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波混血“雙元帥”,陰險的貝利亞告御狀,斯大林如何幽默回懟?

在二戰時期的蘇聯衛國戰爭中,羅科索夫斯基與朱可夫、科涅夫三人並稱蘇聯陸軍的野戰“三駕馬車”。與“救火隊員”朱可夫一樣擁有傑出的軍事才能,羅科索夫斯基屢屢在戰局不利時立下赫赫戰功,因此被譽為“逆境英雄”。

然而,對比一下兩人的軍事履歷卻頗有意思:1910年代,同歲的羅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都加入了沙皇騎兵軍隊;20年代,兩人又同為紅軍騎兵學校同學;30年代,羅科索夫斯基任紅軍騎兵師師長,而朱可夫僅是該師的一名團長;到40年代衛國戰爭爆發時,朱可夫已是大將總參謀長,而羅科索夫斯基卻只是一名少將軍長。

蘇波混血“雙元帥”,陰險的貝利亞告御狀,斯大林如何幽默回懟?

羅科索夫斯基1896年出生於大盧基市,母親是俄羅斯人,父親是波蘭人,雖然當時波蘭屬於沙俄的一部分,但這一半波蘭血統還是在日後給他帶來不小的麻煩。1937年,羅科索夫斯基在隸屬列寧格勒軍區的騎兵第5軍任軍長。

8月的一天,他突遭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逮捕,理由正是波蘭間諜。關鍵時刻,羅科索夫斯基的老上司鐵木辛格出面說情,就這樣,他與另外兩名囚犯被押赴刑場執行槍決,身旁兩人相繼倒下後,羅科索夫斯基吃了一顆“空包彈”逃過一劫。

蘇波混血“雙元帥”,陰險的貝利亞告御狀,斯大林如何幽默回懟?

1939年11月,蘇芬戰爭爆發,斯大林決定釋放一批關押的將領以填補“虛弱”的紅軍,羅科索夫斯基總算有了復出的機會。

1940年,蘇軍改革軍銜制,羅科索夫斯基被授予少將軍銜,而此時他的老同學兼老部下朱可夫已提前晉升為大將,並任蘇聯最大的軍區—基輔特別軍區司令員。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僅一個月後,羅科索夫斯基就因戰功出色升任為集團軍司令員。此後,他一發不可收拾,先後參與了斯摩稜斯克會戰、莫斯科會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庫爾斯克會戰等重大戰役,屢立戰功。

蘇波混血“雙元帥”,陰險的貝利亞告御狀,斯大林如何幽默回懟?

特別是在1942年底的“天王星”大反攻中,羅科索夫斯基率頓河方面軍圍攻斯大林格勒,最終迫使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投降。保盧斯投降時堅持親自向羅科索夫斯基個人繳槍,以維持一個將軍的尊嚴。

1943年4月,羅科索夫斯基晉升為大將,在不到兩年時間裡完成了軍銜的“三級跳”。

1944年5月,羅科索夫斯基策劃了代號為“巴格拉季昂行動”的白俄羅斯戰役計劃。在當時的軍事會議上,他竟然與斯大林發生了衝突。羅科索夫斯基提出在兩個地段同時發動進攻,而斯大林表示應集中兵力於一個地段。出人意外的是,羅科索夫斯基沒有像絕大多數將領一樣對斯大林言聽計從,仍堅持己見。領袖不耐煩了,兩次讓他“出去考慮清楚再進來”。莫洛托夫和馬林科夫也急忙隨他出去,對他提出“善意警告”。

蘇波混血“雙元帥”,陰險的貝利亞告御狀,斯大林如何幽默回懟?

最後,羅科索夫斯基回到會場,斯大林問道:想清楚了嗎?會場出奇的安靜,羅科索夫斯基一字一句道:我認為還是應該在兩個地段實施向心突擊。現場的空氣頓時凝固了,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沉默良久,斯大林說:“既然方面軍司令如此堅持,證明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一次,斯大林居然對部下“屈服”了。

1944年6月,羅科索夫斯基不僅被晉升蘇聯元帥軍銜,還榮膺“蘇聯英雄”稱號,可謂雙喜臨門。白俄羅斯戰役勝利結束後,羅科索夫斯基積極備戰,渴望挺進華沙最終打進德國。

蘇波混血“雙元帥”,陰險的貝利亞告御狀,斯大林如何幽默回懟?

然而,斯大林此時突然將他調任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司令員,他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交由朱可夫指揮。可以想象,有一半波蘭血統的羅科索夫斯基該是何等失望。即使這樣,他仍不失一名元帥的大度,沒有將跟隨自己多年的手下將領帶走。因為他清楚,這些人太需要攻打柏林的至高榮譽了。

作為“俄波混血兒”的羅科索夫斯基英俊魁梧,風流倜儻。1942年受傷治療期間,已有家室的他與野戰醫院的一名年輕的女軍醫成為“戰地夫妻”,關係一直維持到戰爭結束。期間,還傳出他與 “蘇聯的夢露”—著名女演員瓦連京娜·謝羅娃的緋聞。為此,對他一直不滿的貝利亞曾向斯大林告“御狀”,斯大林聽後意味深長地說道:同志,我們應該羨慕他。”

蘇波混血“雙元帥”,陰險的貝利亞告御狀,斯大林如何幽默回懟?

1945年6月的盛大閱兵式中,也許是為了彌補遺憾,斯大林將閱兵總指揮的至高榮譽給了羅科索夫斯基,檢閱軍隊的是朱可夫。這兩位當年紅軍騎兵學校的同學,如今同時登上了衛國戰爭的榮譽巔峰。

1949年,羅科索夫斯基的一半波蘭血統又起作用了,這一次沒有給他帶來厄運。斯大林派他“回到故鄉”出任波蘭會議副主席兼國防部長,還被授予了波蘭元帥。

就這樣,一半波蘭一半蘇聯血統的羅科索夫斯基成為一名“雙元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