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坐個順風車,誰也不想要錢又要命

提起驚魂的一幕,王小姐還有些後怕。前段時間,她出差去某地,晚上回酒店的時候,叫了個滴滴順風車。其間,王小姐總是感覺到司機在透過後視鏡看她,弄得她一陣陣發毛,王小姐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些求救技巧,就拿出手機,佯裝和老公聊天,告訴老公已經微信截圖發了車牌號和叫車信息,讓老公在酒店大廳等她,五分鐘就到。說完這些,王小姐明顯感覺,司機的眼神規矩多了,車也很快的平安抵達目的地。

其後不久,8月24日,網上就爆出了一名從溫州樂清乘滴滴順風車到永嘉的年輕姑娘被滴滴順風車司機殺害的事件,王小姐看完很有些心有餘悸。

我只想坐個順風車,誰也不想要錢又要命

姑娘們出門在外,可謂是各種危機四伏。酒局飯桌上的性騷擾,職場裡若隱若現的潛規則,一不留神就遇到的渣男,打個車都能遇到強姦殺人。甚至滴滴在其後的整改條款裡還寫著顏值評估太高的女生不能坐車!這就是說是女生的原罪了?要求女生出門穿的不能有誘惑力,長得不能太美,說話不能輕佻!呵呵,怎麼都是要求女生,為什麼不想想怎麼教會女生們增加安全意識,怎樣想更多的措施保護好女生。

悲劇背後往往有不止一個推手在作祟,哪怕其中的一個環節上有所警惕,或許一切就會有了不同。而這眾多環節之中,最應該譴責的難道不是平臺?滴滴作為順風車業務的提供平臺,也是最大的受益方;利益於責任應該成正比,獲得了巨大的公眾服務利益,就要承擔起為公眾服務的責任!

在這個事件中,我們不僅要發問,滴滴在到底安全方面做了什麼?多起性騷擾投訴,都未能喚醒滴滴的警覺;滴滴在金錢利益與顧客至上面前,選擇是什麼?天平向哪裡傾斜?相信大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們在怒斥兇手的同時,更在呼喚一個企業的社會良知與社會責任。顧客是上帝絕不是一句空談。每一個將顧客視為草芥的企業,最終都會為自己的無知買單。要知道一個大型企業,它揹負的絕不僅僅是盈利,更應該是關注社會,關愛他人的一份良知,而這才是一個企業立足於世的根本。

沒有比較久沒有差距。所以當曾經在滴滴遇到過投訴無門的王小姐,接過亞遊文化為會員辦理的太平卡的時候,不僅感嘆做企業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當滴滴把客戶安全放在末位之時,亞遊文化逆流而上,將客戶安全至於首位,孰輕孰重,可見一斑。

一張太平卡保障的不僅是無處不在的意外,帶給會員的不僅是一份安全,更是對一家公司的信心。我們相信將人文關懷放在第一位,將顧客的需求作為服務方向的公司,一定會走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