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称中国为祖国,一心向往回归,现在却不属于任何国家

教科书中称中国为祖国,一心向往回归,现在却不属于任何国家

有这么一个地方,比任何一个历史上跟中国有过藩属关系的民族或地方更亲华,他们官方语言是汉语,课本里写着我们是中国人,称中国为祖国,教科书里写着首都是北京。然而,这个地方现在却不属于任何国家,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教科书中称中国为祖国,一心向往回归,现在却不属于任何国家

佤邦是缅甸的第二大特区,人口有50多万,曾经是缅甸共产党的根据地。这个地方历史上一直属于我国,唐代属于南诏国,宋代属于大理国,元代先属镇康路、明代分属孟定府、孟琏司、孟艮府,均为傣族世袭土官封地。 清中期,阿佤山部分地区脱离原傣族土司控制,成为瓯脱地,较知名者有葫芦、莽冷。在英国统治缅甸时期,佤邦曾和英属缅甸分开,这才有了佤邦的名称。

教科书中称中国为祖国,一心向往回归,现在却不属于任何国家

后来抗战爆发,英国趁着中国抗战陷入困境,趁人之危给夺走,国内为了抗日自顾不暇,就让英国捡了个大便宜。不过虽然如此,这里因为历史的原因,官方语言通用文字还是汉语汉字,因此这里的人民相比果敢地区对中国更有认同感,自称是中国人。因此后来虽为缅甸的一个联邦,为了争取更大的自治权利,一直与缅甸政府武力抗争,直到近些年才通过谈判取得和平局面。

教科书中称中国为祖国,一心向往回归,现在却不属于任何国家

相比较果敢地区的局部亲华,佤邦对于中国直接称祖国。虽然果敢跟佤邦一样,说汉语用人民币,看中国的电视节目,连手机信号都用的中国的,但是佤邦对于中国有着更为深刻的感情,他们不仅自己对外宣称是中国人,还在自己的教科书上写着首都是北京,祖国为中国。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后代,想回归中国大家庭。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只能选择自治,现在虽然名义上在缅甸的地图内,但是完全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有着自己的文化,教育,财政,军事等部门。

教科书中称中国为祖国,一心向往回归,现在却不属于任何国家

近些年取得和平局面后,佤邦与我国云南边境地区往来密切,因为同属一个祖先,生活方式等又一样,所以往来很是方便。近年来我国也加大对于佤邦基础设施的援建工作,佤邦人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