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中医治疗

马上过年了,自今年10月14日中医老铁们开始连载中医临床干货,受到了中医同行和患者的认可,现在拥有3000余人关注,期间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改变,有鼓励和认可,也被批评和怼喷,最后找到了一条捷径,那就是一定要发货真价实的干货!

新的一年再接再厉,提升自我,服务大伙。

前段时间有朋友问我痛风应该如何治疗,我最先想到的和平时常用的还是朱良春大师的一些经验:“土茯苓、萆解、苡仁、威灵仙、泽兰、泽泻、秦艽是泄浊解毒之良药,伍以赤芍、地鳖虫、桃仁、地龙等活血化瘀之品,则可促进湿浊泄化,溶解瘀结,推陈致新,增强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浓度。”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择使用,也收到了一些效果,却也是不系统。

正好借此机会学习学习,分享给大家。

另外,在此次更新之后,想做一个休整,大概半个多月,一方面做一些整理,一方面找一些新的素材,以努力更新些货真价实的干货!

中医对痛风的研究

中医认识痛风有两千多年了,古称“历节风”,《张氏医通》云:“痛风一证,《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名曰历节,后世更名曰白虎历节。”中医病机认为本病是嗜食膏梁厚味,以致湿热内蕴,又兼外感风寒,侵袭经络,气血津液运行受阻,遂使湿热煎熬成痰,瘀凝络道,致关节红肿灼痛 亦有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虚,脏腑功能失调,尤以脾肾二脏功能紊乱,脾失健运,升清降浊无权,肾失气化,分清别浊失司,湿热内生,蕴久化热,聚痰留瘀,而致风湿痰瘀,痹阻脉络。

临床上,湿热痹阻证多见,又称风湿热痹。发病较急,全身症状明显,且邪气极易内舍,以致病情多变。

症见关节疼痛,红肿灼热,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累及一个或多个关节,伴有发热、恶风、口苦、口渴、烦闷不安,舌苔黄燥,脉滑数等症。若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则关节肿大,甚则僵直,屈伸不利,舌质紫、苔白腻,脉象细涩。

治宜化痰祛瘀,搜风通络。而痹证日久,常出现肝肾亏虚及气血不足的症状。

我治痛风常用的处方用药:土茯苓、萆解、苡仁、威灵仙、泽兰、泽泻、秦艽是泄浊解毒之良药,伍以赤芍、地鳖虫、桃仁、地龙等活血化瘀之品,则可促进湿浊泄化,溶解瘀结,推陈致新,增强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浓度。

1、痛风患者多为形体丰腴之痰湿之体,并有嗜酒、喜啖之好

痛风之名,始于李东垣、朱丹溪,但中医之痛风是广义的历节病,而西医学之痛风,则系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其继发症,所以病名虽同,概念则异。

从临床观察,有其特征,如多以中老年,形体丰腴,或有饮酒史,喜进膏粱肥甘之人为多;关节疼痛以夜半为甚,且有结节,或溃流脂液。从病因来看,受寒受湿虽是诱因之一,但不是主因,湿浊瘀滞内阻,才是其主要病机,且此湿浊之邪,不受之于外,而生之于内。

因为患者多为形体丰腴之痰湿之体,并有嗜酒、喜啖之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因之痰湿滞阻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浊瘀,滞留于经脉,则骨节肿痛,结节畸形,甚则溃破,渗溢脂膏。或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损及脾肾,初则腰痛、尿血,久则壅塞三焦,而呈“关格”危候,即“痛风性肾炎”而致肾功能衰竭之症。凡此悉皆浊瘀内阻使然,实非风邪作祟,故我称之为“浊瘀痹”,似较契合病机。

2、应坚守“泄化浊瘀”这一法则

由于痛风之发生,是浊瘀为患,故应坚守“泄化浊瘀”这一法则,审证加减,浊瘀即可逐渐泄化,而血尿酸亦将随之下降,从而使分清泌浊之功能恢复,而趋健复。这也说明:痛风虽然也属于痹证范围,具有关节疼痛、肿胀等痹证的共同表现,但浊瘀滞留经脉,乃其特点,若不注意及此,以通套治痹方药笼统施治,则难以取效。

3、我治痛风常用的处方用药

我治痛风常用的处方用药:土茯苓、萆解、苡仁、威灵仙、泽兰、泽泻、秦艽是泄浊解毒之良药,伍以赤芍、地鳖虫、桃仁、地龙等活血化瘀之品,则可促进湿浊泄化,溶解瘀结,推陈致新,增强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浓度。

至于蕴遏化热者,可加清泄利络之葎草、虎杖、三妙丸等;痛甚者伍以全蝎、蜈蚣、延胡索、五灵脂以开瘀定痛;漫肿较甚者,加僵蚕、白芥子、陈胆星等化痰药,可加速消肿缓痛;如关节僵肿,结节坚硬者,加炮甲、蜣螂、蜂房等可破结开瘀,既可软坚消肿,亦利于降低血尿酸指标。

如在急性发作期,宜加重土茯苓、萆解之用量,并依据证候之偏热、偏寒之不同,而配用生地、寒水石、知母、水牛角等以清热通络;或加制川乌、草乌、川桂枝、细辛、仙灵脾、鹿角霜等以温经散寒,可收消肿定痛、控制发作之效。体虚者,又应选用熟地黄、补骨脂、骨碎补、生黄芪等以补肾壮骨。至于腰痛血尿时,可加通淋化石之品,如金钱草、海金砂、芒硝、小蓟、茅根等。

路志正论治痛风

1 痛风之病因病机

中医对风湿病之病因病机,大多强调“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外因为主要致病因素。但路老强调“因人之体质强弱不同,禀赋各异,地土方宜、生活习惯不一,而受邪各有偏盛”,派生出行、着、痛、热痹之殊;五体痹、五脏痹,则是六淫之邪侵犯机体后,蕴久化热酿痰,致痰浊、瘀血、毒热等阻于肌肤、筋脉、骨胳,“久痹不已,复感于邪”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演变而来。

故赞同朱丹溪对痛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即“主要强调了内因,而认为风、寒、暑、湿、热、毒等外邪,仅是在内因病变前提下之诱发因素”。

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有:血中有热,污浊凝涩;饮食不洁,酒色过度;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暑、湿之毒;情志不畅,伤脑动神等,致内脏功能失调,气血偏盛,阴阳失衡,而诱发本病。认为其发病或因内有血热,外受风寒,涉水立湿;或因饮食不节,姿啖肥甘,饮酒过度,损伤脾胃;或因劳倦过度,思虑伤脾所致。脾虚胃弱,升降失司,久必伤及肾气,肾气虚则气化不利,清浊不分,水湿内蕴久则化热。内外之邪相引,则易诱发本病。

2 临床症状表现

急性期以湿热之毒为主。其临床特点为发病急,来势猛,同时血尿酸升高,血沉增快,第一跖趾及拇指关节或踝手腕、膝、肘等关节红、肿、热、痛,昼轻夜重。治疗及时者,一般4~7日可缓解,而严重者病程较长,可持续数周局部红肿方见消退,皮肤颜色恢复正常。病久的患者即使红肿消退后,仍呈暗紫色,有的关节皮肤脱屑。反复发作周期长者,一年或数年,短者一周或半月。

急性缓解后,即转为慢性期,虽关节红肿消失,但仍疼痛或剧痛。病邪久恋,正气暗耗,脾、肾、三焦功能失常。正虚邪实,痰瘀交阻,深入筋骨,病情加重,关节僵硬变形。痰浊凝结,有痛风石形成。主要特点有:① 游走性疼痛,以四肢痛为多;② 红肿热痛,痛有定处;③ 手掌足跗肿甚;④ 身多块瘰、痰核(结节);⑤本病初期可见恶寒发热,而痛痹以寒湿侵犯关节,其疼痛部位多固定不移为主,且畏寒多而发热症状较少;⑥ 临床特点为周身重滞不舒,如周身束扎不适,肉色不变。

3 治则方药

本病急性期当治其标,故可用清热祛湿、活血通络之法,则痛、肿可消。

3.1 急性期 临床表现:局部关节红肿,昼轻夜重,犹如虎啮。关节活动受限,在足者,站立、行走困难。烦躁气急,口渴喜冷饮或喜热饮,但饮水不多。脘闷纳少,肢体困重,无力,便溏尿黄。或有头痛发热,恶寒。舌质红或尖边红,苔黄腻或厚腻,脉濡数。治法:清热利湿,疏风通络,消肿止痛。方药:痛风冲剂一号(路志正经验方):黄柏、生薏苡仁、丹参、虎杖、青风藤、益母草、防己、川牛膝、稀莶草、秦艽、威灵仙等。服法:日2~3次,每次9g,饭后开水冲服。

3.2 慢性期 临床表现:局部关节酸胀,疼痛或剧痛,逢阴雨、刮风时重,关节不红不肿,喜暖恶寒,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活动受限,神疲纳少,腰痛乏力。或在指尖、跖趾、耳廓等处有痛风结节,舌质淡苔白或白滑,脉沉弦或沉滑或兼涩。治法:健脾益气,补肾通络,疏风定痛。方药:痛风冲剂二号(路志正经验方)。黄芪、丹参、防己、青风藤、鸡血藤、赤芍、桂枝、炒白术、茯苓、泽泻、络石藤、防己、萆薢等。服法:日2次,每服9g,饭后温开水冲服。

3.3 外治 治法:活血通脉、软坚化瘀、消肿止痛。方药:痛风冲剂三号(路志正经验方)。皂刺、大黄、透骨草、鹿含草、防己、防风、炙乳没等。服法:用开水适量,冲50g,熏洗,浸泡患处。水冷后再加热熏洗之,日2~3次,每次半小时。

段老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病者多为40岁以后,形体丰腴、素嗜酒食肥甘之“盛人”,且多有阳性家族史。《内经》日:“五八,肾气衰”,病者多因饮食不节、房室过度,脾肾先虚,脾失健运,升清降浊无权,肾乏气化,分别清浊失司,水谷不归正化,生湿化浊,肥甘醇酒致湿热痰火内生,内蕴脾胃,渐积日久,必与血结成瘀,愈瘀愈滞,流注关节,气血凝滞经络阻隔则发为痛风。

湿凝为痰,痰瘀胶固而成痛风石,缠绵难愈。痛风多发于下肢末端,此为湿浊,湿性下流;痛位固定,为瘀血作痛;湿气胜者为着痹,故湿胜则著而不移;局部红肿剧痛为湿热痰浊瘀血互结,不通则痛;多夜半发病者,乃湿热浊瘀于血分,血热血瘀为患。《证治汇补》引朱丹溪言日:“热盛则痛,湿盛则肿。大率痰火多痛,风湿多肿。亦必血热而瘀滞污浊,所以作痛,甚则身体块瘰。必夜甚者,血行于阴也。”

本病当属本虚标实,湿、热、痰、瘀为本病的病理关键,而因于寒湿者较少。同时,段老指出,本病虽名“痛风”,实则非风,湿热痰浊瘀血流注并非外来,实是内生。与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经络痹阻,气血凝滞所致之关节肢体肿痛的“痹证”不属同病。

本病在临床上常与风湿病相混淆,施以风门诸药,有时关节症状虽可缓解,但降低血尿酸欠理想,远期疗效不佳,因此本病在辨证和治疗上有其特殊性。

治疗上,段老依据本病湿热痰瘀的病理关键,治以清热除湿,化瘀解毒为主,自拟痛风方:苍术15g,黄柏15g,薏苡仁30g,粉防己、羌活、姜黄各15g,赤芍15g,川牛膝10g,甘草15g。

方中以二妙(苍术、黄柏)清热燥湿以除湿热下注之红肿热痛,然湿热虽下注,其本在脾,以苍术燥湿健脾,又合黄柏苦寒沉降,清下焦湿热,解湿热疮毒,两药相合清流洁源,标本兼顾,共为君药。粉防己,《本草求真》言其:“辛苦大寒,性险而健,善走下行,长于除湿通窍利道,能泻下焦血分湿热”,可助黄柏清利下焦湿热。薏苡仁甘淡微寒,主降泄,既健脾利湿,又长于祛除肌肉筋骨之湿邪,主治筋脉拘急之湿热痹阻筋骨之病,湿浊为病,均当以治阳明为本,苍术、薏苡仁正有此意。姜黄,《药性赋》言其:“能下气破恶血之积”,本品辛苦温,具有较强的祛瘀作用,既入血分活血,又人气分散滞气,以破血分湿瘀之滞。赤芍,《名医别录》言其:“主通顺血脉,散恶血,逐贼血”,本品苦微寒,既清血分实热,又散瘀血,以清血分瘀热。四者共为臣药。羌活辛苦温,气雄而散,升发之力强,既能透利关节止痛,又风能胜湿而助苍术、薏苡仁祛湿化浊,且可升发脾胃清阳,升清以助降浊,并可防黄柏、防己苦寒降泄太过而伤脾气,又与姜黄气味相投,盖血为阴津得温则行,湿为阴邪得辛方散,二者辛温之性与行瘀除湿甚合,是为佐药。少加川牛膝既助活血之力,又引诸药直达病所。又加甘草既缓和上药辛温燥烈之性,又防其苦寒败胃,共为使药。

然方贵配伍,医贵权变,段老在临证中常有加减变化:

热盛者,发病迅速,痛剧,舌红脉数,便干溲赤,去羌活、苍术加知母、生地黄、滑石等;

湿盛者,发病缓慢,局部漫肿麻木,苔腻脉滑,重用苍术、薏苡仁,去黄柏加萆薢、泽泻、威灵仙;

湿热俱盛者,肿痛甚,舌红苔黄厚,脉弦(滑)数,加茵陈蒿、龙胆草;

关节僵硬屈伸不利者,加威灵仙、海桐皮、秦艽,重用薏苡仁减黄柏量;因瘀者,加桃仁、红花、川芎、当归;

关节恶血剧痛,舌暗者,加生五灵脂、地龙、乳香、没药;

痛风石者为湿瘀成痰,加半夏、制南星、威灵仙、地龙;

湿滞中焦,苔腻呕恶者,加木瓜、蚕砂、茯苓去黄柏;

身窜痛者,加海桐皮、威灵仙、秦艽祛风活血通络;

日久不愈,关节僵直变形剧痛者,为久痛入络,痰瘀凝结,需加虫类搜剔,如全蝎、蜈蚣、廑虫、地龙;

日久不愈,腰酸腿软者,为久病及肾,改川牛膝为怀牛膝,加杜仲、续断;

乏力、汗出、便溏、舌淡胖脉弦缓者,加黄芪、白术。

应当指出,段老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萆薢、秦艽、威灵仙、蚕砂、薏苡仁、地龙、泽泻、黄芪、桃仁、当归等降血尿酸药,可提高疗效。

经验方

宋绍亮:“痛风方”

组成 熟大黄9克,萆薢30克,虎杖30克,水蛭6克,大青叶18克,土茯苓30克,苍术20克,黄柏9克,生甘草12克,薏苡仁30克。

功效 解毒清热,利湿泄浊。

主治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引起的足趾关节及全身其他关节红肿热痛和高尿酸血症。

文绍敦:痛风偏方

组成:生大黄(后下)10克,姜黄15克,车前子(另包)10克,泽泻10克,防己10克,土茯苓15克,川牛膝12克。

功能:清热利湿,化瘀祛浊,消肿止痛。

主治:湿热瘀阻所致的痛风病引起的跖趾、踝、膝、指等关节红肿、疼痛,高尿酸伴高脂血证。

邓运明(痛风经验方)

组成:苍术15克,白术15克,薏仁30克,黄柏15克,牛膝10克,白豆蔻15克,金钱草15克,土茯苓15克,车前草15克,萆薢15克,徐长卿15克,重楼10克,蒲公英10克,山慈菇15克,清风藤15克。

功能:补气健脾,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痹阻型痛风。

痛风断根汤

苍术9,黄柏9,川牛膝9,薏米30,泽泻15,萆薢18,土茯苓15,苏木9,大黄15,蜈蚣一条,全蝎6,制马钱子0.5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禁食啤酒海鲜辛辣。

注意:大黄性寒泻热通便,不宜久服,年轻人可以前七前服用,七天后去掉大黄,其它药继续用,年老体弱者可以不用大黄。

大黄、栀子各60g,三七、红花各15g,桃仁、蓖麻各30g,冰片5g,樟脑10g,芒硝180g。

用法:先把前四味药研末,再加入后五味药研成油腻之药散。使用时取适量蜂蜜调和,外敷患处,用塑料薄膜盖上包扎,每八小时换药一次。

该方止痛消肿迅速,六小时后,红肿开始消退。

治痛风中药选将

山慈菇: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本品含有秋水仙碱成分,可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有效缓解痛风的发作。使用时应注意,大量久服可引起胃肠道的反应多发性的神经炎和白细胞减少。

葛根:主要功效有发表解肌,升阳透疹,清热生津,葛根中含有葛根素,现代研究发现葛根素能作用于免疫细胞、炎症细胞的分泌,粘附因子的表达等的作用,实验研究也证明了葛根提取物能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肿胀,并降低血尿酸水平。

大黄:主要功效是清热泻火,泄浊排毒,凉血解毒,活血止痛。大黄有消炎的作用,能抑制痛风发作时关节的炎症反应,而且还可以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尿酸的形成,从而降低血尿酸的水平。

萆藓:主要功效为利湿祛风,舒经通络。本品含有薯蓣皂苷等多种皂苷,既有抗炎的作用,能增加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的水平。

土茯苓:主要功效为消肿解毒,祛湿通络。现代研究证明土茯苓具有抗炎及调节免疫的功效能促进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威灵仙:主要功效是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威灵仙含有白头翁素,皂苷,能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薏苡仁:主要功效是健脾渗湿,除湿止痛,除痹止泻。现代研究表明:薏苡仁提起物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

金钱草:其主要功效是,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现代研究发现,金钱草提取物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适用于痛风伴有肾结石的患者。

车前子:主要功效是清热泄浊,利水通淋。车前子本身含有腺嘌呤琥珀酸,能抑制嘌呤酶,使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不能转化为尿酸,能迅速的降低血尿酸的浓度,减少了尿酸的排泄量,从而抑制了肾结石和痛风石的形成。

痛风的用药心得

1苍术,何首乌

苍术健脾燥湿助运化,用治脾虚,何首乌益肾添精,用于补肾,同时能防利湿伤阴,活血伤血。

2土茯苓,萆解

此二药可利湿,清化浊毒,通利关节,排尿酸,多与秦皮,泽泻,蝼蛄,金钱草为伍,其中金钱草还可以防治结石。

3豨莶草

热痹,首选豨莶草。祛风除湿,凉血解毒,活血通络,对湿热毒瘀等全能兼顾,是一味难得的良药。

4地龙

地龙善于活血通络,利关节,清化中浊瘀之邪,常与土鳖虫,益母草等为伍,以通之,化之,搜剔之。

5白僵蚕,白芥子

痰瘀为病,可见皮下结节痛风石,溃破后流出膏脂状渗液。可从痰论治。白僵蚕,白芥子,它们不仅可以散结通络,且性善搜剔,还能消顽痰,尤其适于此病经络之痰,故视为首选药。

此病多因进食高嘌呤饮食或精神紧张,劳累,感染等因素诱发,调养显得十分重要。

对疼痛难忍者,可加全蝎,延胡索等。另外,久闻山慈菇善于治疗此病,但我现有的治疗方法己取得较好的效果,又因为山慈菇有毒,我对它又了解不深,所以一直没有作为我治疗痛风的主打药。山慈菇清热解毒,含秋水仙碱,可直接治疗痛风,熟悉并常用此药的朋友可以选加之。

免责声明:本文源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