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成年人比婴儿更需要拥抱

最近看儿童心理学相关的书,其中很大一部分教家长帮助儿童战胜童年焦虑,说是家长,但目前关注儿童教育的人群中绝大部分还是妈妈人群,在采访和交谈中,发现我们有时候太为难妈妈了,丈夫角色的缺失,让妈妈们在家庭生活中的不安全感和无力感加深,本身自身就缺乏关爱的妈妈如何做到全身心的感受孩子的焦虑,并且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呢。

所以在处理亲子关系的时候,我会首先关注夫妻关系,夫妻关系才是亲子关系的前提。

每个人都是从嗷嗷逮捕的小婴儿成长来的,在婴儿时期,我们只要通过哭闹和卖萌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成年人的拥抱、抚触(拥抱和抚触是最原始的获得安全感的方式,很多时候,孩子哭了,不是饿了,不是困了,仅仅是希望得到抱抱,来证明自己是被关爱的,受关注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青春期,我们跟父母之间的肢体上的接触会越来越少,但是这并不表明我们就没有这种需求了,青春期懵懂的早恋,与异性的肢体接触,似乎又找到了婴儿时期被拥抱,被认可的安全感,来自异性的拥抱,让你认为你是值得被喜欢的,是被需要的。

过了青春期,进入婚姻状态,生完宝宝后的妈妈们可以通过跟孩子肢体接触,来满足自己被需要的的心理需求,然而爸爸们呢,采访过很多新手爸爸,有了宝宝后,自己有被忽略,被冷落的感受,妻子对自己的关注越来越少,他必定会从外面寻找认可,和被需求感,这个时候也是男人最容易出轨的时期。

父亲角色的缺失,会造成妈妈安全感的缺失,她会从跟孩子亲密接触的甜蜜感中抽离出来,审视自己是不是不被喜欢了,开始变得异常焦虑,甚至会觉得是因为照顾孩子的分了心,有些还会产生对照顾孩子的厌恶感,会刻意回避孩子的需求,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表现出的就是哭闹,发脾气,他们何尝不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关注呢。

如果在这一阶段,不处理好夫妻关系,后续会延伸出很多问题,亲子问题,婆媳问题,小三插足等等,这也是为什么怀孕后与宝宝出生后家庭问题最突出的原因吧。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所有的语言沟通你会发现变得异常困难,因为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的需求,缺很难听到对方的需求,久而久之,会变成女方的歇斯底里和男人的冷漠无言,所有的语言沟通都变得无效。这时候为何不尝试一下最原始的沟通方式呢,紧紧的拥抱对方,我不太喜欢大家对待成年人的方式,总是觉得成年人拥有多大的力量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成年人也是人,而且成年人还要面对离死亡的日子越来越近的恐惧感呢。

在疗愈的过程中,我会建议感情破裂的两个人尝试不去想任何事情的,简单的拥抱,较长时间没有语言的拥抱,仅仅是感受拥抱时候的感觉,会发现他们抱的时间久了,会抱得更紧一些,我想他们彼此心里应该都接收到了对方给与的爱的力量吧。,

OK,中年期的孤独危机过去了,那么到了老年呢。50岁-60岁的人可能还比较容易得到拥抱,跳跳广场舞,老年交谊舞,还是可以得到陌生人的拥抱的(这个时候多数夫妻已经分床睡了,其实这个时候也是人们向外寻找拥抱的一个高峰期,这几年中年人出轨的概率也在不断高升)。

60岁以上的老人,我还没有去采访过,这是下一步采访的重点对象,从我的判断来看,特别是现在子女外出务工,外出留学,或者直接定居他乡的情况下,这部分老人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需要关注的,自身的衰老,社交圈子的缩小,子女的远离,加上临近死亡的恐惧,这些种种因素对人精神的摧残并不比中年人面对高房价低工资的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