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研究:人與動物最大的差異竟是發情期的消失

歡迎來到生活連環話,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人和其它物種在繁衍後代上的差異。

人和其他動物有什麼差別,自古以來就是人們一直在討論的話。某些人說,人與動物的差別在於,人會使用工具,會語言,有感情,有道德等。

但事實上呢?這些特點動物也都具備。

園丁鳥會使用工具蓋房子,獅子有戰略,大象會記恨。舉個鯨魚的例子。鯨魚的重量很大,有五六千公斤?由於體重太大,在交配時,雄性鯨魚趴到雌性鯨魚身上,很容易就會沉到海底。那他們怎麼才能交配呢?

心理學研究:人與動物最大的差異竟是發情期的消失

這時候,雄性鯨魚會叫一個第三者過來幫忙。這位'第三者'會在最下邊當床以防下沉。當雄性鯨魚交配完後,兩頭雄鯨魚再交換位置。也就是說,每次灰鯨交配的時候都是3p。

這時候,如果有一頭鯨魚交配完之後不讓下邊的灰鯨交配怎麼辦?那他以後都找不到交配的機會了。因為這是灰鯨群體內的原則,動物群體同樣是講求信用的,不守信用會受到灰鯨群體的懲罰。很多時候是我們過去對其他動物行為都不瞭解。

有一種動物叫倭黑猩猩,1925年在剛果被發現,倭黑猩猩的基因和人高度相似,差異比馬和驢的差異還小。它們所具有的特點也與人高度相似,在交配時一般採用背後式,也同樣會面對面XJ。

心理學研究:人與動物最大的差異竟是發情期的消失

有些人針對這些猩猩當做小孩兒做實驗,發現人類小孩兒會做的事,倭黑猩猩都會做,一點兒不比小孩兒差。很多人都看過,黑猩猩凱撒被人撫養長大,具備了跟人交流的能力。其實這不是虛構,英國學者莫里斯的裸猿一書中將人類比喻為沒有毛的猿猴。

人類與其他動物最凸出的一個差異在繁衍後代這個問題上,主要就是發情期消失。

換個角度講,人類是沒有發情期的,每天都可以做愛。像貓狗等寵物,一年兩次發情期。發情期到了,聞到母貓發情的味道,公貓便會去追求母貓。喵星人一樣,是有一套規則的,並不是說你想交配就能交配。公貓要追求母貓,而且公貓之間還要打架,最後被母貓看上了他才有機會交配。但是呢,母貓過了發情期,公貓就不再對母貓感興趣了。有時候還會為了爭地盤打架。它們的行為和跟發情期是有很大差別的。

心理學研究:人與動物最大的差異竟是發情期的消失

但是人類是沒有發情期的,什麼時候都可以ZUOAI。這個發情期消失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是非常大。對男生來說,女性每天都在散發著魅力。對女性來說,男性無時無刻不在想著XINGAI,所以人類社會的競競爭要比其他動物組成的社會厲害的多。

一般來說,其他物種都是雄性長得比較漂亮。例如雄獅子和母獅子,雄孔雀和母孔雀,那開屏的都是雄孔雀。由於性競爭的激烈,人類的雌性動物了也進化出很突出的性格特徵,就是乳房。動物的乳房並沒有像人類一樣有突出的隆起。哺乳的功能主要由乳腺來完成。乳房大並不代表乳水多。其實乳房和臀部類似,人類能夠站起來,面對面相似,為了XINGJIAO,,乳房便隆起來了。

心理學研究:人與動物最大的差異竟是發情期的消失

人類性競爭叫我激烈,因此在人類社會的不同時期,都會採用一些方法來遮掩性器官,例如樹葉等來降低人類的性慾。在文明程度相對較高的社會,乳房都被遮掩起來,甚至一些阿拉伯國家都把全身遮起來,臉都不漏。一些歐美國家連腋毛都去掉了就是以防腋毛引發性慾。

但是社會文化作出限制,人類社會也會做出反抗,例如,小時候女孩子是很不願意別人看到內衣的肩帶的,肩帶滑落會感到不好意思。但是現在,很多女性會展示各種肩帶來展示自己的性魅力,例如透明肩帶,交叉肩帶等。

心理學研究:人與動物最大的差異竟是發情期的消失

可是呢?雖然人類每天都在發情,但並不是每天都在做愛。杜蕾斯每年都發佈一個全球性的調查報告。2003年的時候呢,全球平均做愛次數是127,大約三天一次。

到了2011年的時候,降到了,103次,但每個國家表現存在差異。2011年,希臘人是性生活次數最多的,達到164級。巴西人145,波蘭人和俄羅斯人140次。

心理學研究:人與動物最大的差異竟是發情期的消失

最少的是哪個國家的?日本人只有48次。中國人幾次呢?122次但是到了2014年只有98次。有些人做愛都是負擔,無性婚姻也不少見,因為除了動物本能之外,人還受到其他心理等因素的限制。

所以說發情期的消失才是人和動物最本質的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