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關於淮安

這裡曾是南船北馬交匯之地,與運河沿線的揚州、蘇州、杭州並稱為“四大都市”,享有“壯麗東南第一州”之譽,盱眙小龍蝦更是聲名遠播。

這裡是偉人周總理的故鄉、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的故鄉、更是國宴淮揚菜的發源地...

淮安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是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緊密圈層城市。距離南京3小時以內的車程,所以南京人民週末兩日遊的走向,都會趨於淮安。

如果正值蝦蟹上市的月份,來這裡那就太有口福啦;畢竟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淮揚菜主食材大都是江湖河鮮為主,加以細緻的烹飪,把熟悉的食材做出獨特的風味兒。

——zijing2010(途牛大玩家)

行程安排

D1:南京-淮安(河下古鎮—吳承恩紀念館—龍宮大白鯨水世界—淮揚菜文化博物館—夜遊裡運河)

D2:淮安—洪澤湖(古堰景區)—雲滄海民宿—南京

行程特點

以美食為主線,串聯淮安的文化;避開城市化遊覽,主攻美食根據地、解讀西遊記的前世今生;

1、河下古鎮, 運河古都的生活縮影,適合探美食、品歷史

2、淮揚菜文化博物館,剖析淮揚菜的歷史淵源與興衰史,感嘆數百年來的源遠流長

3、吳承恩紀念館,深挖西遊記創作史背後的故事,感嘆吳承恩未留下後人的孤苦。

河下古鎮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一早從南京出發,中午前抵達淮安。想從最初瞭解淮安就從河下古鎮開始吧。來古鎮之前,一定要惡補一下歷史才能讀出古鎮這座活著的歷史博物館。顧不上勞累,馬不停蹄進入古鎮。河 下古鎮,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西北隅,是淮安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護區之一。這裡曾誕生巾幗英雄梁紅玉、大文學家吳承恩等歷史名人。明清兩代這裡曾出過 67名進士、123名舉人、12名翰林,有“進士之鄉”之稱,文化底蘊十分深厚。這裡是古邗溝入淮處的古末口,也是曾經的北辰鎮。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經過遊客中心、跨過程公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步入河下古鎮石板街。與南方古鎮的婉約比起來,淮安的河下古鎮則更古樸大氣。這裡有仿古的商業街,也有真舊的老民居;目光從現代瞬間挪移到古樸陳舊的老房子,腦補著2500年前河下的繁榮景象。曾經鹽商的聚居地、商埠的集合點,河下每一條街巷,每一座橋樑,都有豐富的傳說故事,是全國所有古鎮中文化底蘊最為豐富的一個。河下也是典型的因運而興,因運而衰的千年古鎮...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淮安茶饊

剛剛進入石板街,就被空氣中瀰漫著的美食香味所吸引。原來是茶饊~淮安茶饊已經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茶饊是家喻戶曉的淮安小吃,香脆可口,多種搭配多種吃法。其實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了茶饊,而淮安茶饊和各地區的又不同,主要區別在於油。淮安茶饊是用麻油炸制,將白麵拉成麻繩一樣的細絲大概4寸多長繞成1寸多寬的圈圈,入滾油榨汁,火候很關鍵,要金黃且酥脆。老鄉說每天要賣1萬多個,淡季也要3000多個。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生意好的更是一家人齊上陣,忙的不亦說乎!當年在淮安,茶饊做得最好的人姓岳,所以就有了“岳家茶饊”,又因為岳氏的家宅靠近淮安城鼓樓,所以也有人稱其為“鼓樓茶饊”。如今岳家茶饊已是百年老店,中央臺的《走遍中國》《鄉土》《新聞》都曾報道過,名氣很大。在河下巷子裡幾乎家家都會做茶饊,所以在耳濡目染的影響下,口味都差不了,放心吃哦~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看到師傅們油亮油亮的雙手,就知道做茶饊已經很久很有經驗啦!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河 下是淮揚名菜第一鎮,歷代是個消費古鎮,富人多,食客多。所以廚藝大師就發明了各種菜餚來滿足富人的要求。明清時,河下是淮北鹽集散地,處於南北交往的中 心地位,這裡形成了獨特的飲食文化 ,這種文化在現如今也依舊傳承。河下古鎮的標識牌很有特色,會把美食介紹懸掛在明顯位置,讓所有來這裡的遊客邊走邊遊邊瞭解淮安美食,大讚!

||欽工肉圓

走在河下古鎮,抬眼一看都是美食介紹。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欽工肉圓是淮揚菜經典菜餚之一,也是淮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曾經是清代的著名“貢品”,又名清官肉圓,所以備受官廷老爺們歡迎,這樣算來已經有千百年歷史。製作過程並不繁瑣但要細緻:用鐵棒栓出細細的肉泥,加上調料後做成一個圓滾滾的球球,入口滑嫩,肉質鮮美。無論你進入淮安哪家餐館,都會有這道經典菜,不妨嚐嚐哦~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中午的古鎮略顯清淨,在巷子裡穿行,竹巷街、湖嘴街、羅家橋街...每條街都是滿滿的生活氣息。沒有過多的修飾,石板路、木門板、晾曬的衣服、隨處可見的摩托車...如今年輕人都外出打拼,原住民大都是老人家,他們也用目光歡迎著每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喜歡和我們聊家常。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蟹黃湯包

淮安很注重吃,所以對於美食很講究。每年淮安都會舉辦淮揚菜美食文化節。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蟹黃湯包在江蘇很普遍也很有名;大家都知道盱眙螃蟹很有名,所以淮安的蟹黃湯包有了盱眙蟹黃的加持,味道更上一籌。當蟹黃蟹肉遇上原味雞湯時,吸一口鮮香味足的湯汁,滿口留香、回味無窮;注意用吸管吸時,湯汁很燙哦。河下古鎮適合逛吃逛吃,千萬不要一次性吃飽,好吃的太多了,瞧,這些湯包,隔著皮就能看到蟹黃的顏色啦~

||福星齋清真飯館(舊址)

福星齋清真飯館舊址,這裡原是張步鰲民國初年開設的福星齋清真飯館,當時非常有名,很大很氣派,有房屋11間及院落一座,院內有古井一口。臨街面西為兩間店面,有木板店面們及木隔斷。雖然不能穿越回當時的場景,看坐落的位置就知道極好了。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吳鞠通中醫館

吳鞠通出生在河下鎮的一個書香門第,是清代溫病學家、名醫、山洋醫派的鼻祖。這座中醫館目前是江蘇省中醫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或許是因為中午休息了?沒能進去參觀學習,等下次再來吧。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很 喜歡慢遊古鎮,看看老建築,讀讀老故事,摸古觸今。仔細點的朋友們應該注意到了,河下古鎮的路細條狹長,中間是一塊塊條石鋪成,兩側是後期加寬的路面。和 一位老人攀談得知,這大塊的條石就是當年運鹽的貨船壓艙用的,鹽商每次空倉來到河下,搬掉條石,將食鹽裝進船艙然後啟程。於是越來越多的條石就留在了河 下,百姓們將這些條石用來鋪路,久而久之,帶著稜角的條石見證了河下的興衰鉅變。人走地多了,也就變得光滑圓潤了,而知道這一切的人們也一代一代老去。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花巷水龍局

按照指示牌繼續向前走,來到花巷水龍局。水龍,是古代的救火工具,擺放水龍的地方就是水龍局。水龍局是古代的消防大隊,唯一不同的是他們不是政府撥款建設,而是民間自發籌集資金成立的民間組織,水龍局的人員都是由本地的年青勞力組成,採用排班制值守,只為守候一方百姓的安危。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水 龍的底座既可以抬著走,也可以用車推著走。隨時移動隨時應急。鐵鍬、簸箕、斧頭等等都是當時的救火輔助工具。看到的這些衣服就是當年水龍局成員穿的,前面 是一個大大的火字,後背是水龍花局四個字。地上擺的桶,當地叫“鬥”,裡面刷了一層桐油,防止漏水和變形。雖然沒有金屬容器但就地取材,古人很有智慧對不 對!銅鑼,是民間最常用的報警工具,火災的大小用鑼聲的變化來反映。

||文樓

始 建於明末,最初是為紀念狀元沈坤的詩酒文會之所。後來擴建為茶酒館,專供客人“對句,猜謎,敲詩”。最後被陳氏輾轉盤下專營酒樓。如今的文樓,看上去很 新,卻是百年老店,據說對面還有武樓,文武雙全,但如今武樓已不復存在。大門口的對聯很有美食特色。更引人注目的是正對面兩棵木樁,上聯有字,下聯卻是空 的。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來到文樓,必須要吃文樓湯包,味美鮮香之餘,順口溜必須瞭解一下: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一掃光,滿口香,一定要記得哦。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傳說,文樓乃乾隆賜名,源於乾隆南巡時途經河下,被一村姑所出的上聯難住,苦思冥想也未對出下聯,於是賜名“文樓”。當年的上聯就是"小大姐 上河下 坐南朝北吃東西",博學的你們,快來對下聯吧~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白酒巷

逛河下古鎮不用急著走,兜兜轉轉隨時感受這裡曾經的輝煌。不經意間看到一條打開雙臂幾乎能觸及兩邊房子牆壁的巷子。很舊,抬頭一看是白酒巷,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應該是當年賣白酒的地方未深入行進,未見得酒行林立。或許擺酒巷早已廢棄只標識地點而已。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再往前走就到了老街的盡頭,是個高坡,拾級而上,穿過不寬的馬路就到了乾隆皇帝下江南的御碼頭接駕亭,只可惜古風不再。如今旁邊修建了很大的開恩禪寺。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淮安,吳承恩的故鄉,在街頭就有很大的牌坊,寫著“吳承恩故里”。更權威的介紹吳承恩和西遊文化,可以移步到吳承恩紀念館。

吳承恩紀念館

當年的一部《西遊記》讓幾代人熟記於心。直到現在的寒暑假,都會有多集連播,很懷舊。《西遊記》成就了六小齡童,六小齡童詮釋了《西遊記》裡的那個無所不能、生動形象的孫悟空。而真正能成就這一切的便是《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吳 承恩故居座落在淮安區城北河下鎮打銅巷尾端,正對門有一座小橋,旁邊規劃很不錯,門口左側很顯眼的位置懸掛著六小齡童的巨幅照片。當年開館時正值紀念吳承 恩誕辰500週年。古樸雅緻的十餘間青磚瓦舍,一垛灰白相間、不甚高大的花牆將吳承恩故居的房舍圈圍起來,形成幽雅靜謐的院落。就是在這裡,吳承恩寫出了 千古鉅作。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紀念館內很古樸,很清幽,前前後後的園子囊括了吳承恩的生平及所用物品,以及影響深遠的西遊創作。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吳承恩寫作的書桌、筆墨紙硯、以及他的居室。他一生坎坷,卻飽覽詩書,文風灑脫。吳承恩所寫的《西遊記》,很多劇情都來源於他所見過聽過的故事,在這裡可以探尋到所有你想知道的故事。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緬恩堂,四面牆都展示了西遊文化相關的內容,左側牆上很醒目的位置介紹《西遊記》與淮安文化。右側玻璃展櫃裡是西遊記各個章節的光盤、書籍,小人書...應有盡有。這些都是不可複製的歷史財富。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說到西遊記與淮安的聯繫還體現在劇中86回提到的美食——蒲根菜。在淮安當地也叫抗金菜,源於當年抗金戰爭時期,軍人們因為有了蒲根菜的供給而順利度過飢餓難關,從而打敗金敵入侵。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吳承恩創作了《西遊記》美猴王世家活化了孫悟空。說到劇中這個靈魂人物,必須要走進美猴王世家藝術館。這裡展示了六小齡童家族四代人的猴戲生涯及與猴戲有關的藝術珍藏品,彌足珍貴。一本本的小兒書,或是連環畫,戲服...都彷彿能讓我們回到小時候看《西遊記》的歲月。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 四代猴王的臉譜造型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 四代猴王使用的金箍棒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這些西遊記劇照,都是當年跟拍攝影師捐贈出來的,要好好珍惜。

龍宮大白鯨水世界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一 座古今融合的城——淮安。除了令人追憶的歷史,更有時尚潮流的現代玩樂場所。大型樂園的落成,不僅僅是孩子們的需求,更是繁忙工作之餘的壓力釋放。更何況 這裡延續了西遊文化的元素。進入遊樂場之前,經過的展廳裡擺滿西遊文化的繁衍品,大聖歸來的玩偶、西遊記叢書、以及各種漫畫。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龍宮大白鯨水世界,佔地237畝,位於淮安市南馬廠大道99號, 距離市區車程半小時,由西遊集團出資建設,項目包含歡樂世界和嬉水世界兩個主題園區。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因為不是週末,所以遊樂區略顯冷清,但是國慶節期間可是親子的樂園、非常熱鬧噠。偌大的遊樂場足夠玩一天,累了還能在大白鯨歡樂餐廳吃飯。絕對的吃喝玩樂一條龍。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分模塊的遊覽場地,可以按自己興趣選擇進入。在小動物村,有許多的動物,像羊駝和松鼠,一群群的羊駝在地上悠悠地走著,一點不懼怕遊客,還會過來啃你的相機哈哈哈。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嬉水世界是以龍王嬉水和龍宮探寶為故事線,主要分為極地海洋館和嬉水樂園兩個部分。淮安的海洋館充分融入了西遊記中東海龍宮的文化元素,非常接地氣。館內超級大,囊括了白鯨、北極狼、北極狐、鰩魚、企鵝...等13種極地海洋動物及2萬多尾魚類。超級夢幻、超級美,根本不想出來。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整個龍宮外簷也都是海洋系藍色,海草、海星裝點著每一處。進入龍宮,被眼前的海洋王國驚呆了,柔美的大白鯨隨著音樂舞動,非常有節奏感,美極了。好想伸手摸一摸,問問大白鯨,你們怎麼這麼美?坐在看臺前靜靜看著它們舞動,遊走,來來回回,忘卻了時間~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如果你掐好時間,上午11:30,下午15點,是有【白鯨之戀】表演的,女馴養師與兩隻大白鯨共舞,完成高難度肢體動作。人鯨擁吻的浪漫畫面,期待嗎?來淮安極地海洋館吧!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各種各樣的海洋魚類,不看介紹都根本叫不上名字來,它們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彷彿就生活在海洋。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漂亮的水母,在變色燈光下更顯夢幻,透明的軀體一覽無餘。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原來淮安的極地海洋館這麼豐富,這麼大,足夠權威了。館內地標很明確,走著走著看到了雪狐,白色的雪狐,這隻大的應該是剛剛生了寶寶的雪狐媽媽,旁邊窩裡還有小寶寶,萌萌的像寵物玩具。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進入這個大門,就進入了企鵝王國。水溫極低的海洋才是它們的家,所以玻璃窗上都會有一層哈氣。看似笨拙的企鵝寶寶其實身手敏捷,一會兒入水一會上岸,玩得不亦說乎。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離開海洋世界,來到嬉水樂園。這裡佔地也非常大,有7大項目30多種遊樂設施。衝浪、滑道、漂流...足夠你暢玩一整天的。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中國淮揚菜文化博物館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來淮安的重頭就在這裡了,尋味,尋根,尋淮揚菜的發源史。奔波了大半天,累了也餓了。當地朋友說要推薦個除了文樓以外也能吃特色美食的地方,這個地方竟然是博物館~先了解後品嚐,會更能品出菜裡的滋味。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即便你是個資深吃貨,也不一定知道有個淮揚菜博物館。去過無數博物館,卻第一次見到以菜為主題的文化博物館,滿滿的期待和好奇。原來這個館已經落成9年了,位於淮安市清河區。博物館分古河館、菜館、民俗館、學藝館等四大功能區。

進入館內,撲面而來的是中式園林風,很像闖進了古時候誰家的大宅院,清新淡雅。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淮安氣候適中,河環湖繞,蘇大地上最早有人類聚居的地方。淮安有考古實證的飲食文明,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下草灣文化",距今約4-5萬年。清末民初,國人將地域相鄰、口味相近的淮菜、揚菜合併稱為“淮揚菜”。隨著飲食文化的演變,淮揚菜已經成為全國四大菜系之一。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那 麼問題來了,四大菜系,國宴為何獨愛淮揚菜?淮揚菜何以聞名全國?新中國第一宴為什麼選擇淮揚菜?這一系列問題的答案,有一段傳奇的往事,同時繞不開一個 熟悉的名字,敬愛的周恩來總理。1949年10月1日晚,周恩來在北京飯店主持開國宴會,招待參加開國大典的海內外貴賓,可是選用何種菜系作為開國宴會的 主角呢?形形色色的人口味千差萬別,六百多人的新中國第一宴,怎樣才能滿足眾人的口味呢?思來想去最終決定選用兼容南北菜系之長、適合大眾口味的淮揚菜。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周 恩來總理之所以選擇淮揚菜,主要是看中了口味和特點。淮揚菜以鹹味為主,清淡可口,軟爛嫩滑,更重要的是,淮揚菜擅長用普通食材做出高檔水準,樸素而典 雅,符合新中國成立之初資源短缺的現實和中央政府對節儉辦國宴的倡導。因此,在國宴的餐桌上淮揚菜作為主角再合適不過了。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1949 年的新中國第一宴,淮揚菜正是以這種靜靜的震撼,用這些並不豪華卻製作精良的特色佳餚,另滿堂賓客對中國美食產生了好感。自此,國宴菜基本以淮揚菜為基 準。周總理接待外國來賓,大多也選擇淮揚菜。在多個場合,周總理這樣誇讚自己家鄉的美食:淮揚菜精工細作、講求韻味,就像寫詩作畫,有濃厚中國傳統文化底 蘊。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如今形容淮揚菜的十六字真言:就地取材、土菜細作、五味調和、百姓創造 。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淮安多水少山,所以食材均是江湖河鮮。菜館裡展示了所有經典又家常的淮揚菜以及食材。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裡河廳五十眼大灶這個場景很壯觀,雖然復原場景並沒有50口鍋但氣場十足。講述的是河道總督手下的各道廳日日豪宴,從清晨直到半夜,不休不止,各色精美餚饌一百多道。廚房中有五六十眼爐灶,每位廚師一般只有幸作一道菜點,目不旁及,完成後,即可飄然出遊。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明清以來,在達官豪商的影響帶動下,淮安飲食風氣也由古代的簡樸轉向奢華,為飲食求變求精,所以湧現出很多大廚。在博物館裡也有這些廚師的展示區。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寫到這兒,淮揚菜文化博物館並沒有完,因為博物館的另一個園子便是餐廳。可以將剛剛瞭解到的美食品嚐一遍,嚼著歷史,吃著美食,任何一個地方都沒有這樣的體驗吧?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淮揚菜經典菜全覽——舌尖上的淮安開始了

軟兜長魚,又稱“軟兜鱔魚”,是淮揚菜中最負盛名的一道菜餚,淮安人厚待中外賓客最喜歡上這道“鮮嫩可口別具一格”的菜。江淮地區盛產鱔魚,肉嫩、味美;淮安名廚田樹民父子以鱔為原料,可製作108樣佳餚,即著名的“全鱔席”。而軟兜鱔魚則是鱔魚席中的精品。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茶饊,多種吃法多種搭配。1997年就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可直接當零食吃也可以入湯,香脆可口,自己能吃下整整一大盤~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蒲菜俗名蒲兒菜,是一種野生的水生植物、淮安特有的傳統名菜。因為它是香蒲根部的莖芽,所以又名蒲芽、蒲筍;《西遊記》稱它叫蒲根菜。清爽可口。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平橋豆腐是 江蘇的一道名菜,提及這菜的來歷,還與乾隆南巡有關。相傳當年乾隆皇帝乘舟經過平橋,被當地大富豪林百萬知曉,便想辦法討好皇帝。絞盡腦子做了豆腐給皇帝 享用,得到皇帝好評。因此平橋豆腐一下子出了名。這道菜雖然名甚大,但製作方法並不複雜。燴制時,用原汁雞湯,加上鯽魚腦和蟹黃、豬油、蔥、姜等佐料,煮 沸後,將去滷的精豆腐片和熟肉丁、蝦米、少許醬油一起放進鍋裡。燒開之後,用菱粉勾芡,再加少許味精便可起鍋了。若要增加香味,還可稍加一點麻油或胡椒 粉。想判別是否是平橋豆腐?除了上述的輔佐料以外,關鍵在於豆腐的刀工。平橋豆腐的碎片,就像瓜子一般,切得越薄,越顯出功夫,同時也越入味。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夜遊裡運河

來淮安,不乘船遊裡運河是不完美的~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裡運河是京杭大運河最早修鑿的河段,介於長江與淮河之間,是淮安人的母親河、文化河;承載著淮安千年的運河文化,見證了昔日淮安漕運文化的興盛。修建的裡運河文化長廊,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可以遊覽兩處遺產點和一處遺產河道。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國師塔是裡運河景觀帶上的標誌性建築,背倚香火旺盛的慈雲寺、前俯川流不息的裡運河。 歷史上,慈雲禪寺就有關於國師塔的記載,後因多種原因損毀。復建的這座國師塔,九層八面,樓閣式佛塔,塔高62米,意為紀念玉琳國師圓寂時62歲。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文化是運河的靈魂,哪怕是第一次來這裡,只要肯於去聆聽,便能知悉很大這裡的歷史故事。淮安是明清時的漕運指揮中心,千年漕運留給淮安豐厚的文化積澱,所以保護運河遺產,才能再現千年榮光。於是文化長廊誕生了~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船兒悠悠、涼風習習,聽著故事遊淮安~

洪澤湖

國內五大淡水湖,江蘇就佔了兩個:太湖和洪澤湖。洪澤湖位於江蘇與安徽邊界,是僅次於太湖的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目前由宿遷市和淮安市共同管轄,洪澤湖北邊屬宿遷,南邊屬淮安,兩市差不多各佔一半。由於景區面積較大,乘車遊覽為最佳。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洪澤湖大堤,全場67.25公里,始建於東漢,擴建與明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周橋決口遺址,位於洪澤湖大堤里程樁號45K+300段,是洪澤湖大堤歷史險工段之一。1824年,這裡決口30餘丈,衝成深塘。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說 到這次決口,不得不提林則徐。大家都知道林則徐禁菸,卻不知道他也築過防洪大堤吧?1824年周口橋決口,朝廷令林則徐前來現場指揮。於是就在道光十年築 成了高8米、頂寬33米、長737米的內堤,並用條石砌成護牆。並且做到了可追溯、責任制,每一塊石牆上都刻有自己的名字,即便是今天看也是清晰可辨:林 工;所以這段大堤是洪澤湖大堤保存最為完整的石工牆。由於形狀如月,又稱“月潭”。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洪澤湖畔|河鮮美食

既然來到了洪澤湖,又怎麼能錯過洪澤湖的河鮮美食呢?早有耳聞盱眙小龍蝦、盱眙螃蟹都極其美味,作為淡水蝦和蟹,肉質會更細嫩。但是吃盱眙小龍蝦要在9月份之前才可以。鎮上的老復興酒樓,也妥妥的做出淮安地道美食。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洪澤湖香辣蟹,看著就有食慾。雖然個頭不大,但很鮮美。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蒜蓉田螺,入味很足,用牙籤取出內肉,入口爽脆。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朱 壩小魚鍋貼,味道還不錯。"活魚鍋貼",漁家稱"小魚鍋塌",是洪澤湖漁民在長期的湖上生活實踐中,在眾多的因湖而宜的飲食習慣中創造出來的一種獨特的名 餚。"小魚鍋塌"起源很早,正宗的湖上漁家"小魚鍋塌",魚是"小魚",通常體長一二寸,鍋是鐵鍋,急火燒之容易快熟,面和得較稀,貼在鍋邊總要往下墜, 就"塌"下來了,熟後上簿下厚,所以叫"鍋塌"。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淮安果然省產魚蝦,各種魚吃不夠,吃不膩。幾乎所有做法也都特別符合我們北方人的口味。如果把這次吃到的美食都分享出來,估計還有20張圖片,所以留著大家來補充吧,補充你吃過的淮安美食~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雲滄海民宿(洪澤湖畔)

洪澤湖是個美麗的地方,有水有景有風情。所以選一處湖邊的優雅美宿小住兩日也不錯。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雲滄海,一個聽了名字就想去探究竟的地方,是田園?能隱居?藍汪汪的色彩實在太吸睛。或許你相信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那麼請你也相信,因為有民宿,然後有故事。寫這本書的作者就是雲滄海的創始人,我猜想她也一定是個有故事的人。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在洪澤湖畔的蔣壩古鎮就有7個別致院子——雲滄海;雲滄海,是個很小的地方。小到只能裝下你的心事不被他人發現。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清晨,坐在通透的院落、吮吸泥土的芬芳,一杯茶,就慢下了時光、忘記了滄桑;田園正好,假期正好,沐浴陽光,湖邊度假。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和大多數民宿一樣,這裡有很多種房型,外牆古樸,內飾輕奢。飄窗、掛飾、吊燈、浴缸...每個細節都很抓心,加上商務酒店沒有的文藝氣息,一定會讓你多住幾日吧~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面朝古運河,用味蕾奢遊淮安!

陽光下、小院兒裡,如此美好的休閒時光要盡情享受,然而,我的淮安兩日輕奢遊即將告一段落啦,還沒走,已懷念。懷念這裡的每一道美食、懷念悠悠運河情~下次來,我要更加放慢腳步,慢慢慢慢尋味淮安!期待故地重遊的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