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的古代習俗,原來老祖宗們也愛玩溜冰!

今日正值小寒,俗話說“小寒大寒,凍成一團”,在這一年最冷的日子裡,我們都會想縮在被窩子裡,而比我們生活條件更差、氣候更冷的老祖宗們,他們又是怎麼過小寒的呢?

小寒的古代習俗,原來老祖宗們也愛玩溜冰!

學生放寒假

在臘月臨近春節時,因為大家都要準備過年,所以學館私塾都會在小寒前後放假,稱為“放年學”。在《燕京歲時記》有說:“兒童之讀書者,於封印之後塾師解館,謂之放年學。”

這不僅僅是民間才有的習俗,官辦的書院、學堂、國子監等都有放年學的慣例。清時有記載:“每至十二月,於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內,由欽天監選擇吉期,照例封印,頒示天下,一體遵行。”只不過一般官辦開學的時間是正月初六,而民間是過了正月十五。

小寒的古代習俗,原來老祖宗們也愛玩溜冰!

作冰嬉

在古代人居密度較高的北方,人冬之後天寒地凍,冰期可以從11月到次年的4月。那時的人們在冰上行走都是用馬拉或者狗牽的爬犁,也有專門撐著冰滑行的客船。冰面特厚的地區,大多設有冰床,供遊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玩的,相當於是古代版的“滑冰”。

那時候的朝廷很重視“冰嬉”這一運動,史料上都有記載小寒節氣開始,皇宮就會陸陸續續地開展冰嬉活動。前兩年大熱的《甄嬛傳》中就有冰嬉的場景,劇中“安小主”就是以一支冰嬉舞重獲聖恩的。

小寒的古代習俗,原來老祖宗們也愛玩溜冰!

飲食習俗

而小寒作為比較重要的節氣,各地也根據物候形成了不同的飲食習俗。舊時天津一帶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來彌補冬季蔬菜不足的遺憾;南京人小寒食菜飯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了現在,以矮腳黃、香腸、板鴨這些南京特產為料的算是最正宗的南京菜飯;而廣東人則是在小寒早上吃糯米飯,也喜歡在這一時節食療進補。

小寒的古代習俗,原來老祖宗們也愛玩溜冰!

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節氣和習俗也漸漸在我們印象中淡化消失,如今人們只能從生活中尋找出歷史的點點痕跡。但是,正是有這些古老文化的底蘊存在,我們才會向前走地更紮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