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戰VS陣地戰——貿易戰是中美世紀大博弈的開局之戰

遭遇战VS阵地战——贸易战是中美世纪大博弈的开局之战

石齊平

遭遇战VS阵地战——贸易战是中美世纪大博弈的开局之战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在去年底的一場公開研討會上透露,中國決策當局已把中美貿易戰形容為一場“遭遇戰”,並說中國現在正把“遭遇戰”變成“陣地戰”。以“遭遇戰”及“陣地戰”這兩個軍事術語來描繪當前的博弈形勢,相當傳神,也很貼切。

一般理解,“遭遇戰”是指敵我雙方突然不期而遇,都來不及作細緻部署和戰術安排而倉促發生戰鬥;“陣地戰”,則是雙方已做好充分準備,依託地形建構工事,或防禦或進攻。但嚴格說來,從2018年開打的中美貿易戰,對中方而言,是“遭遇戰”,而美方卻是做足了準備主動發動攻擊。

遭遇战VS阵地战——贸易战是中美世纪大博弈的开局之战

不妨回顧自2017年1月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對華政策的演變。從2017到2018兩年之間呈現的是戲劇性的變化。2017年特朗普上任未久,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美國,做客他的海湖莊園,兩人一見如故;年底,特朗普回訪中國,雙方在北京相談甚歡。但這樣的氣氛一進入2018年,就因中興芯片的科技戰及隨後的關稅貿易戰,和美方接連打出的南海牌、臺灣牌、印太牌等而頓然消失,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比較合理的解讀是:

01

特朗普當選總統突然當上了美國領導人,對許多國政及國際事務其實並無深入瞭解,而在他學習瞭解的過程中,他信得過的一批策士與官員,如班農、博爾頓、納瓦羅等等,不僅是鷹派,甚至還可以說是仇華派,特朗普深受影響,因此領悟到對“美國優先”的最大威脅及挑戰者應該就是中國;

02

前任總統奧巴馬雖已針對中國採取了“重返亞太”“亞太再平衡”等遏制戰略,但成效不彰;

03

美國白宮及國務院分別於2017年12月及2018年1月公佈了《美國國家安全報告》及《美國國防安全報告》,前者將中俄定位為“修正主義強權”,後者指出對美國安全構成的最大威脅已非恐怖組織或恐怖主義,而是那些“強權”。因此,從2018年初開始,美國對華啟動了一連串的“攻擊戰”,打出了一張又一張的“組合牌”,美國副總統彭斯還於2018年10月發表一篇通篇指責中國的演說,也就不讓人感到意外了。也因此可以瞭解中美貿易戰對中國而言,的確是突如其來的“遭遇戰”,但對美國而言並不是。

由於突如其來,中國一開始似乎有點懵,手忙腳亂窮於應對,被動處於下風。然而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大約也就是一年),中國一方面勉力因應,在談判桌上、談判桌下與美方周旋,另一方面又從不同角度不同領域對整體形勢的發展深入盤查,瞭解研判美國的戰略目的與戰術運作。就戰略目的而言,諸多信息與現象顯示,雖然中國一再向美國倡議雙方應努力共同建構“新型大國關係”,並強調“合作”是中美兩國之間唯一的最好選擇,但美方始終無動於衷,明顯進入了“老大老二之間的矛盾”情結,正在用盡一切手段,意圖將中國遏制到再無能力挑戰及威脅它的狀態為止;至於戰術,就從貿易戰、科技戰、南海牌、臺灣牌開始,不斷加強對中國的衝擊;目的在減緩中國的崛起速度,甚至是徹底破壞中國的崛起能力。中國全面而深刻地檢視美國的戰略意圖及戰術作為,就是在做將“遭遇戰”變為“陣地戰”的各種準備——換言之,中國在心態上已充分認識到,中美貿易戰本質上正是中美兩強新世紀全球大博弈的開局。

遭遇战VS阵地战——贸易战是中美世纪大博弈的开局之战

一旦進入到“陣地戰”之後,雙方的博弈及最終勝負就取決於:(1)綜合實力的較量。從科技、經濟到政治、軍事等所有國家發展領域,目前中美雙方各有長短,關鍵是如何揚長補短。(2)博弈智慧的較量。從小到一場貿易戰談判的謀略,大到國際關係的合縱連橫及國家發展大戰略的擘畫等等。(3)定力與決心。定力是指戰略定力,決心是執政者領導者的毅力與魄力,這兩者除取決於個人之外,亦與國家政治體制的設計有關。

中美博弈,越來越有可能成為人類21世紀曆史發展的主旋律。

(作者石齊平系鳳凰衛視著名評論員)

長按識別二維碼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