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殘忍的一頓午餐:主帥邀請八大將共飲,酒後卻被殺害

中國號稱“禮儀之邦”,自從周公制禮作樂以來,各行各業均有一套獨特的“禮儀”,這是出於規範社會秩序之需要。飲食,無疑是禮儀的一門大學問,如何飲食,飲何種食物,與誰飲食等,均大有講究。所以,飲食絕對不是單純的吃飯這麼簡單,而是出於某種利益需要的“聚餐”,這在古代中國最明顯,例如大夥所熟知的鴻門宴、杯酒釋兵權,等等。晚清時期,一位主帥為了激勵將士奮勇殺敵,決定邀請八大將領一起共進午餐,順便商討禦敵之策。可誰知,當酒過三巡之時,八大將中二號人物一躍而起,當場刺殺主帥,並屠殺主帥親兵幾千人,而後獻城投降。可以說,這是晚清最殘忍的一頓午餐,幾千人命喪於此。

晚清最殘忍的一頓午餐:主帥邀請八大將共飲,酒後卻被殺害

1862年10月,忠王李秀成率13王,20萬大軍(號稱60萬),從蘇州大本營誓師西征,下溧水,克溧陽,越秣陵關,直接殺向雨花臺。在此,李秀成幾十萬大軍與九帥曾國荃吉字營2萬病旅(因江南有瘟疫,吉字營非戰鬥減員多)展開為期44天的精彩對決。此戰,曾國荃被擊傷左額,鮮血直流,但依然頑強抵擋太平軍進攻,其拿手好戲“鐵桶戰術”再一次爆發出威力。冬季來臨時,李秀成大軍後勤補給出現問題,只好撤退。緊接著,洪秀全強迫李秀成執行早已過時且壓根沒可操作性的“進北攻南”計劃,讓十餘萬大軍去江北挑戰野外生存之極限,結果能回到天京的僅一萬多,可謂損失慘重。由此可知,洪秀全軍事水準實在不咋地,純屬瞎指揮。

晚清最殘忍的一頓午餐:主帥邀請八大將共飲,酒後卻被殺害

“進北攻南”計劃失敗不僅僅是損失10萬精銳這麼簡單,太平軍士氣低落,叛徒迭出,諸侯王屢屢投降清軍才是最致命的。李秀成好不容易回到天京,卻得知自己的大本營蘇州形勢岌岌可危,郜永狂、汪安鈞、周文嘉、伍貴文、張大洲、汪有為、範起發、汪懷武等四王四天將準備叛投淮軍,獻出蘇州城,向時任江蘇巡撫李鴻章投降。此時,李秀成心急如焚,焦慮萬分,於是奏請天王,自己準備去救援蘇州,阻止叛變行動。可誰知,洪秀全害怕李秀成一去不回,將自己這孤家寡人拋棄,硬是不同意,一拖就是月餘。對此,李秀成再三奏請,洪秀全才勉強答應,但讓李秀成交10萬兩白銀,並留下母親做人質,期限40天,逾期則國法難容,按律辦事。遇到這樣的主子,李秀成也是欲哭無淚。

晚清最殘忍的一頓午餐:主帥邀請八大將共飲,酒後卻被殺害

李秀成到達蘇州時,城外各營壘基本被淮軍摧毀,內部郜永寬等八大將叛變之舉動越發明顯,蘇州局勢岌岌可危。不過,由於洪秀全“濫封”王,在諸侯之間玩平衡術,李秀成並不能直接指揮這八大將的軍隊。換句話說,蘇州城內的部隊不都是李秀城的嫡系,武力解決不了問題。為此,李秀成決定打一場勝仗,以此來激勵八大將。可誰知,當李秀成與程學啟、劉銘傳、潘鼎新等淮軍悍將激烈交戰之時,坐擁幾萬大軍的陳坤書、黃子隆等卻拒絕出兵,太平軍再次因隊友不配合而慘敗。此時,李秀成只好拿出第二招,即是做思想工作,打感情牌,“現今我主上蒙塵,其勢不久,爾是兩湖之人,皆由爾便,爾我不必相害。”為此,八大將“齊流涕”,紛紛表示擁戴忠王,擁戴天國。

晚清最殘忍的一頓午餐:主帥邀請八大將共飲,酒後卻被殺害

對於八大將的表態,李秀成自然不相信,畢竟他們都是三江兩湖人馬,並非金田團營出身,不是拜上帝教教徒,革命信念不堅定,壓根靠不住。為此,李秀成找來慕王譚紹光(忠王麾下第一猛將),建議他與自己離開蘇州,不要留在此地等死。不過,譚紹光這位廣西“老兄弟”非要戰鬥到最後一刻,決不向清妖妥協,誓與蘇州城共存亡。對於譚紹光的決定,李秀成相當無奈,於是只好與他揮淚作別,還說自己準備去無錫搬來救兵,到時內外夾擊,一舉消滅淮軍。李秀成一離開,譚紹光就成了蘇州城的最高主帥,名義上可以號令三軍,但實際並非如此。

對於八大將的叛變舉動,譚紹光也知道,而且還截獲不少他們與李鴻章聯繫之書信。不過,譚紹光是自信的,認為自己能夠讓這八大將懸崖勒馬,一起為天國戰鬥到最後時刻,流盡最後一滴血。為此,譚紹光決定邀請這八大將一起來慕王府共進午餐,順便商討禦敵之策。酒過三巡後,譚紹光開始發言,先大談太平天國當前所遇到的困難,再談戰勝清妖之可能性、必然性,最後讚頌廣西軍、廣東軍忠勇頑強之同時斥責其他部隊不賣力,離心離德。

晚清最殘忍的一頓午餐:主帥邀請八大將共飲,酒後卻被殺害

當說到其他部隊離心離德時,八大將再也坐不住了,他們深恐通敵密謀洩露,自己會慘死在慕王府上。此時,康王汪安鈞一躍而起,直接拿著匕首刺向譚紹光腹部,其他七人也一起衝上去,割下譚紹光首級,一代名將就此死於叛徒之手。

譚紹光死後,其麾下幾千親兵也一同被殺害,而後八大將將蘇州獻出。但是,這八大將還沒高興多久,就在一次飯局上被李鴻章殺了,實在是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