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博物館告訴你:古代的豬跟現在的豬不一樣

大家都知道,豬是由野豬馴化而來的。最早在中國的商周時期,已經有豬舍的存在。周朝後期更是發明了閹豬技術,雖然成功率不高,但也是一大進步。到了漢代後期,開始對豬進行圈養。唐朝時,養豬已經成為農民重要的副業。明朝因為國姓是“朱”,養豬這個行業遭到了極大的摧殘,豬也被改名為“豚”。直到近代,養豬業又逐漸興起,成為人們主要的肉食來源。

洛陽博物館告訴你:古代的豬跟現在的豬不一樣

既然豬存在了這麼長的時間,按照進化論來說,肯定跟現在的豬也是有區別的。今天我們來到洛陽博物館來看看過去的豬都長什麼樣。

1.唐朝。唐朝的豬嘴比較長,頭大身子小,特別是鼻子更寬更大,頸部與背部高高隆起,有進攻的跡象。 看到這個圖片,很難與現代家豬聯繫在一起,一眼望去就像一隻河馬(個人看法)。從圖片也能看出,古代的豬大部分是黑色和黃褐色,現在則多是黑色、白色。

展廳地址:洛陽博物館一樓第三展廳

洛陽博物館告訴你:古代的豬跟現在的豬不一樣

2.東漢。到漢朝時,中國已經有比較成熟的養豬技術了,不管是豬圈還是石臼都與現代類似,描繪了一幅東漢時期的農業盛景。與現狀的豬的主要區別就是體型較小,其他的差別倒是不大。

展廳地址:洛陽博物館一樓第二展廳

洛陽博物館告訴你:古代的豬跟現在的豬不一樣

擴展:(請注意:以下資料非來自博物館..)

巨豬:生活在距今約6500萬年,長成後身體有野牛這麼大,嘴長牙尖,用於撕咬動物皮肉,極其兇猛。

洛陽博物館告訴你:古代的豬跟現在的豬不一樣

完齒豬:生活於大約3000-2300萬年前,咬合力極強,遠超鱷魚,被稱為“沙土惡魔”,這個時候的豬可以看牙齒已經沒有那麼尖了,主食由肉改為植物。

洛陽博物館告訴你:古代的豬跟現在的豬不一樣

恐頜豬:又名恐豬,生活在約2000萬年前,高2米,長3米,聽名字就知道十分恐怖。

洛陽博物館告訴你:古代的豬跟現在的豬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