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因何要遷徒他鄉“作客”?客家文化

客家人因何要遷徒他鄉“作客”?客家文化

客家人

在中華地域文化中,客家文化遍佈了大半個中國,尤其是南方十多個省份。上千年裡,他們從中原、從江南,先後來到了贛閩粵“客家大本營”,又一枝散五葉,延伸到東西兩翼,東渡臺灣,西進廣西、四川,並遍及了全世界。

四世紀末至五世紀,甚至延長到第六世紀,在歐亞大草原,或西方人所稱的“韃靼平原”,發生了巨大的災變。週期性的小冰川期到來了。多年的乾旱,摧毀了廣闊的牧場。他們只有兩條路──西進與南下。南下,在他們是屢經敗績。中國又建起了萬里長城。但是,這次卻不同一般,不南下,也就無活路可走了。包含客家先民在內的中國四五世紀的大移民,當是“世界民族大遷徙”中不可分割的東方部分。古老的華夏文明由南渡的移民所維繫,在淝水大戰中擋住向南挺進的落後民族,從而沒有發生斷裂,並最終迎來了華夏文明的一個巔峰:盛唐文化,科學藝術得以長足地發展。

客家人因何要遷徒他鄉“作客”?客家文化

客家人逢年過節都要吃團圓飯

客家人因何要遷徒他鄉“作客”?客家文化

龍巖客家土樓群

客家先民的又一次大遷徙,是由於安史之亂與黃巢起事而發生的。遷徙到達江南一帶的客家先民與繼而從北方遷徙的難民流合在一起,最終來到了贛南和閩西,也就是客家傳說中的葛藤坑所在地,被稱為客家民系的“創世紀神話”,也標誌著客家民系已臨近了最後形成與誕生,使石壁被稱為客家人的祖地,也就是葛藤坑的所在地。

客家人因何要遷徒他鄉“作客”?客家文化

在昔,黃巢造反,隔山搖劍,動輒殺人。時有賢婦,挈男孩二人,出外逃難,路遇黃巢。怪其負年長者於背,而反攜幼者以並行,因叩其故。婦人不知所遇即黃巢也,對曰:聞黃造反,到處殺人,旦夕且至。長者先兄,遺孤,父母雙亡,懼為賊人所獲,至斷血食,故負於背;幼者固吾生子,不敢直侄而負之,故攜行也。巢嘉其賢,因慰之曰:毋恐!巢等邪亂,驚葛藤。速歸家,取葛藤懸門首,巢兵至,不廝殺矣。婦人歸,急於所居山坑徑口,盛掛葛藤。巢兵過,皆以巢曾命勿殺懸葛藤者,悉不敢入。一坑男子,因得不死。後人遂稱其地曰葛藤坑。今日各地客家,其先,皆葛藤坑居民。

客家人因何要遷徒他鄉“作客”?客家文化

客家人走古事,古事棚開始在村中巷道中穿行

客家人因何要遷徒他鄉“作客”?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展覽

兩宋之際,中原、江南繼續南遷的家族,為數不少。宋代,“流人”,凡溯章江西行的,過梅關古道的,經珠璣巷,則成為了廣府民系的一部分,主要是五邑人。而溯貢江而上東行的,沿東江順流而下進入粵東北的與經石城,進入寧化石壁的,也就成為了地地道道的客家人──匯合有先期兩批(兩晉、唐末)的客家先民。正是在漂移、流亡、離亂、遷徙的種種歷史苦難中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客家民系終於在這一次大遷徙中脫穎而出,最終形成了。

可以說,自明末至清初,這上百年間,引發的客家形成之後的第一次大遷徙,一枝散五葉,東渡臺灣,西進粵西、桂東,北返湘贛,乃至雲貴川,在客家文化史上,有著不同尋常的歷史意義。

客家人因何要遷徒他鄉“作客”?客家文化

土樓內的客家民俗文物

如果說,上幾次大遷徙,是客家先民聚落、凝結及至客家民系形成,呈示的是一種內聚的形態;那麼,這一次,則發生了重大的歷史轉折,由內聚演變為向外的輻射,讓中國及世界開始認識客家人,並且感受到了客家人的歷史力量。而客家人則不再僅僅株守在閩粵贛大本營中,擴散到整個中國南方以及東南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