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山西省房地产商会会长、山西智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尚文

【新华访谈•山西地产行业领军人物系列②】

履责与转型:一位本土房地产企业家的朴素心愿

——专访山西省房地产商会会长、山西智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尚文

本期嘉宾:

郭尚文,山西定襄人。1972年投身建筑行业与房地产开发行业至今。曾任定襄建筑安装公司三处处长、山西省晋建房地产开发公司第四分公司经理等职务,现任山西智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兼任山西省房地产商会会长等多个社会职务。

专访山西省房地产商会会长、山西智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尚文

主持人:各位新华网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近日,新华网山西联合山西省房地产业协会共同举办“山西地产行业领军人物”系列访谈,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山西智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尚文先生。郭董您好!

本土企业一定要找准发展的目标、项目、定位

主持人:请郭总将智诚房地产公司的基本情况与广大网民作个介绍吧?

郭尚文:山西智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属于太原市成立较早的房地产公司。开发的项目以中小户型为主,大多是130平米以下的户型,比较贴近老百姓。在太原一提到智诚房地产开发的房子,大家都会联想到“五证齐全”和手续健全,智诚也是本土企业中手续比较规范的企业。

主持人:您是怎么想到要以中小户型为主要客户群?

郭尚文:每一个企业都有每一个企业生存的空间与理念,我们在2006年之前与2006年之后开发的产品就不同。2006年之前公司主要是与其他企业合作,以联营联建为主,在联建过程中,智诚坚持交房时把五证办下来,这是企业的一个特点,也是智诚房地产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

主持人:为什么是2006年发生的转变?

郭尚文:2006年以后,全国一线品牌房地产开发公司进入山西太原,本土品牌与一线品牌肯定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不小,在这个过程中,就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土企业一定要找准发展的目标、项目、定位。大开发商进来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本土企业也有本土企业的优势——本土企业更接地气,更了解我们本土企业应该做些什么产品、老百姓喜欢干什么。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刚开始那些不接地气的大企业,随着对市场的了解、调研,陆续适应了本土开发环境。那么,本土企业也需要思考、了解、研究我们的产品,我们企业生存该向哪个方向发展。

所以,大家在买房时首先会想到,一线品牌物业做得好,尤其是这两年,产品研发也不错。但是本土企业也有本土企业的优势,本土企业在了解本土环境和本土产品后,大家也会选中我们开发的项目。我认为本土企业除了开发好自己的项目、做好自己的产品之外,更多的是社会责任。在这方面,随着房地产由黄金时代逐步转向白银时代过渡,我作为智诚房地产的法人代表,也作为山西省房地产商会的会长了解本土房地产企业更多,对一些数据、楼盘调研我比大家了解更多。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本土企业在把自己的产品开发好的同时,还要为扩大老百姓再就业做准备。我们根据目前市场去库存、产品定位等方面,智诚•御河骏景在开发定位产品的时候,对社区配套、对轻资产转型提前就有准备。在一个30多万㎡的小区内,配套了超市、酒店、洗浴中心还有很多市区商业、物业公司等配套(项目)都在逐步完善、开业,在社区配套方面可以说是很完善了。

发展到一定规模,更多考虑的是员工和企业的生存发展

主持人: 您已是山西本土企业中少有的成功企业家了,为什么还坚持新产品、走发展之路?

郭尚文:从我个人来讲,首先考虑社会责任、企业精神,企业家精神,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员工和企业的生存发展。虽然我已经过了60岁,但我对自己企业今后的发展、转型及可持续发展还是充满信心,对自己企业的产品,对自己以后企业的发展,面对之后去库存的困难,都会带领大家克服重重困难,继续把企业做好。

为了一份社会责任,为了给和我一起摸爬滚打多年过来的员工、供应商、朋友更多的就业机会,把自己的产品做好,把自己的企业发展好,为大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说,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

主持人: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您对本土企业房地产开发商有什么建议?

郭尚文:房地产业从黄金时代转到白银时代,再从白银时代到现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企业在克服重重困难时,更多想到的是企业的生存问题。要想企业存活下来,就必须把自己的产品研发好,对市场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才能把自己的企业持续做下去、生存下去。

两房的需求是现在市场的空缺

主持人:您认为什么样的房子才是适销对路的好房子,才能赢得客户的喜欢?

郭尚文:我认为太原市场在进入2016年下半年,两房的需求是现在市场的空缺,当然有些改善性住房、还有一些刚需房,两房的需求会更多。无论是外来人口还是大学生再就业,首先想到的是比较经济一点。

主持人:在您看来,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怎么样转型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

郭尚文:在房地产行业,把自己现有的项目做好,根据现在发展的情况,在选择适合本土企业开发项目的同时,要考虑转型轻资产、服务业,这是需要大家更多考虑的事情。

面对库存压力,当前更应该关注转型

主持人:为什么想到要转向服务业?

郭尚文:转向服务业有多方面的因素,在经济下行过程中,本土企业也好、别的行业也好,在去库存压力比较大时候,当前更应该关注的就是转型。转型轻资产,首先面临的就是就业问题,房地产如果不把自己的产品研发好,不在自己的自持物业,甚至有些产品做不好产品对路,或者在市场不太好的情况下,是有风险的。

所以,企业在转型中,这方面也必须有所考虑。在房子卖不出去的时候,就可以转向出租行业,把房子租出去。我目前就在谈一个棚户区项目,棚户区项目就是这种产品,我是两手准备,如果适销对路的产品能够卖出去,那是产品选对了,但如果一旦卖不出去,就要转向出租、其他改造房。所以,最起码要两手准备。所以,产品研发是关键。

主持人:怎么想到从最开始的建筑行业转向房地产行业?

郭尚文:从建筑行业转向房地产,从房地产转向现在的服务业,关键是适应市场,了解市场,对市场结合企业产品有一个适销对路的精准定位。如果把握不好的话,那就会产生风险。

90年代末,正好赶上民营企业转型,从建筑行业转向房地产企业的有不少,有很多一线品牌都是从建筑行业转过来的,我觉得是比较顺畅的。但真正运作起来是不一样的,建筑企业为别人做产品,是制造业,但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平台。

从房地产转向轻资产,要适应市场,房地产从黄金时代转向白银时代,已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就要为自身企业生存、发展着想,所以转向轻资产。因为,房地产转向服务业是优势较大的行业,因为它有自持物业,不用去租别人的房子,风险相比较别的行业更加可控。很多开发商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发展轻资产、转型服务业,这就是房地产企业在转型中最大的优势。(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