民之间互相支持,砥砺前行的鱼水之情更加令人动容。

这次活动是老人们

自发组织的。

他们说重走父辈走过的路

才真正体会到当年的艰苦卓绝,

只有亲听一方乡音,

才真正体味军民一心的鱼水情深。

接下来

老人们还会继续沿着

父辈们的足迹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