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檢察」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媒體看檢察」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2018,寧夏檢察的民生答卷

「媒體看檢察」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檢察機關恢復重建40週年。歲月滄桑,時代潮湧,伴隨著中國法治的進程,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時代步伐,寧夏檢察走過恢復重建40年的崢嶸歲月。

2018年,寧夏檢察機關踐行“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的檢察工作新要求,通過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積極開展公益訴訟,大力推進掃黑除惡等,全面履行檢察職能,做好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法律守護者,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法治獲得感。

★講政治 顧大局 謀發展 重自強 ★


服從服務順應全區經濟社發展大局

全面聚焦自治區創新驅動、脫貧富農、生態立區“三大戰略”實施,結合檢察工作實際,制定出臺《寧夏檢察機關關於進一步履行檢察職能服務自治區“三大戰略”的意見》,提出19條具體措施。制定出臺了《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實施意見》。

認真履行逮捕公訴職能,維護寧夏平安建設

全區檢察機關全年審查批准逮捕各類刑事犯罪嫌疑人4055人,起訴7338人,依法嚴懲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刑事犯罪,起訴故意殺人、綁架、放火等嚴重暴力犯罪331人,起訴搶劫、搶奪、盜竊等多發性侵財犯罪1539人。

依法妥善辦好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

起訴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503人,其中起訴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等涉眾型經濟犯罪294人,積極協同有關部門做好風險防控和矛盾化解工作。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起訴破壞環境資源犯罪67件117人。部署開展黃河流域(寧夏段)生態環境保護等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督促行政機關治理和恢復被汙染的水源地124.7畝、水域1.94萬畝、河道52.6公里、林地50畝。督促行政機關關停和整治造成嚴重環境汙染的企業、養殖場170家,清除處理違法堆放的生產、生活垃圾6.5萬噸。

積極履行檢察職能,著力服務保障民生

開展“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通過訴前檢察建議,督促行政機關取締1803家無證餐飲服務商家。支持196名農民工提起訴訟,幫助追回勞動報酬368.9萬元。升級建設“12309檢察服務中心”,提供“網上、網下”一站式服務。加強未成年人保護,起訴性侵、拐賣、虐待、傷害未成年人等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318人。

聚焦監督主責主業,全面平衡充分發展

依法決定不批捕1659人、不起訴764人;監督公安機關立案509人、撤案879人,監督糾正偵查活動違法290件次;對認為確有錯誤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訴95件;對監獄提請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不符合法定條件或程序,以及法院裁定或決定不當的,提出糾正意見207件。按照最高人民檢察院部署,在全區範圍內開展監獄巡迴檢察試點工作,取得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入額院領導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帶頭辦案成常態

全區各級檢察院領導直接辦理案件2870件,其中自治區檢察院領導辦案40件。落實檢察長列席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制度,全區各級檢察院檢察長列席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31次。

以黨建為引領,推進檢察隊伍建設再上新臺階

靈武市人民檢察院榮獲“全國模範檢察院”稱號,吳忠市一名檢察官被授予“全國模範檢察官”稱號,銀川市一名檢察官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榮記個人一等功。此外,全區50餘名檢察干警受到地市(廳)級以上表彰獎勵。“寧夏檢察”微博在全國4000多個檢察微博中,被評為2018年度“全國檢察微博二十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